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分裂与改革- -
1
基督教是世界上拥有信徒最多的第一大宗教。据《圣经》载,基督教信奉的救世主耶稣,其诞生、活动、受难都在巴勒斯坦地区,故一般认为基督教是公元1 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的。
从历史上看,初期的基督教徒主要是犹太人。这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它相继受到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统治。为反抗罗马当局的血腥暴政,犹太人举行过无数次起义。当公元66 年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为争取民族解放的“犹太战争”被残酷镇压下去之后,犹太人复国的希望破灭了。罗马帝国的铁蹄无所不在,人们只得把得救的希望从此世转向彼岸。
从宗教上看,犹太人信奉的犹太教,也有一个从多神观念向一神观念的演变。犹太教的雅赫维,原来也只是一个地方神。从巴比伦之囚到罗马帝国初期,犹太人目睹了民族大统一的局面,雅赫维的概念随着这种统一观念上升为宇宙间唯一神的概念。这种一神论的观念,是基督教信奉耶稣基督一神的基础。
从思想文化上看,古希腊、罗马哲学,尤其是斯多噶派与新柏拉图主义,对早期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基督教产生的具体过程至今仍然是个迷。《圣经》说,上帝为救赎人类派其子耶稣“道成肉身”,通过童
贞女马利亚降世为人。耶稣在巴勒斯坦一带传播“悔罪得救”的福音,扶危救困,行了很多奇迹。后被犹太教上层勾结罗马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升天。他所拣选的使徒们相信其为救世主,他们继续传播福音,并聚在一起举行仪式,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基督教会。1947 年《死海古卷》发现后,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根据《死海古卷》提供的信息,基督教的先驱也许是由农牧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犹太教“艾塞尼派”中的“库姆兰社团”。但是类似这样的社团在当时无穷无尽,早期基督教大致就是从无数的这类新宗派中产生的。我们能肯定的只是,信徒们多为下层民众,相信被钉死的耶稣就是救世主,他们集成若干团体,一起讲道,彼此帮助,伸张正义,期待基督再来临。
由于基督教强调救赎、慈爱,强调人人平等,信靠基督皆可释罪得救,在宗教礼仪上,它简单易行,而且破除了民族隔阂,在宗教观念上,它虽然继承了犹太教的经典,但却对它做出了新的解释。正因为具备了这些条件,它很快走出耶稣的故乡,越过民族界限,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国。
从公元1 世纪到4 世纪,罗马当局对基督教进行过多次迫害。但是,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基督教不仅未被消灭,反而日益壮大。在此期间,基督教在组织上、仪式上逐渐程式化,其经典新约圣经逐渐完成,有钱、有知识、有地位的入教者日益增多,并逐步控制了教会的领导权。对于这样一支巨大的社会力量,罗马统治者只能采取怀柔政策。公元313 年,罗马皇帝发表“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不再受歧视,与其他宗教享有同样的自由。392 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开始了成为世界宗教的历程。
2
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掌管帝国的东西两部分,皇徽上的鹰也画上了两个头。公元395 年,帝国终于分裂。
罗马帝国东西两部分在政治、社会、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就是基督教内逐渐形成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传播于希腊语地区的东派教会,以及以罗马为中心的,传播于拉丁语地区的西派教会。天主教圣经
东西教会的分歧由来已久,而分歧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会最高权力之争。元381 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就规定了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地位仅次于罗马主教,君士坦丁堡因此也成为仅次于罗马的首席教区。451 年的卡尔西顿公会议再次肯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享有与罗马大主教同等的权力。罗马教会对此不服。其理由是罗马教会是由耶稣的大弟子彼得所建,理所应当高于其他教会,罗马主教理所应当具有最高权力。君士坦丁堡教会对此强烈不满并竭力反对。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东西教会互相指责。9 世纪中,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开除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乌的教籍,后者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因而关系破裂,史称佛提乌分裂。
第二是教义之争。东西教会在教义上的主要争执是两个字之争。东教会认为,圣灵“从父(即圣父)出
来”,西教会在未经东教会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改为圣灵“从父和子(圣子)出来”。这一教会史上的著名“和子”句纠纷引起了双方长期的争论不休,真是二字之差分裂永恒!
除此之外,是势力范围与经济利益之争。双方在领土、传教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也使双方的关系急剧恶化。
公元11 世纪初,东西教会又在宗教礼仪问题上发生激烈争斗。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自吹自抬,竭力贬低对方,相互揭丑数陋。
1054 年7 月16 日,罗马教皇派红衣主教洪贝尔为首的使节团赴君士坦丁堡谈判。由于双方均不肯妥协让步,反而互相指控,致使矛盾白热化。最后洪贝尔闯入索菲亚大教堂,当众将罗马教会关于诅咒东教会、革除牧首教职的一份训谕放到圣坛上然后拂袖而去。东教会牧首被大大地激怒,立即召开会议以牙还牙,宣布革除罗马教皇及其使节的教籍。从此,东西教会彻底分裂。分裂后的东教会以“正宗”自居,称为正教,即东正教或希腊正教,西教会则以“普世性”自诩,称为公教,中国人译为天主教。
3
16 世纪前,西方基督教世界一直为天主教所把持。为了消灭天主教认为的异端,令人生畏的异端裁判所将魔爪伸向了西方各国。然而尽管如此,天主教仍不可能维持其一统的局面。
14—15 世纪,西欧社会的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各国民族主权逐步加强。天主教内部则矛盾重重,教廷腐败,神职人员堕落。此时,开创欧洲文化新时期的文
艺复兴广泛传播了反封建的思想,一场既反罗马天主教教廷,又反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的宗教改革运动条件渐趋成熟。
14 世纪,宗教改革的先驱英国的威克里夫提出了建立民族教会,简化教会仪式,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的主张,同时他反对教廷征捐,反对教皇至上,否认教士有赦罪权。15 世纪初,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也提出了类似主张,否认教皇的最高权力,要求改革教会。威克里夫和胡斯的主张影响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1517 年,德国神学家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最后发展成为德国农民战争。1541 年,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共和政权。其学说在西欧北欧飞速传播,他的宗教改革成为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法国的加尔文信徒“胡格诺派”经过长期斗争,获得了合法地位。在英国,经过从亨利八世至伊丽莎白一世的长期斗争,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终于成功,英国国教的地位得到确立。北欧各国也相随开展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脱离天主教的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三大新教派别,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同时也开创了一个宗教多元化的时代。
新教尽管在产生之时就有不同的派别,但它们却具有三个与天主教针锋相对的共同原则。
首先,新教强调因信称义。天主教认为除了信仰外还必须凭借圣事,通过神职人员为中介才能赎罪得救。新教则认为得救的真谛在于信。
第二,新教认为信徒皆可为祭司。既然得救只须凭着信心,就无须神职人员作为中介,每个信徒都有传播福音的职责。
第三,新教认为《圣经》具有最高权威。天主教尽管不否认这一点,但却坚持教会具有对圣经的解释权。
16 世纪末到17 世纪初是新教各派趋于完善定型的时期。17 世纪初,英国的清教运动又将新教发展推动,一些脱离英国国教会的独立宗派如公理会、浸礼会、公谊会等出现,19 世纪卫斯理宗出现。这些宗派随着欧洲移民传播到北美,现已成为北美最具影响的教派。新教各派于战争前后进入中国。
在神学思想上,新教也出现了一些哲学家和神学家,形成了一些神学思潮和流派,如现代主义、基要主义、社会福音派、个人得救派等等。如今,全世界信仰新教的人约为3.6 亿,主要集中于欧洲和北美。
4
在基督教历史上,教会的发展一直有两种主要的倾向,一是寻求扩张,一是寻求联合。如果说19 世纪
教会(尤其是新教教会)的发展是扩张占优势的话,那么20 世纪争取合一则是其主要特征。普世教会运动正是现代基督教内提倡各宗派重新合一的运动。
普世教会运动是由欧美新教中一些较大宗派的传教机构于19—20 世纪间发起的。该运动的开端一般公认为是1910 年在爱丁堡举行的普世宣教会议。事实
上在此会议之前类似的会议已举行过7 次,但前几次的与会者都是以个人名义参加会议的。爱丁堡会议后,普世教会运动成了20 世纪除天主教外新教东正教大多数宗派的主要工作。普世教会运动主要在五个方面开展。
第一是传教活动方面。传教活动从一开始便具有各宗派竞争的特点,因而也首先要求合作。1921 年,在美国人穆德的倡导下成立了国际基督教协会,其目的是协调各教派间的关系。许多国家和地区跨教派的传教组织如德国福音宣教会、北美国外宣教会、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宣教会等加入了国际基督教协会。该组织后并入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为协进会的“世界传教组”。
第二是青年工作和基督教教育方面。由于普世教会运动的开展,基督教青年世界协会、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会、世界基督教女青年会、世界基督教教育协进会纷纷成立。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跨教派先驱组织,为推动普世教会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第三方面是“生活与工作”和“信仰与体制”运动。前者的倡导人主张回避各宗派在教义与体制方面的分歧,而在教会与社会和国家关系方面寻求各教会的合作。但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合一,就不能避开各宗派在信仰与体制方面的分歧。经过多方面多年的协商努力,终于于1948 年成立了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又称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它是普世教会运动的核心机构。
60 年代以来,除原北美西欧新教大多数教会、一些东正教和东方教会等成员外,俄罗斯东正教、第三世界各国新教教会也加入了该联合会。该会的口号从“教会合一”发展到“世界合一”、“人类合一”,并积极开展同其他宗教甚至同“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
第四方面是教会组织上的合一。如在苏格兰,联合独立会与济世会合并为联合长老会,联合长老会又与自由长老会合并成为苏格兰联合自由长老会。在美国,几乎所有的路德宗都并入了三大机构:美国信义会、信义会密苏里大会、美利坚信义会;而在1957 年成立的联合基督教会使4 个不同的会派合而为一。在加拿大,长老派、路德宗、安立甘宗、浸礼宗、天主教等七大宗派组织联合成立了加拿大教会协会。这种联合的例子在世界各地很多。
第五方面是一些宗派建立的世界团体,如世界归正宗长老制教会、世界卫理公会协进会、世界浸礼会联盟、世界信义会联合会、公谊会世界协商委员会等等。
当普世教会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之时,天主教却自开始就采取抵制态度。直到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以
后,其态度才有所改变,但目前天主教仍不是世基联会的成员。而新教一些教派如一位论派、美国南方浸礼会等也因信仰上的分歧而对该运动持保留态度。
5
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后,世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寻求和平希望合作的趋向日益增长。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这三大派别组织间的高大壁垒和相互的敌对态度日益受到来自教内教外各方的批评,这种分裂被认为是妨碍基督教徒为
人类福利共同合作的障碍。要求更新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势在必行。1958 年上任的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既是一个教廷外交家,又是一个具有与社会各界打交道之丰富经验的活动家。他曾发表过两道著名通谕《慈母与导师》和《世界和平》,号召天主教徒为共同的福利和持其他信仰的人携手
合作,为建立有真理、正义、自由、慈善的世界和平而创造条件。1962 年10月,约翰二十三世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召开了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两千多名主教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天主教内部的改革与基督教各派的“合一”为主题,强调教会必须赶上时代的形势。但直到12 月8 日休会前,会议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结果。
1963 年约翰二十三世大业未竟就逝世了。新教皇保罗六世决心继续开完这次大会,并决心将会议决议
付诸实施。于是1963 年秋会议又继续进行。这次会议于1965 年结束。会议通过了新的“教会宪章”和“礼仪”宪章等16 个文件,改组了教廷机构,增设了“基督教合一秘书处”、“非基督教徒宗教联络秘书处”等新机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普世教会运动的教令》,大大推动了天主教会与其他教会建立坦率的新关系,以及在世俗事务中发挥新的直接作用的进程。
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不仅是基督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会议的影响很快在世界各地反映出来。首先是礼仪的改革迅速展开,如在仪式中广泛使用本国语言(过去天主教弥撒中一般都用拉丁文)。
天主教与其他基督教徒之间为促进普世教会运动而进行的接触也迅速升级。各教派之间的双边对话也很快展开。
当然,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新”与“对话”,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较为保守的信徒被这种变化弄得不知所措,同时他们也为旧的习俗感到痛惜。而另一些激进的改革派却认为这次改革的步子太缓慢,太保守。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否认,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向对话合作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