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第5课 指南录后序
课时跟踪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A.
B.
C.
D.
解析:A.除:授官;B.爱:吝惜;C.指南录殆:接近于。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A.介词,在。B.动词,做/名词,作为。C.介词,因为/动词,带领。D.语气词,表停顿/语气词,表判断。
答案:A
3.(2017·睢宁高一期末)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解析:A项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比作“梨花”。富有浪漫彩,意境壮美,比喻贴切。B项“干戈”借代战争,“骨肉”代指兄弟。C项“孤帆一片”代指诗人自己。D项“娥眉”代指杨贵妃。
答案:A
4.(2017·兴化高一期末)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有恒心,有毅力;“行百里者半九十”,难就难在走完最后这段路,坚持到底者胜,半途而废者败。
B.有的老教授对青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创业、开公司很不以为然,指责这样做无疑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这么做就一定影响学业?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C.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人仰慕、
追思,但毕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退休后,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特长,发挥余热,在周末到校指导学生的社团活动。
解析:C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答案:C
5.(2017·昆山高三模拟)下面右图是三苏祠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依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甲、乙、丙、丁依序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 )
甲、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乙、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丙、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
丁、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
① | ② | ③ | ④ | |
A | 甲 | 丁 | 乙 | 丙 |
B | 丙 | 甲 | 丁 | 乙 |
C | 甲 | 丙 | 乙 | 丁 |
D | 乙 | 丁 | 甲 | 丙 |
解析:从对偶,内容衔接和尾字的平仄来判断。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
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情,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解析:A项,对策:奏对策论。
答案:A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D项,与:介词,跟,同。A项,因:连词,于是/介词,依靠,凭借;B项,其:表希望的语气词/代词,他们的;C项,以:介词,把 /目的连词,来。
答案: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原丞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应落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军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逃离,最后逃到真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解析:C项,“赴元朝都城”说法不对,应是“赴元军中”,“最后逃到真州”应为“……入真州。辗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答案:C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解析:(1)庶:希望。“将有闻风而起者”,定语后置。(2)注意补出省略的定语、主语。
答案:(1)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2)(张弘范的)侍从命令文天祥跪拜,(文天祥)不跪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德祐元年,江上报告元军进逼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郡中豪杰起响应,有万人之多。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进京护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
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自量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作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非常气愤,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天祥后来趁夜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侍从命令文天祥跪拜,(文天祥)不跪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父母,还教别人背叛父母,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要他写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北方共待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结束了。”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