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 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选择。下面小 编为大家带来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1.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 和y 的取值构成有序数对(x,y),称为二 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解,所有这样的有序数对(x,y)构成的集合称为二元 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直线 l:Ax+By+C=0(A、B 不全为零)把坐标平面划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 分(半个平面)对应二元一次不等式 Ax+By+C>0(或≥0),另一部分对应二元一次 不等式 Ax+By+C<0(或≤0)。
5.一个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是相应直线划分开的半个平面,一 般用特殊点代入二元一次不等式检验就可以判定,当直线不过原点时常选原点 检验,当直线过原点时,常选(1,0)或(0,1)代入检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 示的平面区域是它的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注意边界是实 线还是虚线的含义。“线定界,点定域”。
6.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 x 和y 的取值构成的有序数对(x,y), 页面访问升级 紧急通知称为这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解。所有整数解对应的点称为整点(也叫格 点),它们都在这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
7.画二元一次不等式 Ax+By+C≥0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应把边界画成实 线,画二元一次不等式 Ax+By+C>0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应把边界画成虚线。
8.若点 P(多愁善感的反义词x0,y0)与点 P1(x1,y1)在直线 l:Ax+By+C=0 的同侧,则 Ax0+By0+C 与 Ax1+Byl+C 符号相同;若点 P(x0,y0)与点 P1(x1,y1)在直线 l:
Ax+By+C=0 的两侧,则 Ax0+By0+C 与 Ax1+Byl+C 符号相反。
9.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是:
(1)根据题意,设出变量;
(2)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并根据各个不等关系列出常量与变量x,y 之间的 不等式;
(3)把各个不等式连同变量x,y 有意义的实际范围合在一起,组成不等式 组。
高三数学必修知识点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字写成的形式的记数方法。
3、扇形统计图: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扇形大小反映部分
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在扇形统计图中,每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 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与 360°的比。
4、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5、折线统计图: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哈尔滨三日游最佳路线6、确定事件包括:肯定会发生的必然事件和一定不会发生的不可能事件。
7、不确定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大小不同;不确定。
8、事件的概率:可用事件结果除以所以可能结果求得理论概率。
9、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 的数字起,到精确到 的数位为止的数字。
10、游戏双方公平: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11、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最常用,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大;加权平
均数 12、中位数:数据按大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技术面 得影响较小。
1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小,跟其 他数据关系不大。
14、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 平”。
15、普查:为了一定目的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考察对象全体叫总体, 每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16、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 体叫样本(有代表性)。
17、随机调查: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调查的概 率相同。
18、频数:每次对象出现的次数。
19、频率:每次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20、级差: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
21、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刻画数据的离散程
度
。22、标准方差: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我心中的那片海
23、一组数据的级差、方差、标准方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24、利用树状图或表格方便求出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25、两个对比图像中,坐标轴上同一单位长度表示的意义一致,纵坐标从 0
开始画。
高三数学上学期知识点
1、圆柱体:
表面syb是什么积:2πRr+2πRh 体积: πR2h(R 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
高)
2、圆锥体:
表面积: πR2+πR[(h2+R2)的平方根]体积: πR2h/3(r 为圆锥体低圆半
径,h 为其高,
3、正方体
a—边长,S=6a2,V=a3
4、长方体
a—长,b—宽,c—高 S=2(ab+ac+bc)V=abc
5、棱柱
S—底面积 h—高 V=Sh
6、棱锥
S—底面积 h—高 V=Sh/3
7、棱台
S1 和 S2—上、下底面积 h—高 V=h[S1+S2+(S1S2)^1/2]/3
8、拟柱体
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 中截面积
h—高,V=h(S1+S2+4S0)/6
9、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
S 底—底面积,S 侧—侧面积,S 表—表面积 C=2 πr
S 底= πr2,S 侧=Ch,S 表=Ch+2S 底,V=S 底 h= πr2h
10、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 内圆半径 h—高 V= πh(R^2—r^2)
11、直圆锥
r—底半径 h—高 V= πr^2h/3
12、圆台
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 V= πh(R2+Rr+r2)/3
13、球
r—半径 d—直径 V=4/3πr^3= πd^3/6
14、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V= πh(3a2+h2)/6= πh2(3r—h)/3 15、球台
r1 和 r2—球台上、下底半径 h—高 V= πh[3(r12+r22)+h2]/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