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天祥《后序》中“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所指
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回顾了他从德祐二年(1276)正月二十日(原文写的是德祐二年二月,据史实当为正月)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出使北营谈判,到四月八日脱险南返三山(今福州)这一段时间里的惊心动魄的艰苦历程,其中提到了十八次面临死境的情形,最后感慨:“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沉痛的原因并非只指九死一生的经历,更指两个让文天祥刻骨铭心的痛心事情。
其一是痛恨自己赴元营的失策,使得自己率领的勤王将士龙无首,失去扭转败局的机会。
德祐二年(1276)正月十八日,元军统帅伯颜率兵攻打到距南宋首都临安三十里的皋亭山,时文天祥为临安知府。由于担任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陈宜中逃离朝廷,主将张世杰又领兵南下,南宋朝廷陷于混乱,“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次日早上,文天祥被谢后(宋理宗后)封为枢密使,主管军事,中午又加封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众人推举文天祥做出使元营的谈判代表,文天祥当仁不让,“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而且文天祥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即“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然而事实证明文天祥这样的想法有些乐观了,面对元军的大举进攻,南宋将士的抵抗显
得不堪一击,或战死,或逃亡,或投降,失败的气息弥漫在朝廷内,官员叛变的事情屡有发生,使得元军知晓了南宋的内幕,文天祥的谈判筹码已经不多,而他的强硬姿态又被元军认为是十分危险的,因此被羁縻不得还。
二月底,伯颜大军进入临安,南宋朝廷请降,朝廷府库、史馆、秘阁图书、百司符印告敕等都被元军查封没收,官府的侍卫军被废除,文天祥组织起来的勤王部队也被遣散,等到贾余庆(充任祈请使)等人到达元军统帅伯颜的所在地,文天祥才知道南宋王朝的种种变故,而此时他已失去行动自由,徒唤奈何。《铁错》一诗反映了文天祥的痛惜心情:“貔貅十万众,日夜望南辕。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武夫伤铁错,达士笑金昏。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铁错”一语出自《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三年》:“初,田承嗣镇魏博(河北三镇之一),选募六州骁勇之士五千人为牙军(贴身亲兵),厚其给赐以自卫,为腹心;自是父子相继,亲党胶固,岁久益骄横;小不如意,则族旧帅而易之,自史宪诚以来皆立于其手。天雄节度使(即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心恶之,力不能制。……及李公佺作乱,绍威益惧,复遣牙将臧延范趣全忠(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会全忠女适绍威子廷规者卒,全忠遣客将马嗣勳实甲兵于橐中,选长直兵千人为担夫,帅之入魏,诈云会葬;全忠自以大军继其后,云赴行营;牙军皆不之疑。庚午,绍威潜遣人入库断弓弦、甲襻,
是夕,绍威帅其奴客数百,与嗣勳合击牙军,牙军欲战而弓甲皆不可用,遂阖营殪之,凡八千家,婴孺无遗。……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铁错”比喻重大失误。此诗用了多重对比,先以自己身陷囹圄与十万众翘首以待作对比;其次以该做与不该做的作对比,即老马不该失途却失途,公羊不该触篱笆而触篱笆;三是伤心的武夫与嘲笑的达士作对比;最后将失败的自己与成功的郭子仪作对比,沉重的悔恨之情不言而喻。
指南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