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以下是⽆忧考整理的《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事⽆成
  唐朝的时候,有⼀个⼈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有⼀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晚上做了⼀个梦;他梦中⾛到⼀处岩⽯下,碰到⼀位⽼和尚;在⽼和尚的⾯前,有⼀个极⼩⾹炉,炉檀⾹烟袅袅上升。⽼和尚对省官说道:“这⼩⾹炉中的⾹烟还是你许愿时留存下来的,现在你已做了三世⼈了。你⼀世你是唐⽞宗时代的剑南安抚巡官;第⼆世你是宪宗时候的西蜀书记,第三世就是现在的省郎官。”他听了⽼和尚这番话,恍然有点觉悟,彷佛记忆三世所做的官,都是庸庸碌碌,⼀事⽆成。
  于是,再也不愿意在宦海⾥浮沈,对⼈⽣似乎恍然彻悟。
  ⼜王中的诗句,也有“⼲⼽未定欲何之,⼀事⽆成两鬓丝”的感叹语。
冬笋丝
  现在上了年纪的⼈,事业上要是没有成就的话,通常都是拿⼀事⽆成来感叹。有时年纪不⼤的⼈,你问
他事业做得怎样,他也会说“⼀事⽆成”呀! 
2.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打草惊蛇
  唐朝的时候,有⼀个名叫王鲁的⼈,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天,有⼈递了⼀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平⽇的违法⾏为⼀模⼀样。王鲁⼀边看着状纸,⼀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的蛇⼀样,可是被⼤⼤的吓了⼀跳了!
  后来,⼤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3.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下笔成章
  曹植,字⼦建,⾃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且也⾮常会写⽂章。所以,很多⼈都称他是个“奇才”。”
  曹操对⾃⼰⼉⼦的才⽓也⾮常赏识,但⼜觉得很奇怪。有⼀次,曹操看了曹植的⽂章后,⼼⾥觉得曹植的⽂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这⽂章是请⼊代写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认真地盘问道:“你的⽂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代你写的呀?”
  曹植赶忙给⽗亲跪下,禀告道:“不是的,我能够⾔出为⽂,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当⾯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别⼈代写的呢?”曹操听了禁不住哈哈⼤笑起来,说:“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铜雀台竣⼯了,就让⼏个⼉⼦都上去看看,并叫他们每⼈都写出⼀篇辞赋来,试⼀试他们的⽂采。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会⼏⼯夫就写好了。这就充分证实了曹植⾃⼰说过的那句话:“⾔出为论,下笔成章。”
  太祖尝其⽂,谓植⽈:“汝倩⼈邪?”植跪⽈:“⾔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试,奈何倩⼈?”
4.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春秋时,有⼀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字⽼聃(“⽼⼦”是⼈们对他的尊称)。
  ⽼⼦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政治⾰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们带来了痛苦。他的理想社会是“⼩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国寡民”社会⼤概的样⼦是:
  国家很⼩,⼈民稀少。即使有许多的器具,⼈们也不去⽤它。不让⼈民⽤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去乘坐;即使有兵器装备,也⽆处去使⽤。要使⼈民重新使⽤古代结绳记事的⽅法,吃得很⾹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们直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上⾯的这段⽂字就是安居乐业的⼤概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原⽂是“⽢美⾷,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成语的意思是表⽰⽣活美满、。 
5.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有⼀个⼈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小儿咳嗽有痰>酸英文  有⼀次,魏⽂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关键就在你了。选拔⼈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不过是在地上画⼀个饼,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但
是,可以发现⼀般的⼈才。由于修养⾼,⾏为好,⽽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魏⽂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6.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有⼀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材,可他就是缺乏⾃信⼼,经常⽆缘⽆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低⼈⼀等——⾐服是⼈家的好,饭菜是⼈家的⾹,站相坐相也是⼈家⾼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样丢⼀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件事,不知道⾃⼰该是什么模样。
  家⾥的⼈劝他改⼀改这个⽑病,他以为是家⾥⼈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他也根本听不进去。⽇久天长,他竟怀疑⾃⼰该不该这样⾛路,越看越觉得⾃⼰⾛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天,他在路上碰到⼏个⼈说说笑笑,只听得有⼈说邯郸⼈⾛路姿势那叫美。他⼀听,对上了⼼病,急忙⾛上前去,想打听个明⽩。不料想,那⼏个⼈看见他,⼀阵⼤笑之后扬长⽽去。
  邯郸⼈⾛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玻终于有⼀天,他瞒着家⼈,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路去了。
  ⼀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眼花缭乱。看到⼩孩⾛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光景,他连⾛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7.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马⾸是瞻
  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国联军攻秦。秦军⼀定会惊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不齐,⼠⽓不振,所以毫不胆怯,并不想求和。苟偃没有办法,只得准备打仗,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晨。鸡⼀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各军都要填平⽔井,拆掉炉灶。作战的时候,全军将⼟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动的⽅向。我奔向那⾥,⼤家就跟着奔向那⾥。”
  想不到苟偃的下军将领认为,苟偃这佯指令,⼤专横了,反感他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他的?好,他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
  将领的副⼿说:“他是我们的头,我听他的。”于是也率领⾃⼰的队伍朝东⽽去:这样⼀来,全军顿时混乱起来。
  苟偃失去了下军,仰天叹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执⾏,就不会有取胜的希望,⼀交战肯定让秦军得到好处。”他只好下令将全军撤回去。 
8.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对⽜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的⾳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吹到他的⾯前,让他⼼情⾮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头⼤公⽜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演奏⼀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弹奏了⼀⾸⾼雅的《清⾓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常悦⽿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却根本不理会那⾼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但是并不能理解曲⼦中的美妙意境。
10个历史故事简短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乐的⽜,⾮常⽆奈。过了⼀会⼉,他⼜想出了⼀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段段奇怪杂乱的声⾳,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犊(dú)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公⽜才像突然明⽩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朵,听了起来。
  后来,⼈们就⽤“对⽜弹琴”来⽐喻对愚蠢的⼈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说内⾏话,⽩⽩浪费时间;现在也⽤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
9.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鸣惊⼈
  战国时代,齐国有⼀个名叫淳于髡的⼈。他的⼝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不管国家⼤事,每⽇只知饮酒作乐,⽽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去办理,⾃⼰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些爱国之⼈都很担⼼,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赶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室⼀个很聪明的⼈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个计策,准备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王,为陈有⼀个谜语想请您猜⼀猜:其国有汁⼤鸟,住在⼤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名叫,只是毫⽆⽬的的蜷夫着,⼤王您猜,这是⼀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个聪明⼈,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向那只⼤鸟⼀样,⾝为⼀国之尊,却毫⽆作为,只知道享乐。⽽他时再也不是⼀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会⼉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只⼤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鸣就会惊动众⼈,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正。⾸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那些腐败⽆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
  另⼀⽅⾯他也着⼿整顿军事,强⼤武⼒,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还把原先侵占的⼟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番作为,真可谓是“⼀鸣惊⼈”呀!
  所以后来的⼈便把“⼀鸣惊⼈”这句成语⽤来⽐喻⼀个⼈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的作为。
10.适合⼀年级⼩学⽣的成语故事
  铁杵磨针
  唐朝⼤诗⼈李⽩⼩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天,李⽩⼜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如果整天在屋⾥读书多没意思?”
紫苋菜  ⾛着⾛着,在⼀个破茅屋门⼝,坐着⼀个满头⽩发的⽼婆婆,正在磨⼀根棍⼦般粗的铁杵。李⽩⾛过去,“⽼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个绣花针。”⽼婆婆抬起头,对李⽩笑了笑,接着⼜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问:“是缝⾐服⽤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寻鱼
  ⽼婆婆反问李⽩:“滴⽔可以穿⽯,愚公可以移⼭,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别⼈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婆婆的⼀番话,令李⽩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读后:⽆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我们的同学,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有恒⼼,成绩好⼀定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