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静,陈淑芳
(西安财经大学,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
性的跨学科学习。财经类高校专业多为培养典型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其实践环节的科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精神。当前,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而“新文科”的出现为消除这种偏差提供了契机。基于此,要明确“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由此构建“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3036(2021)02-0095-03
创新,对于21世纪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经济学家熊
彼特于1912年提出的创新创业理论,揭示了创新创业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根源,使得创新创业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1]国家教育部于2019年联合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是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之后高等教育领域的又
一重大举措。[2]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新文科’的‘新’不是‘新老’的‘新’、‘新旧’的‘新’,而是‘创新’的‘新’”,在“新文科”的建设中,既要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现实目标。”以“实践”为中心的创新创业
教育,是探讨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面向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特点,进行“新文科”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为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践教学思路,以期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方法。同时,也有助于解决西部财经类院校,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一、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基于国家培养相关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以及针对新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诸多宏观和微观问题,已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财经类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入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改革的重心大都放在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技巧性分析层面,其实践教学内容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对其本质性的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调,教学方式僵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受观念性和体制性的束缚以及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发展滞后的影响,财经类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方式为理论课教学+实验,而实验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教
授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模拟实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降低。且这种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方式长期处于高校教学活动中的次要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降低,实践能力与当前企业的现实需求脱节,以至于在工
【基金项目】西安财经大学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新文科”背景下西部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xcj043)。
【作者简介】张静(1981-),女,陕西咸阳人,西安财经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企业管理研究;陈淑芳(1962-),女,陕西蒲城人,西安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
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2021年3月Mar.2021Serial No.254No.2
95··
作岗位上对企业的业务难以直接实际操作。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缺乏相应的环境条件
财经类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有所不同,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多只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师,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及拥有相关技术的老师,有时还需要某些企业的加入。然而,目前财经类高校缺乏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去构建相应的实验室,即使构建了实验室,可能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最终难以达到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化
一流专业的建设、一流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亦是如此。[3]目前,财经类高校的教师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充足,但是对于创新创业知识、“新文科”理念、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大智移云物”等新技术有关的知识有所缺乏,其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严重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
(四)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大智移云物”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公司的许多岗位需要的人才不再是某一学科的单层次人才,而是多学科的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类院校对于特定专业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除了通识类的课程,其余都是本专业的专业课,缺少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使得学生不能有效地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知识更好地进行融汇贯通。
(五)教学考核方式难以真实地评价学生的能力
科学的教学考核方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践考核部分要求不高。目前,财经类高校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试卷,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其次是通过计算机等相应操作,简单地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以正确与否来判定学生成绩。这种考评机制对于实践教学方面的考核内容少之又少,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成了学生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却没有积极地去实践,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虽然一些高校在大二暑假对学生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教学,例如,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但对实习结果的考核方式大多采取实习日志或实习报告等文字性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实际收获则无法评判,知之甚少。
三、“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导向
“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其实践教学路径探索的核心。因此,在探究其路径前,必须明确“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财经类高校的学科专业主要为应用型且学生毕业后大多是进入相关专业的就业岗位,换而言之,学生
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要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不够,还需要将其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因此,高校
对学生的培养应注重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企业。
(二)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西安财经大学是一本吗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更大的潜力。财经类高校应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其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
(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力
“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因此,“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学生“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力。通过对学生“跨学科”知识储备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有能力涉足其他专业,更好地将本专业的知识融汇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以期满足未来工作岗位上的新需求。
四、“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探索
针对我国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办学实际,从传统教学模式出发,拓展“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培养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期为财经类院校建设“新文科”准方向。
(一)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
当前,西部财经类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与“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不符。因此,高校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结合企业最新发展实践,将相关实践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其次,财经类学科中有许多与实务紧密结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需求是同等重要的。因此,西部财经类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譬如,加强校企合作,让许多知名企业不断加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建设中来,以期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一致。[5]
(二)优化财经类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2020年11月,教育部提出的《财经类院校新文科怎么建》中明确指出“新文科”能否建好,教师是关键。
首先,财经类院校的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关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工作经历。这样,在课堂中不仅可以给学生传授新知识,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亲身体会给学生讲授自己的工作经验,传递社会上的新趋势、企业的新需求,让学生知道自己未来的工作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新文科”的建设。其次,在职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鼓励在职教师去企业进行兼职,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以期能够更好地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三)构建跨学科式的课程体系,培养综合性的创新创
96··
□编辑/王洪菊
业人才
对于财经类院校而言,如何构建“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跨学科式”的课程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除了在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可考虑增设与创新创业及“大智移云物”相关的课程,例如,积极开设企业仿真模拟、Python 编程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对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5]除此之外,财经类高校可以将跨学科融合的理念和实践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生培养的实践中。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在选修课中开设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知识更好地进行融汇贯通,增强知识融合和创造能力,以期更好地满足“新文科”人才的需求。
(四)优化教学考核方式
财经类院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其考核方式上应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对其实践能力进行一定比重的考核。首先,对于既有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的专业课,高校可以将学生的试卷成绩和本课程的实践活动取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其次,对于注重实践的活动,例如学生的实习等,高校不应仅仅只看重学生的书面报告等文字性的资料,可以直接派遣老师去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使得其考核方式和结果更加全面和客观。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为全面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财经类高校应不断丰富和凝练办学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重现场”的人才培养要求,努力拓宽专业口径,既强化理论基础构建,又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行专业导师制、“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构建“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大学生科技训练为依托、竞赛活动为引导、第二课堂为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实践教学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财经类专业特并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实践教学内容,成立“实践活动小组”,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形成固定活动团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长期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多层并举,构建“硬件完备、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改革体系。同时,以财经类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加强校内实验中心和校企实践基地建设,通过抓好独立的实验课和课内实验课、综合课程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报告撰写能力。
(七)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政府、企业签订协作协议,共同打造“产、学、研”的育人环境。通过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项目等,将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本科学生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语
教育部把“新文科”建设纳入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体系,为新时代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文科”背景下,本文尝试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5]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想贯穿其中,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命题式“作业”、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转而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为实践内容,由教师辅助指导完成。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新理念。在此基础上,打破科研立项壁垒,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形成固定活动团队,长期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构建“问题———探究——
—解答”的开放式训练过程,培养学生借鉴创新、模仿创造、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其提出新思路的能力得以提高,创新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手段,完善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实践教学新空间。
总之,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结合现代企业的需求变化,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在“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要对新技术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方面,力求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努力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文科”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黄震方,黄
睿,侯国林.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本
科课程改革与“金课”建设[J].旅游学刊,2020,(10):83-95.
[3]顾晓燕,华树春,符斌.新文科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7):142-144.
[4]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
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9-10.
[5]张肖飞.“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商业会计,2020,(14):117-120.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