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传统节日重阳节
一、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九日
(唐)崔善为①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②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注]①崔善为:曾任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客死于此。②萸房:这里指茱萸。
1.以下古代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A.《古体诗选粹》    B.《乐府诗集》    C.《唐宋格律诗选》    D.《唐人绝句选》
2.以下对本诗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雅淡悠远    B.豪迈雄奇    C.清新明丽    D.深沉低婉
3.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贺新郎·九日
(南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②。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释】①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后遂以“牛山悲”喻人生短暂之悲。②孟嘉落帽:东晋时桓温参军孟嘉,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这里指当时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风。
4.下列作品与本词在意境上类似的一项是(   
A.《短歌行》(曹操)    B.《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D.《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5.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湛湛长空黑”一句如奇峰突起,营造了一种压抑愁苦的氛围,浇筑出作者胸中块垒。
B.“白发书生神州泪”几句表明作者不仅因为神州残破沉沦而落泪,也因人生短暂而落泪。
C.“怕黄花、也笑人岑寂”一句,作者不直说借酒消愁,而是说怕被菊花所笑,曲折委婉。
D.“鸿北去,日西匿”两句描写天际广漠之常见景物,以此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6.刘克庄在《有感》中曾写道“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在本词中,作者是如何体现“忧时”情感的?请结合词作内容进行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九日
韩元吉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蹑展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
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②戏马:戏马台,曾是楚、汉战场,宋武帝刘裕曾于重阳节在此大会宾客并赋诗。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重阳节菊花盛开之时,词人不愿辜负大好秋光,与友人结伴出游赏景。
B.上阕中“知”字让景物富于人情味,表现出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
C.上阕重在记叙和描写,记叙流畅,描写生动,虽未直接写情而情感自显。
D.下阕开头三句写词人与友人下山归来后的欢饮场景,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8.请说明下阕中景与情的关系,并简析“一醉”二字蕴含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伤感诗词
携壶酌流霞【1】,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2】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注释:【1】流霞:美酒名。【2】落帽:用的是东晋孟嘉登龙山,风吹帽落的典故,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天高气爽、山明水绿的绚丽秋景,令人赏心悦目。
B.“携”“酌”“搴”“泛”生动地写出诗人洒脱畅饮、采花赏菊的情景。
C.第七八句写诗人独自登高,面对美景强颜欢笑,抒发了孤独无奈之情。
D.诗尾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歌声收束全篇,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10.这首诗写诗人重阳节登高的所见所感,请结合诗句内容,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②何必独沾衣。
[注]: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与杜甫的《登高》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中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情感。
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酩酊”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斟起酒酬佳节,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流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12.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霜叶飞·重九
吴文英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谩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注】①噗(xùn):喷。②玉勒:马络头,指代马。③蛮素:白居易有侍女小蛮、樊素,其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④小蟾:月亮。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由眼前重阳节的景象引发凄凉离绪,继而写今日无心凭吊古台,追忆昔日重阳双双登高游玩的欢乐。
B.又是重阳佳节,作者却慵懒无绪,无聊地饮酒,任凭经年而未写完的词篇落满尘埃,自己也无心再续写。
C.骤起的秋风吹落乌纱帽,露出满头白发,词人也不以为意,这都因心中有万缕愁思。词中的语言晓畅直白。
D.末尾几句表达旷达宽解之怀,而着一“漫”字则又流露出难以预期、只是随意说说之意,实为无望之望。
1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技巧表达词人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①卫中丞赴长水
岑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②甲羽林儿。
台上霜威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③,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①奉饯:恭敬地饯行。②擐:穿。③泛菊:古人于重阳节登山宴饮菊花酒的活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B.颔联以寒霜摧残草木之景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
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
D.尾联写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16.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写到饮酒,请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
【答案】
1.C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中间两联对仗,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
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作者崔善为是唐代诗人,此诗共八句,颔联和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押“an”韵,据此可推断可选入《唐宋格律诗选》。
2.D  首联写景,以一“残”字写出百花凋残,万木零落的深秋景象;颔联写秋意萧索,“寒”字使人心生寒意;颈联借景抒情,“难”字写出诗人欲建功立业施展抱负而不得的痛苦心境;尾联写诗人远在龙山边关,“阑”字表达了在这萧索的深秋之际,即使重阳佳节,也意兴阑珊,毫无喜庆的兴致。因此全诗呈现出深沉低婉的风格。
3.“早寒”“霜”“雾”等深秋苍凉的环境引发了作者的伤感之情;首、颔联对重阳佳节的描写点明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思乡之情);颈联诗人借鹰击长空与大雁难飞的对比寄予了自己不能归乡的无奈与壮志难酬的感慨;尾联诗人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抒发了远在边关无人关心的无聊、孤独之情;全诗多种情感交织,复杂而深沉。
4.C 
 本词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词。词人通过对重阳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国家与个人
身世的深沉感慨,以及词人对英雄末路与报国无门的悲痛愤慨。其中“看浩荡、千崖秋”写放眼遥望千山万壑,浩荡秋。意境开阔雄浑,情感豪迈悲凉,表达了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及国土不再的愤慨。
A.《短歌行》表达曹操求贤若渴、想要建立一番功业的壮志。其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借明月抒发自己对贤才的渴望,意境深沉而雄健。
B.《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中对神仙境界的描写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彩。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D.《望海潮·东南形胜》主要表现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意境富丽。
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意境是颇为相似。
5.B “也因人生短暂而落泪”错。“神州泪”说明词人是为神州残破沉沦的“往事”而极度伤心洒泪。“神州”二字曾在词人词中反复出现,说明恢复中原是他念念不忘的头等大事。而“尽凄凉、不向牛山滴”是说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6.答案示例:本词中“神州泪”表明词人为国破家亡而悲痛; “常恨世人”三句中词人批评当时的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风,不恤国事,表达出词人对文坛的担忧; “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饱含词人的无奈与悲怆。这些均表明词人自觉地将对时事的担忧融入词作之中。
7.D “下山归来后”错,饮酒之时他们并未下山归来,而是在山上,结合上下文的景物描写可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