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蜀中九日》
古诗简析:
1.《蜀中九日》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古诗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时人们逢此日要登高会宴。
他席他乡:在他乡作客,此处指剑南,即今四川成都。
南中:诗人的家乡在成都的北面,因此称剑南为南中。
侍御:官职名。
通波:波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
教学目标:
1学习《蜀中九日》,了解诗人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感受诗人佳节思亲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蜀中九日》。
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一、由已学的送别的古诗导入,揭题。
1.提醒学生注意的字形区别。
2.了解柴侍御和作者的关系,介绍作诗背景。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利用工具书读通顺。
2.检查朗读情况,正音,以多种方式读熟古诗。
3.在这首诗里,作者送别朋友时的心情如何?从哪里看出来?(送君不觉有离伤)
三、品读,感受作者独特的写离别手法。
1.朋友要去远行,分别在即,诗人却一点也不觉得悲伤,为什么会这样呢?
1)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河水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有离别的伤感。
体味的妙用。 (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你我有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乡呢?
2.感情朗读。
五、拓展延伸。
积累思乡、送别的古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
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
【教学设想】
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
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
板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3、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4、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张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张丞相?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突破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底是“羡鱼”还是“羡钓鱼”
1 有两种意见,分别给自己的观点出支持的理由。(2)一般情况下两派意见争持不下,理由都不充分。
2 此时教师给出“孟浩然”的作者简介,提示学生思考方向。
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作业: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自荐”。
 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
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的主语即所谓俗人,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彩,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
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自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