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餐礼仪教育从小班开始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实验幼儿园  蔡春燕
幼儿进餐是幼儿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幼儿进餐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培养,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教育。在大力提倡幼儿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也渐渐走进幼儿园,走近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的形成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存在问题:
开学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班上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20%。多数幼儿没有良好的进餐习惯。有挑食的,只吃蔬菜不吃荤菜的,或只吃荤菜不吃蔬菜的;有吃饭慢吞吞的,半个小时都吃不下几口饭;有的孩子虽然会自己吃, 但习惯不好,边吃边说话,米粒掉得满桌满地都是;更有个别小朋友,离开座位,跑到一边玩玩具了……;
与家长沟通时发现,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进餐技能掌握和进餐礼仪缺失两个方面。有全程需喂型的,有边吃边玩型的,有喜欢挑食型的……这些孩子在家都是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的“掌中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谈不上有良好的进餐习惯,家长为此非常头疼。
解决策略:
礼仪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礼仪更是一种习惯,是个人才能、自信心、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心态。幼儿进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餐中礼仪和餐后礼仪。餐前礼仪的主要内容是餐前洗手;餐间礼仪的主要内容有安静进餐、细嚼慢咽、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餐后礼仪主要内容有整理餐具、擦嘴漱口等等。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进餐礼仪:
餐前礼仪
一、餐前洗手活动
幼儿的两只小手最忙碌,看书玩玩具,再到操场上打个滚儿,病菌容易附在幼儿小手上,所以餐前洗手时非常重要的。我在盥洗室的墙面粘贴“洗手步骤图”,并配上儿歌:“袖子挽高,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一搓,搓出白泡泡,五指尖儿往下垂,从上往下冲
冲水,关上水龙头,拿块毛巾擦擦干。” 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在多次反复练习中,慢慢掌握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逐渐养成餐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餐前安静活动
就餐礼仪
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能够帮助幼儿调节情绪,有助于幼儿良好进餐。餐前避免激烈运动,选择进行一些相对安静的活动,可以使幼儿较为兴奋的情绪恢复到平静。
1.听听舒心音乐。
让进餐成为一件开心的事,幼儿乐意参与的事,直接影响到幼儿对进餐的态度。在餐前,适时播放幼儿熟悉的轻柔的钢琴曲、轻音乐等,音量要低,可以强化幼儿的正情绪,减少负面的影响。
2.做做手指游戏
手指游戏简单有趣,如:《宝宝吃饭》“右手勺,左手碗,一口饭,一口菜,宝宝吃得好。”《吃饭不挑剔》“小羊爱吃草,小鸡爱吃米,小兔爱吃菜,小猫爱吃鱼,我是好孩子,
吃饭不挑剔。”餐前做做手指游戏一方面可以减少幼儿餐前等待时间的焦虑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小手自然“晾”干,减少二次污染的机会。
2.讲讲相关故事
和幼儿一起讲讲相关故事,既可以增进师幼情感,又可以引导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掌握正确的进餐行为。如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让幼儿懂得吃饭时开小差,桌上、地上、身上就会不干净;故事《小鸟吃饭》让幼儿形象地理解不吃饭就没有力气;又如故事《我会自己吃饭》让幼儿学习尝试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等等。
3.学学相关儿歌
好听易学的儿歌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使用餐具的方法,如《我会自己吃》:左手扶小碗,右手拿小勺。小勺盛米饭,小嘴悄悄尝,宝宝自己吃,越吃越香甜。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一些进餐礼仪,如:《进餐》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进餐后,漱漱口,擦擦嘴,讲文明。儿歌朗朗上口,易学易用,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一些用餐时的小礼仪。
4.说说今天吃啥
餐前和幼儿聊聊今天要吃的食物,如说说“红烧肉”“大白菜”“芹菜炒鸡蛋”,了解一些常见食物的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哪些益处,请不挑食的小朋友介绍为什么喜欢吃这些菜,可以帮助幼儿带着愉悦、期待的心情去用餐。
进餐礼仪
一、创设健康进餐环境
进餐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进餐质量。健康的物理环境是活动室优雅整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良好的环境布置不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美化了幼儿的进餐环境,更能促使他们愉悦的进餐。我班幼儿进餐在活动室进行,进餐前我将活动室打扫干净,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窗明几净的环境更好地激发了幼儿的食欲。健康的心理环境是指进餐气氛和谐,不强迫幼儿进食,不体罚或批评,使幼儿情绪愉快。幼儿进餐时,我尽量避免处理与纪律有关的事情,不大声训斥或体罚幼儿。对不守纪律的幼儿,如吃饭说话、撒饭等我轻声个别提醒,增少幼儿对进餐的反感和恐惧。
二、妥善安排就餐位置
幼儿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同样在进餐方面也存在差异。班上有的孩子吃饭很快,而且桌面非常干净。但总有几个孩子吃饭比较慢,等把饭菜吃完都已经凉透了。这就需要老师从各个方面去考虑桌椅的摆放兼顾。于是,我就幼儿的就餐位做了调整,将我们班几个吃饭速度比较慢的孩子安排在这些吃饭比较快的孩子的旁边,几次以后,吃饭慢的几个孩子也不知不觉地相应加快自己的速度,孩子吃饭的速度明显就提高了。
三、盛饭添菜因人而异 
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压力,影响其进餐情绪。对饭菜量的有效控制,可以避免幼儿产生畏难情绪,使其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我在分发幼儿食物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盛饭、添菜因人而异。小班幼儿对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有自豪感。所以我在给幼儿盛饭时,有意不盛得太多太满,鼓励幼儿吃完再添。对生病的、身体素质较弱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帮助。若有个别幼儿食欲不好,也不强迫他吃掉全部食物。
四、肯定幼儿良好行为
点滴的进步来之不易。适时给予幼儿一些言语上、物质上和行动上的奖励,不但有助于幼儿进餐礼仪的形成,还会让其更自信。班中总有些孩子比较挑食和偏食,为了杜绝和减少孩子的偏食、挑食的行为,只要看见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给予肯定鼓励,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亲热的拥抱,又或者一个小小的奖品,并发给孩子一个大苹果或者五角星等,都调动起幼儿进餐的积极性,从而逐步改善了幼儿偏食、挑食现象。
餐后礼仪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 “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像收拾餐具、擦嘴、擦手这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我都鼓励幼儿自己做。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幼儿的进餐速度有快有慢。我组织先吃完饭的孩子先擦嘴漱口,利用游戏儿歌教幼儿正确漱口的方法:“喝口水,转三转,吐出来,牙齿好。” 擦嘴时让孩子摊开两只小手放上毛巾,边擦边念儿歌:“这边擦擦,那边擦擦,嘴巴擦擦,鼻子擦擦,眼睛擦擦……”,孩子们在游戏中饶有兴趣地完成整个洗脸擦手过程。 良好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等孩子们全部吃完后,我引导孩子将自己餐桌上、碗里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倒在指定的地方, 并把小碗轻轻地放在固定的位置。“做中教,
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在我的不断提醒协助下,孩子们从“不觉到自觉”、“被动到自动”,渐渐地变成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餐后礼仪。
一学期过去了,我班幼儿现在已经全部学会正确使用小勺,能安静独立进餐。75%的幼儿都能自觉地将自己的一份饭菜吃完再离开餐桌。幼儿挑食、偏食的行为明显减少, 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做到桌面、地面、自身保持干净整洁。。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进餐礼仪,家长们反映孩子在家吃饭的习惯也变好了。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养成一生受用,良好习惯一旦见效应及时地推广应用。小班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候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礼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进一步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