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清明教案
【教学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想象诗的画面,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的画面,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齐背古诗,导入新课
1.齐背古诗《寒食》。
2.引入古诗《清明》,板书课题。
《寒食》是一首描写清明节前一两日寒食节情景的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清明节的古诗《清明》,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清明)
【设计意图】由背诵第一首古诗《寒食》引出第二首古诗《清明》,是因为第二首古诗是在第一首的基础上学习掌握的。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师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清明的习俗和来历。
2.课件出示作者资料,了解作者。
淘宝网页打不开【设计意图】提前布置收集资料,课堂上交流资料,是为了让学生用学到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课堂上交流来检测学生完成作业的程度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
三、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出示古诗节奏,学生初读古诗。
2.小老师领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试读、听读、跟读,抽读、使学生掌握古诗节奏,感受古诗韵味,培养朗诵能力,初步读懂古诗大意。
令我敬佩的人四、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1.再读古诗,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
喝茶能减肥吗(1)从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知道了这首诗描写的时间是清明时节。(板书:清明时节)
(2)从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地点是路上。(板书:路上)
(3)从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天气是细雨纷纷。(板书:细雨纷纷)
(4)这首诗描写的人物有行人、诗人、牧童。(板书:行人 诗人 牧童)
(5)从这首诗描写的时间知道行人都去祭祖扫墓。(板书:祭祖扫墓)路上祭祖扫墓的行人心情怎样?
(6)从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知道祭祖扫墓的行人欲断魂。
相机点拨:
A.欲断魂是什么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行人的心情?(魂飞魄散,伤心难过,凄凉迷乱,失魂落魄,伤心欲绝……)(板书:凄凉迷乱)
B.指名读,读出诗的画面感。(抽一男一女,并进行评价)
(7)从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我知道诗人伤心难过,愁绪满怀,因为诗人酒家借酒消愁!(板书:愁绪满怀)
相机点拨:
A.诗人为什么愁绪满怀?仅仅是看到行人凄凉迷乱吗?(我从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知道诗人清明时节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是祭祖扫墓的节日,是踏春春游的节日,然而诗人却身在外地,不能回家祭祖扫墓,不能陪妻儿老小踏青春游,所以愁绪满怀)
B.何以解忧?(喝酒消愁)天空蒙蒙细雨,打湿了行人和诗人的衣衫,感觉寒冷,何以寒?(喝酒驱寒)
C.可是诗人不知道酒家哪有,问了谁?(牧童)同桌请想象一下,如果你们其中一个是牧童,一个是诗人,会如何对话呢?(创设情境,对话训练)
F.如果你是诗人,听了牧童的回答,你会怎么做?(我会先说声谢谢,然后顺着牧童指的方向,到酒家,开怀畅饮)如果你是诗中牧童,这时你的心情怎样?(开心,无忧无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给我们描写了诗人问路,牧童指路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以及回答问题要告知答从所出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做题习惯:判断有理有据。
4.想象画面,给诗配画
(1)小组交流:如果你是画家,清明这副画你应该画什么?
(2)小组代表汇报。
杨柳依依 细雨纷纷 墓碑 行人 诗人问路 牧童坐在牛背上问路
一条通往杏花村的小路 远处的高山 杏花村庄 酒家……
5.如果你是诗人,请你为这副画题一首诗(自己试试,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给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一步的理解古诗内容。通过给画配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古诗内容,测试学生上课专注程度。
五、感悟诗情,拓展延伸
1.再读古诗,交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名反馈)
2.拓展延伸:
(1)古代许多诗人在清明节这天纷纷写诗表达自己情怀,他们都是谁呢?(课件出示:《诗词中的清明》)。
宏基4752g报价(2)学生朗读古诗,感悟诗的意境和诗情。
【设计意图】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情操。
六、布置作业
写一写你最喜欢的节日,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一是检测课堂效果,二是训练孩子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清 明
唐 杜牧
行人 祭祖扫墓 凄凉迷乱
诗人 思念家乡 愁绪满怀
>窗户用英语怎么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