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取生活的浪花
作者:潘双林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04
        乌克兰作家弗兰科曾说:我们唯一的美学法典,就是生活。四川散文作家怀理也说:不管生活怎样待我,我都要善待它,因此,我把深深感动我的生活剪裁成散文。日常生活是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散文家往往都是书写生活的高手,他们从生活中窥見自然的奥秘、人性的高贵、世俗的激情与宇宙的神奇,把生活铺展成一幅幅或绮丽或散淡的画卷。从张岱、李渔的小品文到现当代作家赵丽宏、迟子建、毕淑敏的散文,莫不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考场作文中的生活化散文,因其流淌着新鲜的生活汁液,往往能刺激阅卷老师日趋钝化的阅读味蕾,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备受青睐。《状元凉粉》、《风沙渡》等文章莫不如是。生活化散文如何写作?我们可以先欣赏一下毛南族作家莫景春的散文《被春天染红的小溪》。
        被春天染红的小溪
        莫景春
        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回桂西北的毛南故乡了。春天来了,故乡突然像刚冒出地面的青草在心底疯长起来,思念溢满了整个心窝。于是沐着习习的春风,回老家住了几天。
        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像故乡的一条脐带,从村后的大山里潺潺流出。溪水清澈見底,即使是狂风暴雨的夏天,也绝没有那种狂奔怒流的浑黄,总是那样的文文静静,只是在寒冷的冬天有些消瘦,但蓬勃的春天一来临,它便盈盈地丰满起来。
        回到故乡,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小溪边捧一把清水,肆意地泼洒到脸上,让那种清凉淌满整个脸上,让自己和故乡做最亲密的接触,再顺便跟早起的大伯大婶们聊聊,听听他们那亲切的话语,感受久违的故乡情。
        一个春意盎然的早上,我被小溪的变化惊呆了。小溪那清亮可人的脸不見了,换成了粉红的脸,从没見过的满溪满沟的粉红,红得让我心跳加快,又让我心里暖暖的。我惊奇地奔过去,伏到溪边的青石上,端详这一奇异的变化。那红红的溪水,仍在缓缓地流着,不再清澈的水也倒映不出我的脸了。将脸再凑近些,一股淡淡的香味弥漫着,丝丝入鼻。
情不自禁很想将手伸进那缓缓流动的粉红,捧上一把细细品玩,又不忍心搅动溪水,也在担心那片红会不会是什么污染物。
        再看看那些早起的大伯大婶,他们若无其事地在那里洗脸洗菜。一位大伯似乎看出了我的迟疑和惊讶,搭着一袋烟,慢慢跟我搭腔:娃儿,没什么奇怪的,那漂在水上的是桃花。
        什么?桃花?春天的桃花落下把小溪染红了!我心里猛然出现一片迷人的桃花灿烂的画面。
        “那是你家邻居大叔前两年在后山种的桃树落下的桃花。接着他便告诉了我邻居家大叔领着全家人到村子后的荒山上开垦桃林的故事。
        听着大伯的叙说,我的手迫不及待地伸进了溪水,满满地捧了一把,扑到脸上,那样的清凉芬芳,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没顾得上跟大伯告别,便急急地往山后赶去。
        故乡位于云贵高原南麓,属于桂西北地区,很多地方是九分石头一分土,满是怪石嶙峋,只是在石缝中窝着一点泥土。辛勤的乡亲们便在这石缝间抠出一点点泥土,连成巴掌
大的地,便一窝一窝地种下玉米。
        沿着小溪往上走,感觉那粉红越来越抢眼了,香气也越来越浓了。徜徉在这迷人的芬芳中,我陶醉了,不知不觉间眼前闪现了一片迷人的粉红世界。原先那突兀的石头都跑哪儿去了?只見一棵棵粉红的桃树,枝连着枝,若即若离地站着,遮住了身下那高高低低的石头。尽管有的树花瓣已经凋谢,青翠欲滴的嫩芽探头探脑的,但一眼望去,仍是迷人的粉红。哦,这原先放牛的山谷变成了桃花源啦!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鸟儿在树林间鸣声不断,吱吱喳喳上下翻飞,似乎比人还要快乐。一片热闹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扑进了这片粉红。
        “回来啦,小春。毕淑敏散文”丛林深处传来深沉而熟悉的喊声。哦,原来是早起给果树打药的大叔。他放下手中的喷雾器,满脸笑容地迎着我走来。看我一脸的兴奋,跟我讲起了这桃花源的来由。原来是这几年党和国家重点扶持西部的少数民族,专门设了免息的小额贷款,定点定户到村屯。大叔便在县乡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种起了果树。说话的时候,他手舞足蹈,那喜形于的表情感染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