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房是啥意思?
老木匠2004-10-6 02:45
[原创]上海的“工房”
[原创]上海的“工房”
1949年后,上海人的住房里多出了“工房”这一类房子的概念。这个称呼应该是来自“工人新村”的简称,在这个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的新社会,住房建设当然应该是面向工人阶级的了,用这个称呼来做总称,也是符合三个代表的。其具体含义应该是:1949年以后建造的、由政府无偿分配给工人以及其他各种居民的集体式住宅。
最早的工人新村是著名的“2万户工房”,那是1952年大规模的兴建的,主要分布在沪西、沪东原来工人聚居区,拆除了工人自建的简易棚户,统一规划,房子都是两层的砖木结构,后部为披屋是灶间,一个单元住2-3户,共用灶间(大多没有煤气)及卫生。房屋的间距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真的很大,红瓦屋顶、黄墙面,掩映于绿树,大方美观。
为工人造屋的同时,也在为公仆们建造住房。这种干部宿舍在北京称为“大院”,上海却没有这样大气的称呼,只是简单的叫某某新村而已,更神秘的就只是叫某某号。1956年前建的干部宿舍外貌有点学习老
大哥的,屋顶比较平缓,有阳台,略有纹饰。有的在正立面有山墙式样的屋顶,下面是住房的中心入口,因此将上海人最看重的南面面积浪费给了楼梯走道。还是保留2万户工房的彩,黄墙、红顶。间隔很大,有花园。4层或3层,有煤气、卫生设备。局、处级的干部宿舍都是仿照原来的公寓,有独立的厨卫,3、4房一套。而科级以下就全都是合用了,住房的房间很多是一室户。
50年代建的这种砖木结构住房所用的材料级别很低,木料全部是国产的杉木,虽然有不变形的好处,但是不耐摩擦,20年后地板几乎都已磨穿。而1949年前上海的住房几乎是不用国产木料的,杉木仅用于结构:搁栅、房梁等,地板至少是北美“洋松”,好一点的是澳大利亚的柳桉,最高级的有用胡桃木的,几十年过去依然坚挺。
1956年后,干部有增无减,宿舍造价要降低。于是开始出现一大批“新村”:东安、大连、广中等等,都是3层的,层高、间距、开间都缩小了。地板开始都是水泥的了,厨(有煤气)卫也都是2、3户合用的。入口都在朝北后立面,水泥楼梯上去,每层有个阴暗的过道,两面是住房,朝北的人家冬天苦不堪言。1949 年后根据统一的标准:黄河以南地区是“南方”,不得装备暖气、不得统一供暖。上海人家冬天取暖的来源只好是阳光或者自己的体温,朝北的房间室内气温即使在白天往往也只有3、4度,每当想到这是夏天冷饮的标准温度,就不禁寒毛倒立。
以后上海的住房建筑却不再发展。1963年拆除了最大的棚户区:闸北蕃瓜弄,建起了一个工人
新村。这个广为宣传的新村是6层高的水泥房子组成,钢窗,水泥地面,没有任何的装饰,最显眼的是没有了屋顶,水泥平顶从此流行。住户都是1、2室户,合用厨卫。没有宣传的事实是,这是60年代唯一的有规模的工房建筑。
70年代上海出身的“四人帮”在北京掌权,但是上海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大批的青年去
了外地,城市居住似乎不太紧张。可是1949年前留下来的500万平方米的棚户大多年久失修,几十万工人阶级住在这些“都市里的村庄”。市革会只是小打小闹,要各单位协调,拆除一些破烂不堪的,改建工房,这叫做“棚改工房”,4层为主,层高不过2米5,裸露着水泥的搁栅,看得见上一层的水泥楼板。有的连自来水都要到楼下总龙头来提取。有的稍好一点,有煤气和卫生,几户合用。
1973年后部分恢复工房建设,主要的式样是“74式”,没有阳台,前立面一排[排窗户,后立面有敞开的走廊,5或6层。外墙有的只是红砖。1975年后开始有了“75”、“76”式样,有了阳台,有了独用的厨卫,6层。这些工房统称“新工房”,以别于50年代的“老工房”。不过用料、质量之差还比不上老工房:木门窗大量使用“指接”的拼接木料,门板一律是纤维板,一受潮就变刑,力气大的人可以一脚踢穿。门窗框居然是水泥的。即使是钢窗也因质量差,容易锈蚀。外墙是水泥、石灰、黄沙粉刷,因为砌的时候砖缝大,极易渗水。地板是水泥预制板,往往因为砌墙质量差,距离对不准,两头只搭上10厘米。有的使用的大型砌块,更容易渗水。屋顶漏水更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
1979年大回城运动,以及出生高峰的来临,80年代初上海面临了巨大的居住困难局面,应付的方法依然是运动式的,各单位自行设法,插花般的建设工房。这仍然叫做“新工房”,但是质量、材料稍微好了点。式样上开始注重一户独用:正好适合了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退潮。为了节省面积和费用,设计上都是统一的“小厅大室”,进口一个局促的小厅,通往1或2个房间。清一的水泥房子,灰扑扑的,为了好看,有的刷上了彩涂料,可惜的是一两年后就面目全非,反而更难看。
还有一个应急的办法是给原来的老工房加高加大。2万户工房前面接一重,就多了一间。56式的干部宿舍工房外面接上一重阳台和房间,上面再加上两层,又可以多住人。74、75型过去有4层的,都加高到6层。好在上海6层以上必须装电梯的标准一直没有松口,总算没有出现象广东那样的8层房子。
作为全市统一的布局,80年代初起规划了曲阳、长风等几个大型住宅区,一时也成为新上海的标志。即便如此,到1986年,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仅6平方米,位于全国的第21位。还有2642万平方米的旧式里弄(老式石库门)、400万平方米的棚户。
90年代、尤其是1992年后才是上海自30年代以来的又一次大变化。大楼房子的迅速出现,以及单位分配房子的停止,使得“工房”这个概念成为历史,所有的1949年以来建的“工房”都称为“老工房”了。和过去上海的象征“石库门”一样,工房现在也正在沦为穷人的住宅。然而正如鸡肋,拆除的话要动迁的户数过大,保留的话则条件难以改善。作为1949年后上海历史的象征,“工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肯定会比象我这样当年建造它们的人寿命更长。
上海:平改坡让“新工房”脱胎换骨
www.jiaodong/house/2002-09-12 09:58 中国建设报【大中小】
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八十年代前后建成的“新工房”随处可见。这种多层住房尽管独立成套,但建筑外观单调呆板,各种电线如蛛网般纠缠交错,有的套型没有阳台,大多没有储藏空间,居住功能不齐全,公建配套不完备甚至缺乏,小区环境难尽人意。
日前,记者在闸北区陆丰路2-4号楼,参观“平改坡”综合改造试点项目时看到:新近刷涂过的楼房立面彩简洁,外观统一,活泼的坡屋顶造型为之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屋顶上没有了常见的形状各异的水箱,底层楼道入口处装备了智能化安保系统,一层社区活动中心也将完成装修交付使用;南侧园圃内花草新培、绿树初成,北侧绿地透过铁艺围栏,与马路边的行道树绿化融为一体。如果不根据周边的环境判断,实在难以想象这里原来是一栋典型的“新工房”。搬回来不久的住户也把这栋楼看成了新楼,这不,左邻右舍上上下下都在忙着装修呢。一名住户告诉记者,为了防止装修污染,电梯还没有投入使用。
试点
据了解,陆丰路2-4号楼原来是八十年代初期的危房改造回迁项目。原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共41户居民,改造后建筑面积增加到3020平方米。
上海市住宅发展局对这一综合改造的试点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首先,在工房北立面“贴上”一部小型电梯。由于增加的电梯井道从原来立面中凸出来,就根据其突出部分对整个北立面进行“拉平”,这样北面住户每家就新增出厨卫面积。南立面把原先的阳台扩成房间,再在外墙增加阳台,于是南面住户每户就可以增加一些房间面积,可以补充储藏功能。顶楼加层并实施平改坡以后,成为跃层住宅,原先底层的住户上搬,腾空底层改造成社区活动场所。
建成住宅的加层、加面积、加电梯的技术核心是基础和结构处理方式。据介绍,按照专家的建议和对试点工程地质情况的勘测结果,陆丰路2-4号楼的综合改造采用在原楼体四周打桩,把后加上去的建筑分量落在新桩上,并在原建筑体的外面增加钢网进行固定,使得原有建筑体本身承重不受影响,而且提高了整栋建筑物的抗震和负荷等级。
同时,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试点示范效应,还专门委派了施工监理和投资监理,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沉降观测。
除了对房子本身进行改造以外,还对楼内空调机位、晾衣架、窗框灯进行了统一设计布置,并补充了电子防盗门、声感楼道灯、宽带入户、变频供水、社区绿化、透绿围栏等,并拆除了长期存在的违章搭建,将原先密密麻麻的架空线埋入地下,彻底改变了“新工房”的旧貌。
历程
经过改造,陆丰路2-4号楼中原先2-6层的住户,每户增加面积11-14平方米,每户为改造缴纳费用1万余元;原底层住户上搬7跃8层,每户增加面积32-51平方米,每户缴纳改造费用5-8万元左右,并且在1楼为整个小区腾出了4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场所。
这样的“平改坡”综合改造工程,是上海市在原先“平改坡”工程的基础上,在对建成住宅的改造中探索出来的新路。据上海住宅发展局局长毛佳樑介绍,“平改坡”综合改造的思路是:“建成住宅,综合改造;优化环境,完善功能;市场运作,政府扶持;有偿改善,造福于民。”
上海市的“平改坡”工程至今已经开展了3年,毛佳樑局长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步是将多层住宅的平屋面改造成坡屋顶,简称“平改坡”。这一改造具有两个功能:第一隔热、防漏。改造以后,冬天室内温度能够上去3、4度,夏天能够降下3、4度,加上坡顶,雨水渗漏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第二解决城市景观问题。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以前的平屋顶很容易受到污染,改成坡屋顶就可以基本解决。“平改坡”工程的资金由上海市和市辖各区分摊。
“平改坡”工程也是沿着“试点——试点扩大——全面推行”的渐进方式开展的,在这3年内,从最初试点的13幢,扩大到100多幢,现在已经达到近1500幢。
第二步就是“平改坡综合改造”。在七八十年代盖的房子,房屋功能不完整,社区公共设施配套不健全,通过改造增加一些老年人活动室、图书馆以及小区停车设施等。这一改造与前期的“平改坡”工程的资金来源有所不同。资金多元化,老百姓出一点,社区补一点,政府支持一点,共同把事情做起来。把住房必备的功能完善起来。毛佳樑说,穿新衣,戴新帽,功能还能得到完善。在总体上,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推进
毛佳樑认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做好保留的工作非常关键,这对城市风貌的形成和城市文脉的延续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居住功能,居住区的第二个功能是文化。一个城市或者住区最容易给人留下印象的常常是建筑外观和绿化环境,后者最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地方文化特。住宅应该是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在上海,作为对建成住宅的改造工作,“平改坡”工程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应该也是这种认识影响下的重要决策。
“平改坡”综合改造还涉及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居民临时过渡安置、新增面积的价格计算、公积金提取使用、产权证调换、租金和物业管理费调整、工程质量跟踪服务等等。上海市住宅发展局在这些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多次进行协调。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压力。比如,施工阶段居民要搬出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由住宅
局给予住户补助。比如,不同楼层不同的住户得益并不相同,像五六层住户对电梯很欢迎,但二层住户就认为没有必要,而且不同平面的住户在面积增加上也不尽相同。
毛佳樑将改造的成效总结为:基础加固,增强抗震;增加面积,改善功能;增设电梯,方便生活;增加公建,完善配套;修缮立面,美化形象;更新设备,提升品质;多元筹资,共同改造。
目前上海市正在进一步扩大“平改坡”综合改造试点范围,列入改造范围的有长宁、虹口、卢湾、静安、徐汇、杨浦等6个区,扩大试点8至10幢。同时,在改造内容上,既有如同闸北陆丰路的综合改造,也有仅仅对新建坡屋顶可利用、加装电梯等形式的改造。
由“劣币驱逐良币”看楼市的根基
荒谬的意思在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方面,上海楼市的欣欣向荣有目共睹。去年上海房地产交易总量将近3000万平方米,这个数字在全国也是数得上的。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上海楼市的健康与繁荣?
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长期累积的需求的猛然释放?都是理由但都不全面。除了需求方面的原因以外,一个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是:上海市一直在努力提升房地产产品综合质量。
楼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入住纠纷,常常是生产建造中埋下的隐患。这让人联想起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尔克洛夫发现:在旧车市场,由于卖方常常比买方更
了解车子质量,所以,好车车主只能接受较高的价格,而次车车主则愿以较低价格出手。买主知道有可能买到次车,但由于难以识别,在出价时往往会打折扣,这种折扣随着市场上次车的增多而加大。折扣的加大,使得好车车主不再愿意把车子投入市场。结果市场上只剩下次车。
由于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样的荒谬也可能在住宅市场上演。如果投机商和投资客成为楼市交易的主体,也可能在较短时期内撑起虚假繁荣,但其结果对楼市发展是毁灭性的。
上海市不遗余力地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为根治质量通病在新建住宅中推行创“无渗漏”工程,开展“平改坡”综合改造,探索建成住宅改造等举措,将上海住宅建设的水平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使住宅产品能够适应上海居民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也使上海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这不正是楼市的根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