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二首
教学目标:1.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的韵律与语言。
2.领会诗中所表现的崇高的思乡之情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3.反复诵读并背诵。
教学重点:1. 反复诵读并背诵。
2. 领会诗中所表现的崇高的思乡之情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难点:1.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的韵律与语言。
教学方法:朗诵发、讨论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今天,我们从李白的这两首诗入手体味一下他的艺术风格。
二、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子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和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被世人合称为“李杜”。
三、诵读。体悟情韵。
(一)赏析《春夜洛城闻笛》
1、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2.解题: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3.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4.赏析1、2句。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5.赏析3、4句。
第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所以,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
最后在听完《折杨柳》这首曲子后,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他肯定和诗人李白一样,在寂静的春夜,思念起故乡。
6、学生朗诵诗并背诵
四、小结
本诗表现的是闻笛声而思故乡的游子之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二、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赏析1、2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2.赏析3、4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
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3.学生朗读并背诵
三、小结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四、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册,并搜集有关的送别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