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建筑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了文学,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了建筑。诗词作为文学中的文学,中国古建筑作为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两者自然从一出现就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解之缘。自古以来,这种缘分就犹如一坛酒,经历了岁月历史的积淀,不但没有渐行渐远、慢慢模糊消逝,反而历久弥香,愈来愈香醇,令人迷恋。
作为学土木的工科生,凡事都喜欢往建筑上联想靠拢。我喜欢建筑,也着迷于诗词。诗歌与建筑既有古典婉约、精致隽秀的韵味,又有庄重肃穆、大气磅礴的感觉。我认为是建筑孕育了诗词,因此诗词的结构形式从而具有建筑美感;诗词描写了建筑,所以古典建筑也就有了一股诗词的书香韵味以及飘渺的感觉。诗词与建筑都属于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艺术与建筑艺术。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艺术的美感是想通的,她们遵循共同的美学规律,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如此,在诗词与建筑的形式和风格、节奏与韵律、温柔与刚健、含蓄与豪放等方面都是彼此相通的。她们互相依存、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繁荣,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黄鹤楼赏析
古建筑中氤氲流传的诗词墨香。
“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层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去来无踪,则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宋诗;恰园仿佛清词,皆能从其境界中揣摩得之”——陈从周
徜徉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其中不乏建筑因诗词而名,诗词因建筑而传的美谈,如被盛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崔颢的《黄鹤楼》。国人历来认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山水写景诗登堂入室的艺术标准,《黄鹤楼》显然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通过“仙人乘鹤”的传说典故,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磅礴,厚重缥缈的氛围。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景象。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又如被韩愈称为“六朝骈文之新变,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王勃的《滕王阁序》。“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这一段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彩,着力表现水光山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全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巍峨瑰丽的滕王阁,是建筑与文学结合的典范。因为有滕王阁的建筑,才会有王勃千古绝唱《滕王阁序》, 又因为有了王勃的《膝王阁序》,才使滕王阁有28次兴废和第29次的兴建,以至传留至今。
精美华丽的秦代阿房宫,随着岁月流逝,战乱洗劫,己是断垣残壁,荡然无存,只有不朽的诗文,仍可寻觅踪迹。杜牧的《阿房宫赋》,就饱含这些建筑信息。秦之阿房宫,巍峨
华丽,毁于秦末,其遗址只是一个长方形,荒残的夯筑土台,要想了解它,只好读司马迁的《史记》和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作者的笔触在那极其阔大、极其突兀的背景上飞速旋转起来:由大而小,由远及近,由广阔而具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寥寥数笔,阿房宫的总貌已矗立于目前。有山有水,亦纵亦横,上蔽天日,下覆三百余里,曲曲折折。特别是几个动词,“覆压”、“隔离”、“北构而西折”写活了阿房宫,使整个静态的宫殿都富于一种动势,为“蜀山兀,阿房出”作出最形象的说明。其中尤可称道的是“直走咸阳”的“走”,这一“走”,仿佛那阿房宫在“北构而西折”之后,竟化为一匹骏马,直奔咸阳而去。虽然这几句都是写阿房宫的总体轮廓,可字里行间仍可分明地感觉到那抑制不住的奔腾之势,充分体现了秦帝国的巨大气魄。
至此,阿房宫建筑之宏伟,气势之浩大,已经写得洋洋洒洒;在读者来说,它的雄伟壮丽也足以经人强烈的感受。只是到了这时,作者才稍敛笔锋,开始以参差错落、挥洒自如之笔,尽情地描摹其形、其态,描摹宫中那奥妙无穷的景象:“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臣波,云未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是一幅多么绚烂的图画,一支多么优美的乐曲。只见游廊如彩带轻飘,飞檐如鸟嘴仰啄,长桥如游龙,矢矫于水波之上,复道如长虹,凌架于百里高空,楼阁各依地势,曲折回旋,宫殿里歌声唤来和煦春风,舞袖招至了凄凄风雨……若置身其中,竟能一日之内,气象万千。这一段描写,四字句、三字句、八字句、比喻、铺陈、夸张、设问、反问,通通夹杂而下,抑扬顿挫,音调铿锵,有声、有,有形,在有限的笔墨中,竟再现了阿房宫!
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写道:
        九天阊闔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那高耸的宫殿中,宫门慢慢地开启了。文武百官,各国使臣一齐向着天子朝拜。太阳刚出仙掌(宫中铜铸仙人像,伸掌托盘以接露水)影子在移动,御炉中燃烧的异香烟雾,围绕着皇帝的龙袍在浮动。
    王维这首诗把大明宫写得富丽堂皇,气派宏大。以至于在北京故宫清朝皇帝居住和日常
办公的养心殿墙上,也有着由大臣恭楷书写的王维这首七律。
    古诗词中透溢出的建筑结构美感。
中国的诗歌之所以异彩纷呈,是源于其富有灵气与美感于一体的表达方式,在诗的组织结构和形式上对人产生了视觉上的美感冲击和碰撞。美的事物都有一种宜人的形式,这种宜人的形式在诗歌领域就是外在的“建筑美”。
方形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典诗歌的整齐、规矩、对称、起承转合在这首绝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粗看像一个正方形的方块,形式上有与北京城里的四合院建筑颇为相似的审美特,积淀着中国人对中和美学的追求;细看,犹如用28个兵士组成的方阵,间架匀称有力,比例均衡和谐。
宝塔诗      花,花
          深浅,芬葩 
        凝为雪,错为霞 
      莺和蝶到,菀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频移玉人军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 
愿得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回环诗              天   
                长    芊   
            接            芊   
        水                  草   
    映                        舍 
        平                  对   
            川            芳   
                  障      莲       
                      碧   
按左右旋转首尾字相衔接而得诗句,以连环的形状写出,不论顺读或倒读都环环相扣而不失其美。福建客家圆形的土楼即是这种形式,它在圆楼之中还可以再造圆楼的环环相套的样式与回文诗的往复回旋是一脉相通的。此外,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山、石、水、亭、廊一张一弛相连的清雅自然的意境本身就是一种回环之美,也是诗歌建筑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