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资料四
专题五:欧洲的宗教改革(复习可联系必修2专题五、必修3专题六的相关内容)
课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天主教的神权统治(经济、政治、思文、社会生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发展的阻碍
2、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提出有力挑战,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3、向近代过渡的西欧(社会根源)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民族国家的发展③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
4、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直接原因)
结论:欧洲宗教改革是宗教自身的腐败和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
天主教圣经社会内部各种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内容主张评价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
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
张神职人员可以结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实质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三、加尔文宗教改革
内容: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作用: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四、亨利八世改革
目的: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
直接原因:亨利八世离婚案(实质: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内容:①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通过《至尊法案》,英王为教会首脑,教皇无权干涉
解散修道院,没收其土地财产
保留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
特点;1、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展开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五、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
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难点解析
1、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
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异(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是上帝
(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
而加尔文也宣称“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
(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
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
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
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
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
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
改革更是在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
异(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 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
(4)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T•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5)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
专题练习
1、西欧早期中世纪的文化低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阵痛”。它从罗马文明艰难地转折而来,又有蛮族各部的共同参与创造。在此过程中,基督教把强调个人精神的希腊文化,强调国家、军团和秩序的罗马文化和强调血缘的日耳曼文化粘贴了起来。然而,危难时期松散的组织的强大向心力,却在登峰造极之时,出现了一次次大裂变。
——摘自《中世纪“上帝”的荣耀与无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造成“西欧中世纪文化低落”和“阵痛”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1分)
(2)简要归纳中世纪基督教第一次“大裂变”的原因和结果。(4分)
(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面临着哪些挑战?(5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加尔
文
材料二:……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1)据材料一,“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加尔文的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是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是怎样评判“财富”的?又提
出了怎样的主张?
(3)从上述材料看,加尔文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廷对德国的剥削自然引起德国贵族的愤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意识。他们早在巴塞尔宗教会议上递交的《德意志民族陈情书》中就指出:“最肥美的德意志的高薪职务,总是都授予罗马的主教长和教皇的秘书长”,“上任年俸有加无已”,“多数教会职务都由意大利人充任,这些人既不懂语言,
也没有良好的道德”。
材料二1446年(德意志)萨克森威廉公爵发布诏令,禁止教会法庭审讯俗人及向教廷起诉,规定世俗当局有权监督教士并巡视各修道院。其他各地诸侯也取得了推荐高级教职和向教会收税的权利。
材料三农民起义(指闵采尔起义)摧毁了无数修道院和教会产业,使得天主教会受到重创,客观上帮助了新教在德国的确立。另一方面,天主教会的产业在战争之后转入诸侯之手,使诸侯成为这场战争唯一的得利者。——马克思《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矛盾及其实质,并谈谈你对《德意志民族陈情书》中主张的认
识(3分)
⑵指出材料二、三中斗争的相同点和本质不同点。简评“诸侯成为这场战争唯一的得利者” 这一结果。(5分)
专题五答案:
1、(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2)原因: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会形成东西两个中心,东西部教会相互攻讦。结果:到11世纪,东西教会正式分裂,东部教会称为东正教,西部教
会称为天主教。(3)政治领域:天主教会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权力受到挑战;经济领域:天主教会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思想领域:天主教会的说教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冲击。
2、(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相同点: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不同点: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论”。
4、(1)上帝的恩赐。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
(2)天主教会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俭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美德。
(3)新兴资产阶级。
5、(1)反映了德意志世俗贵族与宗教势力的矛盾,其实质则反映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认识:天主教势力在德意志的猖獗正是由于德意志的分裂割据状态而导致的王权削弱,因而世俗贵族的行动符合德意志的民族利益。
(2)相同:两种形式的斗争矛头都指向了天主教势力,诸侯在斗争中获利。不同:前者自上而下以行政手段,后者自下而上以暴力革命手段。评论:在反天主教的斗争中,天主教势力遭到重创,有利于新教在德意志的传播;世俗贵族(诸侯)的力量增强,不利于德意志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