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垦  2018.12
2
思念的两端中秋寄语
邓玉平(黑龙江农垦青龙山农场)打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和四川老家的亲人书信往来,一枚小小的邮票,连接着亲情的两端。
那些年,与外界联系最多的方式就是写信,一枚邮票8分钱,经济实惠,而发电报比较贵,按字数收费。家里收到的第一封电报是姑父去世的消息,此后再听到“电报”这两个字,心里就有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
1982年,同学黄淑清回了山东农村,来信说她每天上山捡柴火,连写信的钱都没有。读了信我心里很难过,随信寄去10枚邮票。但后来我们还是断了联系,听说她在老家结婚了。
三杯茶
1983年,我工作的医院护士站有部电话。一次,同事的哥哥住院,她母亲来接电话时竟然把话筒拿反了。我想,换成我母亲也会这样吧,因为她都没用过电话。
进入90年代,大哥大、BP 机成了有钱人的装备。不过电话亭也多起来,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时间的脚步1994年,家里装了一部座机,婆婆兴奋地给远在山东的母亲拨打了第一个电话。我也特别开心,还特意给儿子拍了一张打电话的照片呢!左邻右舍谁家有事也都来我家打电话,给别人留的也是我家的,无形中为我增加了一些跑腿的差事。
干部自传范文后来,我还用过“小灵通”,不仅话费便宜,而且携带方便,但没多长时间就被手机取代了。
2007年,我买了电脑上了网,学会上QQ 加好友,和亲戚朋友又有了新的。通过QQ 视频见到远方的亲人,那种喜悦无以言表。
2012年,我用上了智能手机,从此开始使用。从2G、3G 到4G,移动互联的发展速度超乎你的想象。今天,只要一部手机在手,不管相隔多远,一切尽在眼前。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将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听说5G 时代就要到来了,到时候,思念的两端,又该是怎样的呢?脚步丈量岁月
李庆江(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巴彦农场)今年夏天,远在大连的二哥回家探亲,下车的第一句话就感叹道:“农场变化太大了,我都有点不认得了。”
哥哥的感慨,让我这个“土著”开始重新审视家乡巴彦农场。是的,改革开放40年来农场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场的路。
遥想上世纪80年代,农场人开玩笑说巴彦农场是“拔陷农场”。人们走的是“水泥路”和“扬灰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记得1987年秋,我把收下来的黄豆用四轮车往回运。快到家时,路过一个坑洼不平的大水沟子,一不小心车翻了,黄豆洒落一地,费了很大劲才捡拾回来。
到了90年代,农场出资铺垫砂石路,运砂石的车辆来来往往,主街道都被铺上了厚厚的砂石。老百姓可高兴了,终于告别了水靴子,走在砂石路上,心里老美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终于,在2012年盼来了修水泥路的好消息。经过全场上下的共同努力,主街道都铺上了水泥路,也加宽了路面。又经过几年的修建,农场的巷道也全都覆盖上了水泥路。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为农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梦歌曲现在,当你来到巴彦农场,十米宽的水泥马路纵横交织,绿化也不错,成为农场一道道亮丽风景。无论春夏秋冬,都有清洁工人按时清扫路面。走在这样的路面上,心情格外舒畅。
晚饭后,我和二哥漫步在宽敞的马路上,欣赏农场美丽的夜景。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街上路灯通明,广场上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不断,散步的、健身的、跳舞的……二哥又感叹道,现在农场人的生活和城里人没啥两样啊!
拼音符号
是啊,从泥巴路到砂石路再到水泥路,脚步丈量的是岁月的年轮,折射的是农场改革发展的缩影。幸福感和获得感满满的农垦人,正大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