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大事纪年表
(传说时代-1960年)
公元前 ~ 公元元年
  中国《书经》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测定木星绕天一周的周期为12年。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国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二十八宿划分天区。
  公元前十一世纪,传说中国周朝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交角。
  中国《诗经·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用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日法。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已有彗星观察的记载。
  公元前七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国有天琴座流星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个彗星即后来得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公元前585年,发生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古希腊 泰勒斯)。
  公元前440年,发现月球的位相以19年为周期重复出现在阳历的同一日期(古希腊 默冬)。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主张(古希腊 欧多克斯)。
  公元前五世纪,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金星。并提出银河是由许多恒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腊 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古希腊 阿那萨古腊)。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中国 甘德、石申)。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已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中国 石申)。
  公元前四世纪,《天论》一书发表,提出地球中心说(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纪,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古希腊 埃拉托尼)。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测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比例,太阳、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主张(古希腊 亚里斯塔克)。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史记》中《天官书》一篇是最早详细记载天象的著作(中国 司马迁等)。
  公元前二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发现岁差,划分恒星的亮度为六个星等(古希腊 希帕克)。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34年,中国汉朝《汉书·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详细记载。
关于年的传说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这是中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中国 落下闳、邓平等)。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发明浑仪,用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 (中国 落下闳)。
  公元前46年,罗马颁行儒略历(旧历)。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公元元年 ~ 公元1500年
  一世纪东汉时期,创制黄道铜仪,并发现月球运行有快慢,测定了近点月(中国 贾逵)。
  一至二世纪东汉时期,创制成水运浑天仪(即浑象仪或天球仪),测出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都是半度,黄赤交角为24度。提出月光是日光反照的看法。在《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中,总结了当时的“浑天说”(中国 张衡)。
  二世纪,编制成当时较完备的星表,并首先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现象(古希腊 托勒密)。
  二世纪,《伟大论》中用本轮和均轮的复杂系统,详细阐述“地球中心说”(古希腊 托勒密)。
  230年前后,三国魏时发现日、月食发生的食限,并推算月食分数和初亏的方位角(中国 杨伟)。
  330年前后,晋朝发现岁差,测定冬至点西移为每五十年一度,比西方准确。并作《安天论》,认为天之高不可量,但仍有其极限,诸天体自由运动于此极限之下(中国 虞喜)。
  四世纪,后秦时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的现象,并给予正确解释(中国 姜岌)。
  五世纪南齐时,编制了《大明历》,首次把岁差计算在内,并精确测定了交点月和木星一周天的时间,是中国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中国 祖冲之)。
  六世纪,北齐时发现冬夏太阳运行有快慢(中国 张子信)。
  中国民间流传隋朝丹元子著《步天歌》七卷,对当时普及天文知识起了很大作用。七世纪,唐初王希明纂汉晋志以释之。
  619年,唐朝编造了《戊寅元历》,改平朔为定朔,是中国历法的第三次大改革(中国 傅仁钧)。
  725年,进行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长度(中国 南宫说)。
  八世纪初唐代,用梁令瓒造的黄铜浑仪测量星宿位置,发现星的黄道坐标和古代不同(中国 僧一行)。
  814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哈利发阿尔·马蒙组织下,在美索不达米亚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十世纪,精确测量了黄赤交角,改进了岁差常数,编制成更为精确的日月运行表(阿拉伯 阿尔·巴塔尼)。
  十世纪,编制哈卡米特天文表(阿拉伯 伊本·尤尼斯)。
  1054年,中国《宋史》中,有超新星爆发的第一次记载,该超新星的残骸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蟹状星云。
  据《梦溪笔谈》,1067—1077年,宋朝卫朴等制订一种完全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历法“奉元历”(中国 沈括)。
  1088年,宋朝制造水运仪象台,是现代钟表的先驱(中国 苏颂)。
  1092年,宋朝的《新仪象法要》,是天文仪器制造方法的专著(中国 苏颂)。
  1247年,宋朝石刻天文图(现仍在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的星图(中国 黄裳)。
  十三世纪,编制伊儿汗星表(伊朗 纳西莱汀·图西)。
  1252年,编制阿耳方梭星行表(西班牙 阿耳方梭十世)。
  1276年,元朝制造了简仪等天文仪器十三种,全凭实测创制《授时历》,废除古代历元,
是中国历法的第四次大改革,该历己和现代公历性质基本一样,于1281年颁布,施行达四百年左右(中国 郭守敬、王恂、许衡等)。
  1276年,元朝制造了天文仪器近20种(中国 郭守敬)。
  1385年,中国明朝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420年,根据实测编制了恒星表和行星运行表(蒙古 兀鲁·伯)。
 
公元1500年 ~ 1800年
  1542年,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恒星天层不动,地球每天绕其轴旋转一周,并作为一个行星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波兰 哥白尼)。
  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大踏步地前进(波兰 哥白尼)。
  1572年,发现仙后座超新星,是银河系里第二颗新星(丹麦 第谷·布拉赫)。
  158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4年,《论无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意大利 布鲁诺)。
  1596年,发现第一颗变星(葡藁增二),它的亮度呈周期变化(德国 法布里许斯)。
  1600年,布鲁诺由于反对地心说,拥护哥白尼的地动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因此在罗马被教会烧死。
  1604年,发现蛇夫座超新星,是银河系第三颗超新星(德国 刻卜勒)。
  1609—1619年,根据第谷·布拉赫观测行星位置的数据,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德国 刻卜勒)。
  1609—1610年,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发现月亮上的山和谷:发现木星的四个最大卫星,发现金星的盈亏,发现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认识到银河是由无数星体所构成,为哥白尼学说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明证(意大利 伽里略)。
  1627年,编制了卢多耳夫星行表(德国 刻卜勒)。
  1631年,首次观察到水星凌日现象(法国 加桑迪)。
  1632年,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继哥白尼之后对神学和经院哲学新的打击,是近代科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意大利 伽里略)。
  1639年,首次观测到金星凌日现象(英国 霍罗克斯)。
  十七世纪,明朝出版《崇祯历》,其中的星录是当时中国较完备的全天恒星图(中国 徐光启)。
  十七世纪,明朝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测天象(中国 徐光启)。
  1645年,中国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时宪历》,即夏历.这是我国历法的第五次改革。
  1647年,刊布第一幅比较详细的月面图和每月每天的月相图(德国 赫维留)。
  1655年,发现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这也是太阳系迄今所知的最大卫星(荷兰 惠更斯)。
  1659年,发现土星的光环(荷兰 惠更斯)。
  1666年,发现火星和木星的自转(法国 卡西尼)。
  1667年,法国建立巴黎天文台。
  1671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八(法国 卡西尼)。
  1672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五,并首次测定太阳和地球的精确距离(法国 卡西尼)。
  1675年,发现土星光环里有一个环形狭缝(法国 卡西尼)。
  1675年,英国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
  1678年,编成第一个南天星表(英国 哈雷)。
  1684年,发现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三和土卫四(法国 卡西尼)。
  1692年,从机械力学体系出发,提出“经典宇宙学说’(英国 牛顿)。
  1693年,发现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英国 哈雷)。
  1705年,发现第一颗周期彗星,并预言其周期为七十六年左右,后得到证实(英国 哈雷)。
  1712年,编制了一个大型星表(英国 弗兰斯提德)。
  1716年,提出观测金星凌日测定太阳视差(或距离)的方法(英国 哈雷)。
  1718年,发现恒星的自行,证明恒星不“恒”(英国 哈雷)。
  1725年,发现光行差,这也是地球公转运动的一个明证 (英国 布拉德雷)。
  1729年,发明光度计,用以比较天体的亮度(法国 布盖)。
  1745年,提出太阳系由彗星碰撞而产生的灾变学说(法 布丰)。
  1747年,发现地轴的章动现象(英国 布拉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