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
一、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这首词是元丰三年(1080)苏轼初到黄州贬所所作。②漏断: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③幽人:深居简出之人。这里作者自称。④缥缈:隐隐约约。⑤省(xǐng):理解,领会。
1、词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2)
2、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什么感情?(2)
 
3、你认为本词哪些词或句子用得好?为什么?(2)
 
 1、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2、孤独、寂寞、凄清
3、言之有理即可。如:“缺”、“疏”、“断”几个字写出了幽独凄清的心境。
二、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
(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有何表达作用?
(1)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1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 “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2、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三、浪淘沙怀旧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1、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
四、梅花绝句 (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1、空旷、寂寥、清冷、洁净.2、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五、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1、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2、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
六、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1、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2、“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七、            从军行(王昌龄 )
        大漠风尘日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昏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
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1“日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2、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八、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1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2、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正在邻家院
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九、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1、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2、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十、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十一、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第一句从颜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咏雪诗,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十二、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2、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十四、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
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十五、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2、破、鸣、点。3、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十六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1、吟余小立闲干外。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十七、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1、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2
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十八、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1、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2、表达了她对征戍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