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冬天里的春天》的雾意象
作者:黄静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7冬天里的春天
        内容摘要:李国文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中,意象贯穿始终,是全文的中心意象。是人物命运的具象,芦花之死、王纬宇其人的复杂,于而龙人生经历的坎坷,都与意象密切相关。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符号,作者通过意象造成空间的跳跃,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推进故事情节,又以雾设置悬念,使得情节跌宕起伏。意象对于文章的结构和时空的穿插变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陌生化效果把读者引向理性的追索与深入的思考,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结构文章全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象的选择,体现了李国文对于革命和反思与重新审视,但其不可避免地存在反思的缺陷。
        关键词:意象意象 反思意识
        “意象这一术语在我国最早見于《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1]则第一次将其
应用于文学理论。这里所说的意象,是指作家构思时脑海中形成的包含着主观感情彩的形象。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运用,意象这一概念渐趋成熟,成为我国古典文艺理论中内涵非常丰富的一个概念。近现代的一些理论家对意象的涵义也进行了讨论,如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2]二十世纪初,经由西方意象派诗人以及西方文艺理论的吸收和发展,意象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其中庞德的论述较有代表性: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正是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的感觉,一种我们在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品时所受到的突然长大了的感觉。”[3]
        由此可见,在中外文论史上,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综合中西方文论,可以说,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是被感知的客体,又是作者对它的体验,是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审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