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诗中读李白心象
自己已经到乡镇工作二个多月了,迎来了我工作中的第一个国庆长假,闲来无事,我拾起我心爱的李诗读本,朗朗上口的读起来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首先我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他的生平,因为这样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李白的内心。传说其母夜梦太白星而身怀六甲,是秉赋上天星宿的精灵天才,故名曰“白”,传说归传说,是用来吸引读者视线的,据考证李白生于唐代武后长安元年。诞生地在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小时候在西域生活过,少年时代树有四方之志,在诗“莫怪无心恋清净,已将书剑许明时”就有体现。30岁第一次入长安,理想是历抵卿相,但是壮志难酬,久久徘徊与魏阙之下。其中《蜀道难》反映了其仕途坎坷。42岁第二次入长安,自以为可以实现自己的真正理想,但是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将其反映淋漓尽致。后安史之
乱作。加入李璘官僚职中,后璘兵败,李白被流放。据说死于乘酒兴捕捞江中之月而溺死。卒年62岁。
其中要想深入了解李白内心,就必须从其诗下手,我大致把李诗分为四个最主要部分,下面分别加以解析:①行旅之歌②赠寄之歌③豪饮之歌④咏月之歌。
关于行旅诗,大家或许从他一生不得志,生活上的漂泊,从而在思想中体会孤独,寂寞之感入手,但是我将从一个文人对文学那种求知欲,好奇心的内在心象入手。从他努力让自己永远“置身异乡”体会中开始,他只有不断投入行旅生活中,才能体会如潮水般猛烈涌来的乡愁,才能让自己体会寂寞,孤独之惑,才能写出诗,写好诗。当其被唐玄宗赐金放回时,其中身上已有不说万金,至少百金,而对于当时社会,拥有那么多钱,在生活上就不至于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加之李白已有家室,难道他是一个极不负责人的丈夫与父亲吗?不以为然?让他不断“置身异乡”,寻流离感,其内心世界并未真正是那么的寂寞与孤单,对故乡又是那样的思念,但是当他已“置身异乡”后,他又体会着孤独,思念之感。
诗一: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分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虽是一首思乡诗,但是其中运用了不少华丽之词,“玉笛”,“春雨”,是繁华之风貌,秀丽的风景,又是那样的柔软,那样的温暖,其华丽之词吧思乡悲凉之感冲淡得几乎殆尽,其中是运用了反艺术手法。,但是如果没有诗人内心深处的那种欢快之感的驾驭与呼喊,他能用此种手法,能用华丽之词吗?
二 饮酒之歌,提到李白不能不提“酒”,杜诗中赞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还有自己也写到“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需饮三百杯”,他饮酒不影响作诗,反而能是自己昂扬、激情。在昂扬之中有理智,陶醉之中有觉醒,但对于大多数人醉酒后“一无所知”,就算头脑清醒,说话也是颠三倒四,但是为什么李白会这样?我想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他没醉”,他反借酒来发泄自己内心对朝廷官员的不满,对现实与自己理想差距不满,对宫中奢华生活的不满,他能令高力士在朝廷上脱靴,戏弄杨贵妃。试想一下,如果不借酒发疯,他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二来是因为李白内心世界,从表面上看他是及其喧嚣的人,是汲汲于功名的人,但是他的内心是空虚的,另类孤独的。凡是天才,都是孤独的(那一种孤独非同思乡之孤独),从作品中体会他的
空虚之感,是感受李白认识李白的寒心内容。李白的这种空虚孤独之感,不是寻常人能体会到的,看起来,他整天到处去干谒,到哪里都是樽中酒不空,到那里都会去“夜总会”消费。可是李白内心的空虚之感谁能明白呢?其中《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本无亲“,把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三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赠寄之歌,在这儿我从李白爱结交朋友入手,李白是一个不拘俗礼,快乐自由之人,他结交的朋友,无论是尊贵贫贱,无论名气大小,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三教九流,他一并结交。这证明李白内心是洒脱不羁,不讲礼俗之人。其中有一力证:一位与李白素不相识的叫汪伦之人,写信给李白,邀请他去泾县旅游,信口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毫无顾忌。到时发现汪伦同样为人热情,倜傥不羁。于是自遂向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家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他不但不怪汪伦欺骗之意,而两人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白留数日后离去,写下赠别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历来为人传诵。其中第一句及其口语化,不假思索,顺口流出,展示白乘兴而来,兴尽而归的潇洒神态。而二句是汪伦知白不辞而别。立即携酒赶到码头饯别,踏歌而来,那热情而爽朗歌声,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的那套繁文缛节,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写出李白乐天派内心性格和他的不拘一格,不拘形迹与汪伦友谊。
也正在此时此刻,一个“劝君更尽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桃花潭水啊,别说你有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送我的情意深啊!从中看出大诗人内心的豪放不羁的个性。内心深处是那种能和平民百姓共处,与三教九流共饮的形象渲染于纸。
四 咏月之歌 此处从李白内心百日宇宙观入手。宇宙意识构成了李白诗的宇宙境界,宇宙境界的具体化表现李白个性特征的诗歌意象与内在心象,咏月诗的魅力就是李白人格魅力,它是形成李白宇宙境界与内在心象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把“月”作为素材,更加深刻地表现乡愁苦闷,女性魅力,与人世变迁的短暂,虚幻。
《静夜思》中“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诗原貌)将行旅之人的孤独与故乡人们联系到异乡制约,正所谓“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玉阶怨》中“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将绝代佳丽的秀容俊美融入到自己之中的玲珑秋月。
《苏台览古》中“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将超越人间社会胜败兴衰历史,永恒地照射着西江水面的月光展示出来。
但是当李白真正自己独处月光时,是及其安静,及其纯洁,及其细腻,给人感觉像不是本人所写,像出自孟浩然、陶渊明之手,但是历史、文学大家证明有是李白写的。诗《下终南》中“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这月给李白是多么亲近,其感觉是多么亲和与细腻。其中这与李白内心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他不想表面那么的粗放,那样的浪漫,其内心也是细致,脆弱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