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自主学习
一.文艺复兴
(一)背景:从经济、阶级、文化、地理、技术等方面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背景?
(二)概念及其特点:有人认为文艺复兴的特点是复古创新,有何依据?造成文艺复兴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哪些?陈衡哲《西洋史》:“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都是不错的。”该观点对吗?为什么?
(三)核心内容:
1.关于人文主义:针对天主教神学以神为中心、禁欲和来世主义、蒙昧主义、等级观念等腐朽观点,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哪些新观点?
2.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态度:“人文学者在表面上,虽还是教会的儿子,但实际上,思想专制的硬伤,却是他们给的。”据此分析人文主义者对待教会的态度?
3.人文主义者对王权的态度:大约处于明朝中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据此分析人文主义者对待王权的态度?
(四)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概况
1.文学:薄伽丘等文学三杰的作品、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当时的文学家有着一向前看、一向后顾看似矛盾的两个特点:即用方言创作,有相当深厚古学底蕴。当时的文学家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2.艺术:达芬奇等艺术三杰的作品、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仍然占主导,但是希腊的神话及日常生活的情形,便也成为画家的资料了,而且个人画像非常盛行。当时绘画题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五)文艺复兴在欧洲的扩展: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向欧洲扩展的历史背景?表现?
(六)文艺复兴的历史评价
1.积极性:从思想解放、文艺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分析文艺复兴的积极性?
2.消极性:文艺复兴是精英分子对人生价值观的反思与抉择,“豪华者”洛伦佐所作的一首歌词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啊!但是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道明天有没有这闲暇。”据此分析文艺复兴的局限性有哪些?
二.宗教改革
(一)背景: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技术等方面分析欧洲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
(二)路德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1.德国率先开始宗教改革的背景:宗教改革首先发源于德国的原因?德国宗教改革爆发的导火线?
2.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论:有人总结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为:因信称义、《圣经》权威、教众平等(凡信徒皆为祭司)、廉价教会、教会民族化(俗权至上),有何表现?
(三)宗教改革在欧洲的扩展
1.狂风暴雨式的加尔文教:加尔文的先定论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巳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因此“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的先定论有何意义?
2.换汤不换药的英国国教: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英国国教没有实质性改进,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国王取代教皇成为英国的最高宗教领袖,教会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据此分析英国宗教改革的双重影响?
3.新教的共同点: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据此分析新教与天主教在教义方面的区别?
(三)宗教改革的历史评价
1.实质?
3.历史影响(1)积极性:从思想解放、基督教分裂、资产阶级革命、民族国家及其文化发展等方面分析宗教改革的积极意义?
(2)消极性:马克思说:路德“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正是因为如此,路德咒骂哥白尼是狂妄自大的疯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可能会产生哪些消极性?
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从背景、性质、斗争对象、斗争形式、对世俗君主的态度、历史意义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共同点?
2.不同点:从发源地、人神关系、信仰宽容的态度、对天主教会的态度、旗号、主要领域、众基础等方面分析两者的不同点?
易错易混易漏点辨析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西欧除了资本主义发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趋势,那就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中世纪的西欧,表面上基督教一统天下,实际上是分散的封建割据。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民族为基础,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统一疆域、统一市场的国家逐步兴起,这种新型国家称为近代民族国家。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也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
2.文艺复兴“复古创新”的原因: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需要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念;但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较低,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天主教神学等封建势力比较强大;古希腊、罗马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彩等。
3.人文主义者承认罗马教廷和世俗君权等外在权威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较低,资产阶级力量
还比较弱小;天主教神学等封建势力比较强大;人文主义者的斗争目的是改善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不是推翻罗马教廷和世俗君权等外在权威;世俗君权的强大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统一国内市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等。
4.宗教改革的结果并没有形成宗教信仰自由,实际上只有如何信仰基督的自由,而没有信不信的自由。天主教圣经
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5.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西欧,有利于古典文化的传播和《圣经》的普及,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当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巩固练习
1.“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2.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
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讴歌了人性,提倡人类平等
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
3.“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种思想应是提倡()
A.实用主义B.享乐主义
C.理性主义D.人文主义
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立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5.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6.马丁·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种主张
A.否认了罗马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7.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也起源和繁荣于意大利,但文艺复兴后来很快衰落。意大利文艺复兴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拿破仑一度征服意大利                  B.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C.新航路开辟后其经济地位下降            D.英国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10.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