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
春节习俗的历史溯源与文化考究
文/乐奀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传统节日--腊八节。民谣曰:“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了,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这是我国汉族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另外,我国瑶、壮、白、高山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及东亚、东南亚多个国家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和地区特。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习俗,时至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节日享受和文化体验。在此,
乐奀与大家共同分享春节相关习俗的历史溯源和文化考究,伴随冬日的瑞雪与清凉,迎接辛卯兔年的到来。
腊八粥
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是我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从先秦起,腊月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
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其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其来历与佛教传说有关。据《中国年节食食俗》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从此每年到“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来源,而且腊八粥又叫“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十二月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
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则是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此后,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
春节的由来和习俗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腊八粥。现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选自己喜爱的如芡实、栗子等)。
祭灶接神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其实,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那时祀守被列为五祀之一。《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战国策·赵策》云:“复涤侦谓卫君日:臣尝梦见灶君。”唐罗隐送灶诗亦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可见两千多年
前已有祭灶之礼,且历代相沿成习。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祭灶分为送灶和迎灶两个部分。所谓送灶,就是恭送灶王爷上天,一般在腊月廿三或廿四这一天,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小年”,家家要将灶台、几案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因为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言善恶,如果说了哪家的坏话,哪家就必定倒霉遭厄运,所以民间把送灶活动看得很重,有的家庭还会在灶前供上一盘糖瓜,希望灶神吃后不说他们的坏话。
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迎灶”。迎灶一般在除夕晚上,换上新灶灯,燃上香烛,摆好供品,把新买的灶神像贴在灶上神龛里,上头写着“保佑”两字,两边贴对联,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而且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据传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掸尘扫房
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
“扫房”古称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吕览注》中写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挂年画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由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而真正史书记载的,不是神茶、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又此后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发展成至今风靡全国的挂历。
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贴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过年的时候,人们在桃符上题词,称为题桃符。上面刻着一些灭灾降福的咒语,比如说“姜太公在此,百无忌禁”或“有令在此,诸恶远避”等。
直到五代十国,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称为桃木剑),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到宋朝,题桃符开始流行起来。据说苏东坡访王文甫,就曾赠王一副“门大要容千骑人,堂深不觉百男欢”的对联。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并逐门观看,以为乐趣,并乘兴亲笔题联。比如他题给大才子陶安的是这样写的:“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古时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常见的神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土地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财神联); “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井神联)。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在民间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