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乖乖》幼儿园教案
《小兔乖乖》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看图欣赏故事,感知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大灰狼、兔子之间的对话。
  2、通过讨论,感知聪明勇敢的三只小兔子,初步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3、乐于参与表演,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小兔乖乖PPT,小兔子,兔妈妈,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兔子头饰,引出小兔乖乖的故事。
  师:今天班上来了一只小动物,它有长长地耳朵,爱吃萝卜和青菜,它是谁啊?
  二、看图欣赏故事《小兔乖乖》,感知理解故事。
  (一)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
  教师:故事里面有谁?三只小兔子叫什么名字?
  (二)分段欣赏,理解内容,学习对话。
  1、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三只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教师:兔妈妈敲门的时候是怎么唱歌的?小兔子听见妈妈的声音,他们会做什么?
  幼儿一起学唱:小兔乖乖的歌。说一说:小兔子呼唤妈妈回家了的语言
  2、第二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大灰狼想吃小兔,是怎么唱的?(捏着鼻子唱)小兔们又是怎么说的?想到了什么办法对付大灰狼?
  三、围绕重点进行讨论、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学会自我保护教师:当妈妈外出不在家的时候,为什么兔妈妈要小兔子把门关的紧紧的呢?
  教师:你喜欢小兔子吗?三只小兔子是勇敢的聪明的小兔子吗?小兔子拔萝卜
  教师: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四、表演《小兔子乖乖》。
  教学反思:
  这次游戏活动,始终围绕故事《小兔乖乖》中的主要情节来开展的。《小兔乖乖》是孩子们十分熟悉的经典童话故事,大部分孩子不仅在家里听过,平时,老师也经常绘声绘地讲给孩子们听。故事中兔狼斗智斗勇的情节,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故事很贴近生活,从故事中,人们能引申为:孩子一个人再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碰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不足之处:幼儿虽然能较好的掌握歌曲,但是在游戏环节中,角扮演,老师没有顾及到
全体幼儿,只是请了小部分能力强的幼儿进行角游戏,能力较弱的幼儿缺失了表演的机会,个体差异照顾不到位。
《小兔乖乖》幼儿园教案2
  游戏目标:
  1、喜欢唱歌、表演
  2、愿意和同伴分角来表现歌曲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唱准旋律、激发幼儿喜欢参加表演。
  难点是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要分角来扮演大灰狼、小兔子、兔妈妈,并且尝试用不
同的表演来表现歌曲。
  游戏准备:
  1、"小兔子乖乖"的录音磁带
  2、小兔子、兔妈妈、大灰狼的头饰
  3、小房子一座
  游戏过程:
  欣赏——创造——表现
  1、欣赏
  教师可按排多种途径提供幼儿欣赏作品,如图书、音乐欣赏、看教师表演。其中在指导音乐欣赏时,尤其是要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熟悉旋律。
  2、创造
  让幼儿在角落活动中尝试分角来表演歌曲。
  说明:小班幼儿较善于独自一个人的表演,要尝试分角表演需要教师共同参与他们的角落活动,也需要教师提供如头饰、小房子等道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活动中不断地点评幼儿的表演,使他们彼此之间更默契,使他们的表演更精彩:如:点评幼儿能按角的变换唱准歌词;点评小兔妈妈的声音真好听,像妈妈的声音;大灰狼的样子真可怕……
  这一创造活动可在角落活动中按排二周左右,引导每一位幼儿都来尝试与同伴合作,都要尝试表演。
  3、表现
  (1)教师可利用每一次角落活动的讲评,作为幼儿表现的舞台,让参与表演的孩子有表现的机会,让没有参与表演的孩子有欣赏的机会。
  (2)利用集体活动让幼儿共同尝试分组分配角参与表演,这样教师也可以在这一时间里给予孩子一些共性问题的指导:如根据情节根据歌词用不同的声音刻画不同的形象,如
激发幼儿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自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