《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安丘市兴安街道城北小学 王静
教案背景: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了解周恩来的相关资料,并尝试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教学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的首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自然,三个小故事生动细腻的再现了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再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课例。
教学方法:
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紧扣“中华不振”这一贯穿故事始终、人物情感发展变化源点的载体关键词,引导学生读书品味,将读、议、悟、说、写、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伟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理清文路
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课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指名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直奔重点,读中感悟
1、周恩来立下一个什么志向?
2、指名回答,理解“崛起”。
3、讨论:周恩来的志向与其他同学的志向有什么不同?
(1)指导生分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2)班内汇报交流。
(3)引读。(删繁就简,直奔重点,使学习目标明确集中,并通过朗读促使学生更清晰、深刻的感受到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胸怀民族。)
三、探究原因,入境悟情
1、这真是一个崇高远大、坚定可贵的志向,是什么原因让年方十二的周恩来立下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志向呢?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他立志的原因?(中华不振)
(以“中华不振”这个关键词作藤,循序渐进探究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让学生在读文中理清周恩来的心路发展历程,为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奠定心理基础。)
2、学习第一个故事,体会周恩来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
(1)周恩来耳闻“中华不振”后,产生了哪些疑惑?从文中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2)指名汇报交流,出示句子,理解“租界地”,想想在中国的国土上出现不受中国法律管制的“国中之国”,说明了什么问题?
(初上四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
距太远,因此,在本环节中,先帮助学生理解“租界地”,为学生架起读文悟情的桥梁,然后在情境中充分朗读, 学生就能感受到此时的周恩来正处于立志的萌芽阶段——关注“中华不振”,对租界充满疑惑,想去弄个清楚明白。)
3、学习第二个小故事,体会周恩来被触动的内心世界。
(1)这一连串的疑惑到答案了吗?让我们随着周恩来的脚步一起走进租界,请同学们默读七、八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在租界里,周恩来目睹了什么让他体会到 “中华不振”?出相关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出描写这些场景的句子中的关键词,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
(2)深入情境,汇报交流:用批注阅读法品味重点词句,于情境中感受人物遭遇,体会人物情感。
预设:
A.租界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想象租界外的中国人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
B.被洋人欺凌的妇女无处说理。在这个场景里,你看到了几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词语首先跳入你的眼帘,深深刺痛了你的心?
C.相机补白,传达感情。出示:那个衣衫褴褛的妇女向人们哭诉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中国巡警却这样的训斥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的对妇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围的同胞只能紧握着拳头,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中只用六句话简单的描述了那个不幸妇女的遭遇及周围各类人的反应。此环节的补白说话,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幸妇女的无助、巡警的为虎作伥、洋人的有恃无恐就是中华不振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补白中积极主动地丰富拓展了文本,又对“中华不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点明学法,感情朗读。
(4)小结:这就是租界,一个洋人有恃无恐、中国人有理无处说的地方。补充租界的资料。
(感性地体会人物感情,理性地明晰认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思想得到提升。
4、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触摸人物精神高度。
(1)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独自沉思,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他在租界里看到的与修身课上的表现,请用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2)展示学生写的内容。
(3)总结: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明白——国穷民弱受欺凌,国富民强长志气,所以他才会在为校长问到他时,铿锵有力的回答——(引读课题),这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引读课题)
(此处的小练笔,让学生推想周恩来的所感所思,就是学生在学完周恩来的租界见闻后,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至此,学习目标达成。)
谈读书教案四、拓展延伸,明志导行
1、总结并出示:这三个小故事向我们呈现了周恩来立志的全过程,为了实现自己的誓言,他行走在红军长征的途中,和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缔造了新中国;他活跃在外交舞台上,为中国赢得了无数的赞誉;甚至在身患重病的时候仍抱病坚持工作……
2、导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话题。我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几句话送给大家,我相信,它对大家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一定有所帮助。
(出示,范读)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与希望!让我们为国家的强盛,为国家的繁荣而热爱读书吧!学文、明理的目的是导行。在突破难点之后,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树立利国利家的志向
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像本课这类传统题材的课文由于叙述故文内容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二、结合学,注重情感教育生认知。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达到,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达到目标。所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的讨论和议一议就达到了此目的。
四、通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