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之对策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对策
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多元化、智能化和人们生活的高节奏、高效率,象一层层的压力网,笼罩在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感、失落感、空虚感等等心理矛盾问题的交织。心理问题像无形的恶魔,在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稚嫩的心灵,严重损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多年来,在“考分”与“升学率”的支配下,我们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不少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难以解除,甚至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一、创设健康的人文环境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形成并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应发挥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向青少年广泛传播内容健康、催人奋进,格调高雅的文化思想内容,帮助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顺利地成长。另外,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参加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援助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及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促进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文化市场及一些特殊行业、场所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弘扬社会正气,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为青少年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建立科学的心理咨询网络
青少年心理困扰的及时疏导需要建立一个心理咨询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各种咨询形式可以向青少年提供服务,如在社区建立心理门诊,在学校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所(或心理咨询室)、开设青少年问题专家电话咨询或通信咨询、利用大众传媒开办心理咨询专栏等。在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
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其自己到解决的对策。另外,要注意行为训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好是帮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的原则与做法帮助他们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三、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必须有专职教师负责。因为心理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修养,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经验、出的人际交往技巧,对待学生的一颗真诚爱心,方能开展工作。如果师
资紧张,必须由其它任课教师兼任的,则应经过专门培训,而且要尽量避开本校学生,进行校际间的循环指导,这样容易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工作。
2.把心理素质的培育贯穿到学科教育之中。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各种教材内容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人格的要求,它们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锻炼意志力。而各任课教师则应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实施民主教学,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结合学科知识特点自然渗透心理教育的思想,寓教于乐,在愉快中求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3.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由于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具有高度健康与稳定的情绪,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维护不容忽视。学校应将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列入学校心理辅导的计划。具体做法可采取建立教师心理档案、请专家为教师开展专题辅导和提供个别心理咨询等。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艺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抑制取缔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干扰和影响,抑制低级、庸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倡导诚实高尚的校园文明,引导、管理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妨碍学习和校园生活秩序的活动要予以劝阻和制止。同时,加强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引导和管理,丰富课余生活,让学生的剩余精力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释放。
四、改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环境是每一个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的环境,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健全的家庭对学生的身心发育起着良好的作用,可以使其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发展。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最大的感情危机莫过于幸福家庭的破裂,包括父母死亡、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不仅给学生的心灵增添感情痛苦,更为严重的是,它往往又成为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甚至走向犯罪的诱因。因此,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巩固一个健全、健康的家庭,减少离婚率,是预防和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重要措施。
再者就是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多数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心理的倾向,不少家长只要求子女学习好而忽视其他,尤其是独生子女更受到溺爱娇惯,致使孩子心理素质差,难于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近年来,人们已清楚地意识到,家教中的种种误区如期望过高、保护过度、功能错位、方法不当等,严重妨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实现的障碍。因此,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家长,要与学校密切配合,协同教育子女,要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在教育子女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作好表率。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激情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心理冲突和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时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就务必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砺炼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务必关心和爱护他们,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协调统一的心理效能,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便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希永.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报,2000(5):41-45.
[2]李勇.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N].2000.05.16(7).
[3]蔡巧雯.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0.02.22(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3).
[4]刘贵萍.心理问题与心理疏导[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1):50-52.
[5]张福建.学校心理卫生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