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感悟爱,从现在开始
教授学科:语文       
授课班级:微机68 
授课教师:龙宏丽     
授课题目
《我爱这土地》艾青
授课班级
微机68
授课地点
教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领悟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的情怀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爱的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竞赛法、质疑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给各小组布置任务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整理一个爱国志士的典型事例、相关图片或视频,并利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制成课件,拟写解说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播放图片,唤醒爱(3分钟)
1、播放抗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创设情境
2、明确学习目标
欣赏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的。
创作诗歌,抒写自己爱的情怀。
3、检查预习,走进作者
齐读学习目标
介绍作者
环节二:
吟诵诗歌,感知爱(15分钟)
1、明确本轮比赛规则:一是齐读(2分),声音洪亮,配合默契,感情丰富得满分;二是派一名代表班上朗读(3分),感情最投入,语速、重读最合理得满分。”
2、明确朗读程序
生大声试读,体会爱国之情。
生听录音,比较和自己的朗读有何异同。
师逐句作范读指导,生跟读。
小组内练习吟诵。
各小组齐读,其他组点评。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吟诵,其他组的同学点评。
1、大声试读,体会爱国之情。
2、听录音,比较和自己的朗读有何异同。
3、组内练习吟诵。
4、各小组齐读,其他组点评。
5、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吟诵,其他组的同学点评。
环节三:鉴赏诗歌,领悟爱(15分钟)
明确本轮比赛规则:一是质疑(2分),只要能积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可得满分;二是解疑(3分),答对一个问题得1分,两个问题得2分,三个问题得3分,四个问题附加1分,依次类推。
1、各小组提问
问题预设:
为什么借助鸟儿的口吻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鸟儿的歌声为什么这里却说是“嘶哑”的?
为什么开篇用“也”字?
作者借鸟儿的口吻歌唱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
在黎明即将来临之际,鸟儿为什么要选择死亡?
为什么对土地爱得深沉,眼里就要常含泪水?如何理解“泪水”?
2、各小组交流问题
3、各小组解答问题
环节四:链接历史,延伸爱(7分钟)
明确本轮比赛规则:一是课件精美得满分2分,二是讲述生动流畅得满分3分。
各小组结合提前准备的课件讲述一个爱国故事
环节五:创作诗歌,抒写爱(4分钟)
请同学们学以致用,仿照本诗,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抒写自己爱的情怀。本轮比赛规则:一是写(3分),能按格式仿写,选用意象比较贴切得满分;二是读(2分),有感情的朗读得满分。”
1、 仿写
2、 各小组自选方式朗读
我爱这土地仿写
环节六:归纳总结
1分钟)
1、归纳各小组表现及得分情况。
2、结束语:什么是爱?爱是义无反顾的牺牲,爱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爱是至真至诚的信赖,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是理解,是包容,是责任。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幸福的果实。
环节七:布置作业
每人写一篇学习随笔
板书设计
        组别
比赛内容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一轮(读)
齐读(2分)
代表读(3分)
第二轮(赏)
提问(2分)
解答(3分)
第三轮(说)
课件(2分)
讲述(3分)
第四轮(写)
仿写(3分)
诵读(2分)
总分(共20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