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备项目运作模式与操作要点——各地方探索模式
一、国家储备林项目特征
培育周期长
前期投入大
回报周期长
投资风险高
国家储备林建设特点与政策贷款特点的高度契合性,政府主导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可行的关键。
两行林业信贷的总体情况
截至2018 年底,两行在广西、福建、天津、河北、山东、贵州、云南、江西等省(区、市)批准国家储备林、生态工程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木本粮油、农村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03个贷款项目,批准贷款额度达到1566 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74 亿元。
广西、天津、江西、福建、湖北、河南等地项目均已落地。山西、安徽、内蒙古、湖南等省也在积极开展国家储备林贷款项目。
各地方模式
广西模式—统贷统还、融资担保、契约管理、按期还款
南平模式—“市带县”PPP统贷模式+可行性缺口补助
射阳模式—企业自主经营模式+附加抵押保证担保
吉安模式—市级平台+林权抵押+政府增信+森林保险
河南模式—“市带县”PPP模式+项目公司自主融资
二、广西储备林项目案例-融资模式
01
项目建设内容
广西国家储备林:第一个储备林贷款项目
广西承担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任务2100万亩,占全国总规模的10.5%,任务量全国第一。
项目建设覆盖全区14个市72个县,总投资350亿元,融资需求280亿元。
一期项目建设任务750万亩,总投资125亿元,融资需求100亿元。
02
项目解决方案
统贷机制: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贷统还,优先支持13家国有林场。
增信机制:设立多元化,风险准备金。国有林权抵押流转机制。森林保险(建设范围、保额)“全覆盖”。采伐证和统一交易管理。
管理机制:科学造林模型、三级检查验收机制、明确各方权责利和风险共担机制
实践
借款人:广西林业集团 (承贷主体)
用款人:自治区13 家直属林场和2 家国有林业企业
贷款额度和期限:中长期贷款100 亿元,期限27 年(含宽限期8年),超过世行、欧投行20-25 年林业项目贷款期。
还款来源:项目现金流(木材采伐收入),合计226 亿元。
信用结构:林权抵押担保:最大担保能力174亿元;风险准备金,能够有效覆盖贷款本息;林业综合保险,政策险和商业险 全额覆盖贷款本息。
采取“ 中央补助一点,地方配套一点,自己投入一点,银行借贷一点”的办法来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通过部委引领、地方增信、银行融资、市场运作,构建“ 风险准备金+林权抵押+林业保险”风险防范机制,将零散项目集中化、风险资金池多元化、增信措施叠加化。
三、江西吉安储备林项目案例
吉安模式:林权抵押+政府增信+风险准备金+森林保险
01
项目特点
完善的林权交易平台
2008年起,吉安市国有林权逐步实现在各县(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上公开交易。2017年4月,江西省出台《国有林权和集体统一经营林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整合规范国有和统一经营集体林权的交易活动必须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进行。
成熟的木材交易市场
吉安地区是江西省杉木中心产区,其杉木产量约占全省杉木商品材产量的40%,约占全国的8%。木材交易市场相对成熟。
良好的信息系统支撑
将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与监测与地理信息技术(GIS)相结合,实现项目林权的可视化和电子化管理,支持本项目应用样地监测、卫星遥感等手段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要把将本项目打造成为“智慧林业”的样板工程和精品工程。
通过利用森林资源监测和公共资源交易两个“平台”,实现了木材采伐和项目销售收入双重“监管”,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风险防控体系。
02
融资模式
吉安模式:林权抵押+政府增信+森林保险
地方林业投资公司作为承贷平台统借统还
以储备林项目自身收益作为还款现金来源
以用款人提供足额林权抵押作为信用结构
政府增信包括:地方政府筹集风险准备金
项目林权管理:采伐证和林权处置的管理
投保森林保险:政策性综合险+商业保险
四、南平国家储备林
首个“BOT+可行性缺口补助”PPP模式
项目总投资:在南平市10个县(市、区)建设高品质国家储备林基地469 万亩,项目投入总资金215亿元。
建设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不含利息)为183亿元。
项目回报机制: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
项目融资模式:BOT “建设‐ 运营‐ 移”模式,开发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170亿元,贷款期限25 年(含宽限期8年)
项目合作期限:项目合同期限为38 年(含8 年建设期)
福建南平储备林PPP项目
01
项目难点
遭遇政策瓶颈。2017 年5月《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实现政府增信和构建信用结构方式不再符合政策要求。
树种比较单一。杉木主伐年龄26 年,马尾松主伐年龄31年,一般阔叶树、珍贵落叶树主伐年龄41年,在还款期内难以形成现金流。
项目建设地较分散。国家储备林基地468.97 万亩,分布在南平市10个县。
02
解决方案
首次采用“以存量促增量”的现金流建设方案
构建“市带县”PPP 统贷合同体系。南平市林业局作为项目实施机构统筹协调各个县,与项目公司签订PPP项目合同,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搭建统一合作框架,提高了推动效率;各县林业局作为具体项目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PPP项目子合同,把责任落实到县、落实到具体单位,提高了可操作性。
图1
图2:构建“市带县”PPP统贷合同体系
图3:PPP模式
图4:林权抵押模式
国家储备林项目(PPP模式)应具备条件?
清晰合理收益机制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权责清晰的合同体系
PPP项目关键问题
1、项目用地。项目建设所需用地归属于国有土地由政府划拨给项目实施机构,无偿提供给项目公司使用。项目用地归属于集体所有,项目用地使用权的获得涉及的主体较多,可能包括农村集体、当地农业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须根据有关法律和政策,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由项目公司与土地所有权人(经营权人)协商纳入项目建设的土地租赁流转事宜。
2、林木所有权(使用权)的归属和抵押,林权抵押配套服务,林权价值评估。
3、PPP市带县模式。两级项目公司OR一个项目公司整体操作。
4、建设期贷款贴息处理方式。按年安排、竣工验收后。
5、建设期林木销售收入处理方式。归政府、归项目公司。
6、超额收益分享机制。归政府、归项目公司、双方共同分享。
五、江苏射阳储备林项目案例
射阳模式:企业自主经营模式+附加抵押保证担保
六、国家储备林建设金融创新模式与探索
海南省:海胶集团项目设计了上市公司借款,“以橡胶养林”的现金流结构,采用了“集团保证担保+林权抵押”的担保方式。
雄安新区:设计了以雄安建投借款,“项目林苗销售+公司现金流补充”的融资模式,首次对储备林项目设计了免担保信用结构。
重庆市:着力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破解当地新增林地空间不足问题,项目一期申请国开行贷款100亿元,引入林业央企中林集团对重庆林投公司增资扩股并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主导项目市场化运作,破解当地营造林技术、资金、运营管理能力不足难题,为市场化方式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七、河南省国家储备林项目融资模式
1、市带县模式。市级通过组建国储林PPP项目公司作为承贷主体负责对国开银的贷款和还款,项目公司在所辖县(市、区)成立分公司进行实施操作。南阳、安阳、驻马店。
2、兰考模式。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兰考县投资集团与省豫资公司合资组建一家项目公司,按照县政府的授权,全权负责国储林基地项目建设和经营。
3、市场化融资模式。对符合授信条件国有控股项目公司直接对接和贷款,项目公司又全权委托社会资本合作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融资。许昌禹州。
4、PPP模式。通过组建国储林PPP项目,公司作为承贷主体负责对接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和还款。全省绝大部分地区。
2016年,河南省正式启动实施国储林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河南省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930万亩,近10个入库PPP项目,占入库储备林项目一半。
八、南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
01
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南阳市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390万亩,其中新造林110万亩,现有林改培60万亩,中幼林抚育220万亩。
到2022年,南阳市新增森林面积235万亩,达到15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以上,林业产值达到350亿元。
布局方面,规划实施山区、平原区、廊道、环城(镇、村)、核心水源地周边、其他区域六大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涵盖内乡、方城、南召、淅川、桐柏、西峡、镇平、新野、社旗、唐河、宛城、卧龙、鸭河工区等13个县区及其他适宜发展的区域。
2018年启动建设一期项目160万亩,2019年、2020年规划实施二、三期项目。
02
规划方案
坚持集中连片、突出特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步实施。要明确"借用管还"主体责任,落实好建设用地,基地建设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百亩;
科学制定营造林技术模型,丰富树种培育类型,增加复层异龄混交林比例,提升森林质量;
合理配置短、中、长期林木资源结构,培育珍稀(乡土)大径级用材林比例不低于20%;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土地流转、营造林及配套设施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加强项目监测与评价等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基地项目的可持续能力。
03
融资模式
南阳市国储林基地建设(一期)项目采用PPP模式(BOT+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总投资138.17亿元,建设面积159.67万亩,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8亿元,项目全生命周期30年,其中,建设期8年,运营期22年。
市投资集团出资成立南阳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林投公司”)并作为社会资本方,组建13个县(区)项目公司。
林投公司会同市林业局、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制定并印发了《南阳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南阳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了贷款合同的顺利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