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列子》是一座寓言的宝库,它保存了大量精湛的寓言,其中很多脍炙人口并流传至今,对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以启迪和教育。本文从《列子》寓言的教益性入手,并联系历代《列子》接受史中的儒学化特征,力求发掘《列子》作为道家论著范畴之外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列子》;寓言;教益;接受史;儒学
  作者简介:程方(1990-),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14级硕士生,研究方向:汉魏六朝文学。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列子说符  《列子》中许多寓言流传至今日,早已改变了原初在文本中表达道家思想的原貌,被抽离出来解读出了新的含义,这些寓言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耳熟能详的,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歧路亡羊”等,它们不仅构思精巧,带有浓厚的奇幻彩,在思想上也颇具教益性。
水又族
开门大吉祝福语  一、《列子》寓言的教益性
  《列子?汤问》篇论述契合、掌握道的方法,一篇之中一连讲了十五个恢诡奇谲的故事就是为了打破读者的认识局限,其中“愚公移山”讲述年老力弱的愚公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移山感动了上苍的故事,从晋人张湛的注解可知愚公移山寓言原意是告诫人们不要“期功于旦夕”[1],而应像愚公那样“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2],这才是顺道,而这则寓言流传下来原意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是感叹愚公坚定移山的意志,单看这个充满了浪漫主义彩的寓言,还可以读出人定胜天的意味来。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将这个故事用来教育孩子执着奋斗、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汤问》篇中作为顺道象征的“愚公移山”之后,紧接着就是违道象征的“夸父追日”,夸父之所以失败在于他“恃能以求胜”[3]。流传下来的夸父追日寓言故事却一改《列子》中对夸父的否定,赞美夸父与自然抗争的英雄气概,称颂他为后人造福的精神。还有“薛谭学讴”讲薛谭向秦青学唱歌,自以为全部学会就要离开,秦青为其践行唱歌,歌声美妙,“声振林木,响遏行云”[4],薛谭羞愧要求继续学习。《列子》用此寓言原意在于说明不可固执于一己之见,而单看这个寓言却有学无止境的寓意;还有“纪昌学射”寓言有持之以恒的寓意;两小儿辩日的寓言,今人多赞扬孔子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从中得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的启示。除了《汤问》的寓言惠州社保
之外,《天瑞》篇“杞人忧天”的故事有教导人乐观处事之意。《说符》篇歧路亡羊的寓言告诫人们要专一,坚持正确的道路;牛缺遇盗之戒的寓言则说明了要灵活对待问题……
  《列子》寓言具有教益性的还有很多,它们有的来自于对神话的改编,恢诡妙谲,令人倾心;有的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列子改编,焕发出耀眼的艺术魅力,令人信服。它们讲学习技巧,讲生活经验,读者读到这些寓言,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
  二、《列子》接受史中的儒学化特征
  《列子》中极具教益性的寓言多寓意积极进取、坚毅奋斗,与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如愚公移山之矢志不渝,纪昌学射之持之以恒,薛谭学讴之学无止境分别和《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6]《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7]《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8]的思想相似。正是由于《列子》的这种特征,《列子》的接受史上不少对《列子》的注解、化用和摘录都呈现一种儒学化倾向,如唐代卢重玄注解《列子》,强调道德修养、礼乐教化的重要性;魏征等人编著《书治要》,选录《列子》中《天瑞》、《汤问》、《力命》、《说符》中的部分内容辑成七段,这七段文字全部属于“断章取义”,带有明显的重教化、重贤德、重忠信的儒家思想彩;
另外一些诗歌中对《列子》寓言的化用也呈现出儒家思想倾向,如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西极柱亦倾,如何正穹昊。”[9]化用《列子》中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寓言,表达边境未宁,望力为匡救之意;韩愈在其《幽怀》中“我歌君子行,视古犹视今。”[10]化用《杨朱》中杨朱答孙梦阳语,将“视古犹视今”看做是一种君子品行,明显带有儒家崇尚君子人格的彩;还有宋代秦观《读列子》诗中“谁谓不能决,孔丘乃真知。”[11]称赞《两小儿辩日》中孔子是智者,显然秦观对此寓言是做出儒家倾向解读而后化用于诗中。
  结语: 邮市行情
  《列子》的寓言无论是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生活哲学,都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启发,极具教益性。《列子》虽然是道家作品,但其中很多具有教益性的寓言抽离单看与儒家的一些思想契合,这也是《列子》历朝历代的注解、引用等读者接受状况有一部分呈现儒学化特征的原因。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列子》寓言的思想意义有大量溢出道家的部分,对个人成长极具意义,这也给当今中小学课本的选编带来一定的启示。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