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统计数据: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西安市教委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达35.99%。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据称有三分之一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而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按照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省市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中有
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考虑到中国中小学生巨大的基数,这一心理异常的比例也是触目惊心的。
在这次调查中,有一些问题尤需我们关注,像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小学生的“孤独”、“考试焦虑”、“敌对”以及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交往焦虑”、“敏感性”、“考试焦虑”、“敌对”等严重的情绪问题,在情绪状况调查的八项指标中都排前列。
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二、影响因素
1、社会变革对青少年影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
2、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无休止地“应试战争”,对学生统一要求和一味追求升学率,再加上作业负担沉重,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也剥夺了青少年自我探索的机会。
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为创造力而教”也只是口号。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没有做到有机的统一。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各种新的教育举措能否真正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而且,由诸如“减负”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学生“减负”后的心理空间该如何填充,如何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确立自我,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2)学校中的归属感
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选择消极同一性,从而出现问题并给社会带来危害。
2、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是错误的或混乱的,势必会影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2)亲子关系
提倡民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
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3)父母的期望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
如果父母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使孩子感觉“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人”,这在客观上剥夺了青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过程中的“试行错误”。艾里克森指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在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同一性的可能,这个儿童就会以令人吃惊的方式抵抗社会环境。”
还有一种不当的期望,即父母的期望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要求或发展愿望。如强迫孩子学钢琴,学绘画,而孩子感到“我不愿意,我不想,这样很痛苦……”,以至对未来失掉梦想,或不再期待未来,这也可能是选择消极自我同一性的家庭教育因素。
“在另一些病历中,消极同一性是出于想寻和保持一个适应的地位,以对抗有病态野心的父母和权威人士的过分要求的不得已的结果”。
4、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尊重的主流文化。
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背景文化。
青少年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颓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
从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中,我们可以推断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决定了该社会中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
其次,社会中需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和成人榜样。
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
个值得效仿的对象。有时他们对心中偶像的向往,大大超出了我们设想的程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的追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自己喜爱的名星身上,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
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去引导青少年去学习,使青少年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
相反,如果社会中没有这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榜样,而有的只是被炒做得令人眩晕的名星,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去指责青少年去追星。
第三,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
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气氛。对于下一代,上一代的普遍和永恒反应倾向是不满与逼迫,对于这一点,艾里克森的“心理延缓偿付”观点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示。
艾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心理延缓偿付是允许还没有准备
好承担社会义务的年轻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乃是指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延缓,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延缓。
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思想、价值观,尝试着从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这个时期所表现的特征,“在社会方面是一种选择性许可,在青少年方面是挑衅性的嬉笑行为”。
艾里克森建议青少年拿出一段时间——“如果有钱,去欧洲旅行;如果没钱,就在国内转转。暂离学校,一份工作;暂离工作去上学,休息一下,闻一闻玫瑰花香,以此达到自我了解”。
艾里克森认为,这一段时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意义的。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要以成人的理想和标准去逼近他们。给青少年一段时间,一个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有一些看似“荒唐”的行为,给他们选择的可能性,他们仍然需要“游戏”。
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大影响,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出现成人社会对“垮掉的一代”,对青少年犯罪增多,对“现在的青少年怎么了”的感叹、疑问、指责和“普遍”伤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可以理解为社会病态的反应,孩子的社会就是成人社会的一面镜子。
三、青少年心理问题表现: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难于应付挫折,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上述种种现象,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