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高考数学核心考点高三复习知识点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控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期望大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1
第一,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核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运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运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主要考核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核,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运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样含参数。
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核,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数学高考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知道基本概念,正确掌控定理、原理、法则、公式、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以不变应万变。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2
1、基本概念:
(1)必定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产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定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产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肯定事件:必定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肯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实验,视察某一事件A是否显现,称n次实验中事件A显现的次数nA为事件A显现的频数;称事件A显现的比例
fn(A)=为事件A显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产生的频率fn(A)稳固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分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产生的次数nA与实验总次数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总在某个常数邻近摆动,且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应了随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实验的条件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定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峙事件;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若事件A与B为对峙事件,则A∪B为必定事件,所以P(A∪B)=P(A)+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定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
3)若事件A与B为对峙事件,则A∪B为必定事件,所以P(A∪B)=P(A)+P(B)=1,于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与对峙事件的区分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实验中不会同时产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产生且事件B不产生;(2)事件A不产生且事件B产生;(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产生,而对峙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产生,其
滇西北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产生B不产生;(2)事件B产生事件A不产生,对峙事件互斥事件的特别情形。
3.2.1—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实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
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②求失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
3.3.1—3.3.2几何概型及平均随机数的产生
1、基本概念:
(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产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A)=
(3)几何概型的特点:1)实验中所有可能显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穷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显现的可能性相等.
惆怅近义词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3
一、知识梳理
党建工作情况汇报1.三种抽样方法的联系与区分:
类别共同点不同点相互联系适用范畴
简单随机抽样都是等概率抽样从整体中逐个抽取整体中个体比较少
系统抽样将整体平均分成若干部分;按事先肯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在起始部分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整体中个体比较多
分层抽样将整体分成若干层,按个体个数的比例抽取在各层抽样时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整体中个体有明显差异
(1)从含有N个个体的整体中抽取n个个体的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2)系统抽样的步骤:①将整体中的个体随机编号;②将编号分段;③在第1段中用简单随机抽样肯定起始的个体编号;④依照事先研究的规则抽取样本.
(3)分层抽样的步骤:①分层;②按比例肯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③各层抽样;④会合成样本.
(4)要知道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
如:在频率散布直方图中①小矩形的面积=组距=频率②众数是矩形的中点的横坐标③中位数的左边与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可以由此估计中位数的值
2.方差和标准差都是刻画数据波动大小的数字特点,一样地,设一组样本数据,,…,,其平均数为则方差,标准差
3.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如果一次实验中可能显现的结果有个,而且所有结果都是等可能
的,如果事件包含个结果,那么事件的概率P=
特别提示:古典概型的两个共同特点:
○1,即试中有可能显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即样本空间Ω中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
○2,即每个基本事件显现的可能性相等。
4.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
特别提示:几何概型的特点:实验的结果是无穷不可数的;○2每个结果显现的可能性相等。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4
【一】
任一x?A,x?B,记做AB
AB,BAA=B
AB={x|x?A,且x?B}
AB={x|x?A,或x?B}
Card(AB)=card(A)+card(B)-card(AB)
(1)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抗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
(2)A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1.集合元素具有①肯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①罗列法;②描写法;③韦恩图;④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①A∩(B∪C)=(A∩B)∪(A∩C)
②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n元集合的字集数:2n
真子集数:2n-1;
非空真子集数:2n-2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5
【一】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畴是0°≤α 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应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沦陷的近义词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砂锅面图片(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a开头的英语单词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样式:(A,B不全为0)
注意:各式的适用范畴特别的方程如:
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
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
(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最新高考数学核心考点高三复习知识点到此结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