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实习报告财务管理专业全程培养方案1
财务管理专业全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跨国公司、企业集团、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单位以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实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融通性管理人才。
(二)专业特点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立足于我校师资力量雄厚的财务管理学科点和会计学科点,依托我校经、法、管、文、理综合发展的优势,把学生培养成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具有较宽厚的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相融通的学科背景的管理人才。
本专业主要为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单位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融通性管理人才。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熟练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组织和管理大中型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
2.掌握从事现代财务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会计、金融、投资、管理、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
3.熟悉与财务管理工作有关的经济、管理、会计、财政、金融、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4.了解财务管理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熟悉国际惯例和现代财务理论与方法;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7.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9.具有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10.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11.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财务管理。
主要课程: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学、财务分析、现代财务管理(英文版)、国际财务管理(英文版)、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企业纳税筹划等。
(四)基本框架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课堂教学。学生应修满的最低学分数为148学分。其中必修课109学分,专业选修课25学分,公共选修课14学分。
2.实践教学。包括军训、实训、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学生应修满的最低学分数为15学分。
3.课外素质教育。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学科竞赛、等级水平考试和科研活动等,学生应修满的课外素质教育学分数为12学分。
(五)学制与学位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一般为4年。学生依据中南大教学(2005)15号文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学生修业管理办法》的要求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
完成总学分163+12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48学分,实践教学15学分,课外素质教育12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生应该修读的全部课程包括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与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三、实践环节
除学校安排本科生应参加的社会实践环节外,本专业学生应参加以下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1.军训:第1学期为期3周的军事训练;
2.学年论文:第6学期完成学年论文,培养收集与分析资料和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3.课程实验:学习各专业课程的同时,随课程在“会计与财务实验中习”或公司等地进行部
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的学习,即上“课程实验”课,学时占各相关专业课程的20%左右;
4.实训:在学完专业课后,于第6学期在我校“会计与财务实验中心”学习“会计实验学”课程,该课程为涉及会计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电算化会计等多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属实践教学课程,3学分,51学时,手工、电算各占50%);
5.实习:第3学年暑期进行为期8周的校外专业实践与调查活动,了解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实务情况,并写出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
6.毕业论文:第8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要求字数10000字以上。
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实习、实训、实验课分别按中南大教字(2005)15号文件相关要求执行。
四、全程教学计划表
全程教学计划表
全程教学计划表(续)
注:1.在现代财物管理(英文版)、会计电算化、审计学、证券投资学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五门课中至少选四门;
2.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不得少于25学分;
3.公共选修课不得少于14学分,其中要求学生修读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课程不得少于8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