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渔夫词(朱敦儒)原词及翻译赏析
好事近·渔夫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 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看孤鸿明灭。 
渔歌子古诗翻译【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蓑:衣服。
  笠:帽子。
译文
  摇首出红尘,醒和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衣服青帽子,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种颜,看孤鸿明灭。
简析
  作者曾长期寓于嘉禾,过着一种放浪形骸的自由生活
  告别了喧器的红尘、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束缚,醉醒醒醉,一任神行,词人成了一名快活的渔父,然而他志不在鱼,所向往的是浪迹江湖、独钓江天和自由生活。
翻译:
      我摇着头走出尘世,隐居山林。从此,醒与醉更加没有时间的界限。平时劳动时,我穿着绿蓑衣,戴着青斗笠,已经习惯了披着霜露、迎着风雪。
    宁静的夜晚,我坐在江边垂钓,没有风,垂钓的丝线浮在水面上显得很悠闲。江面上下都有一轮新月,千里之外,水天一,抬起头,看见一只大雁在月下忽明忽暗。
赏析: 
     词人前后写了六首渔父词(均调寄《好事近》)来歌咏其晚年寓居嘉禾的闲适生活。这是其中的一首,写得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露出一股闲旷的风致。开篇"摇首"二字,即形象地表现了弃红尘而去的决心。离开官场后,不必再遵守行动起居的诸般规矩,一句"醒醉
更无时节",传达出脱离束缚后的轻快喜悦之情。承下两句描绘垂钓隐居的生活,并不全是"桃花流水"、"斜风细雨"式的闲逸,也不尽若"独钓寒江雪"般的苦寒,而是二者兼具。下片由对渔父生活概况的描写,转入一个垂钓的单独画面。晚来风定、上下新月、水天一,构成一幅空阔幽美的淡墨静景,亦映照出作者宁静的心境。而在这一派静景中,作者又着意置上了一处动态,即一只若隐若现的孤鸿,也即作者幽人形象的自我写照。全篇由情入景,由静入动,由整体描写入细节刻划,在艺术上颇有精到之处。
      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 ”。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父》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
      后片切取一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在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 澄怀 ”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 ”,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
      这首词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整高远而又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