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 卷第3 期2 0 1 5 年5 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N A L O F C HA NG S HA U N I V E R S I TY O F S C I E N CE&T EC H NO L OGY(S O C I A L S C I E N CE)
V o l.3 0 N o .3
M a y.2 015论郭沫若《凤凰涅槃》的修订及其释义
彭建华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凤凰涅槃》作为收入诗集《女神》的一首白话新诗,它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的不乏困惑的理想主义、革新精神和自我精神,同时也极好的融合中国古典的传统和西洋现代主义精神。郭沫若对该诗持续的修改表明了时代思潮的更替、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幻,以及诗歌形式的完善。“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造的一个跨文化(诗意)新词。
[关键词]凤凰;涅槃;诗歌修改;火的意象;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4X(2015)03-0074-08
G uo M o r uo's Ni r vana o f P ho e nix
P EN G J ian -h ua
(S c h oo l o f Lit e r atu r e,F u j ian  N o r m al  Un iv e r s it y,Fu zh o u ,Fu j ian  3 50007 ,China )
A bs t r a ct:"N i r v a n a o f P h oe n i x"i s a v e r n a c u l a r p oe m b y G u o M o r u o i n Ja nu a r y1920,c o ll e ct e d G u o M o r u o's a n t h o l o-gy T h e G o d d e ss,w h i c h s h a r p l y e x p r e ss e d i d ea l i s m w i t h a l i tt l e c o n f u s i o n,a nd t h e s p i r i t o f s e l f a nd i nn o v a t i o n i n t h e M a y F o u rt h M o v e m e n t.It d i s p l a y s a p e rf e ct f u s i o n o f c l a ss i c a l C h i n e s e tr a d i t i o n a nd O cc i d e n t m o d e r n i s m.T h e p oe m h a s b ee n r e-e d i t e d s e v e r a l t i m e s b e t w ee n1920 a nd1958,t h e r e-e d i t i o n s h o w i n g t h a t G u o M o r u o str i v e d t o p e rf e ct t h e p oe t i c f o r m,w i t h t h e p oe'
t s t h o u g h ts a nd f ee l i n g s c h a n g i n g w i t h t h e f a s h i o n s a nd t i m e s."N i r v a n a o f P h oe n i x"i n-d i c a t e s cr o ss-c u l t u r a l p oe t i c n eo l o g i s m o f G u o M o r u o's i nn o v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P h oe n i x;N i r v a n a;r e-e d i t i o n;i m a g e o f f i r e;t i m e s p i r i t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1920年1月20日创作的一首白话新诗,曾有副题名为“菲尼克司的科美体”。《凤凰涅槃》包含了一种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普遍发生的理想主义,和诗人的青春烦恼与革新行为的意志。该诗的“序言”写道:“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 h o e n i 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即吾国所谓凤凰也:雄为凤,雌为凰。《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广雅》云:凤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1 ]由“科美体”(c o m e d y)可知诗中的凤凰故事部分源自某一英语文献。
诗集《女神》成功地表现了反抗的、进取的、行动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对未来的理想主义,这些白话新诗还表现了西洋的世界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孙宙观。郭沫若具有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他重新建构了积极的中国古典的传统(图式),《凤凰涅槃》深刻地浸润着中国的古
收稿日期:2014-12-2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课题重点项目(GY2013A05)
作者简介:彭建华(1970-),男,湖南龙山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欧洲文学及翻译研究。
P h o e n i x 典文化精神。 朱 自 清 在 《中 国 新 文 学 大 系 · 诗 集导言》中曾高度评价郭沫 若的白
话新诗创作, “一支异军突起于日本留学界 中,这 便是郭沫若 氏。他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在 自我表现,诗 人的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他 最厌恶形式,而 以 自然流露为 上 乘,说 ‘诗 不 是 做 出 来 的,只 是 写 出来的。’…… 他 的 诗 有 两 样 新 东 西,都 是 我 们
传统里没有的:———不但 诗里没有———泛 神论, 与二十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 看自然 作神,作朋友,郭氏诗是第 一回。 至于动的和反 抗的精神,在 静 的 忍 耐 的 文 明 里,不 用 说,更 是 没有过的。不过这些也都是外国影响。———有 人说浪漫主 义 与 感 伤 主 义 是 创 造 社 的 特 ,郭
氏的诗正是一个代表。”[2
]
一、“凤凰涅槃”的释义
“凤 凰 涅 槃 ”是 郭 沫 若 的 跨 文 化 (诗 意 )创 造,对“凤凰涅槃”这一新词 作出解释是有益的。
郭沫若或取涅 槃 的 “不 生 不 灭、解 脱 ”之 意,《几 个书名的解答 》之 “凤 凰 涅 槃 ”(1 9 5 6 )写 道:“涅 槃是梵语  N i r v ā□a  的 音 译,
是 归 化、圆 寂 的 意 思。释迦牟尼 死 了 叫 涅 槃 或 圆 寂,意 谓 返 本 归 真,永无生死。凤凰从火里再 生有类于此,故 以
涅槃称之。”[3
]当 然 涅 槃 没 有 “自 焚 更 生 ”之 意。
《凤凰涅槃》似 乎与 《诗 经 》、《尚 书 》中 已 有 的 凤
凰无关,《诗经·大雅·卷阿》写 道:“凤 凰于飞, 翙翙其 羽,亦 集 爰 止。”[4
]《尚 书 · 益 稷 》写 道:
“笙 镛 以 间,鸟 兽 跄 跄。 箫 韶 九 成,凤 皇 来
仪。”[5
]古代中 国 典 籍 中 的 凤 凰 绝 无 “毁 灭 - 再
生”之意。由“诗序”可知,郭 沫若所据的中国典
籍是西汉纬书《春秓纬·演孔 图》和 曹魏时期张
揖编撰的辞书《广雅》
。 涅槃(N i r v ā□a
)最 早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 教,《奥义书》已经在使用涅 槃一词,该 术语后来
被佛教接受,并 作 为 一 个 核 心 观 念。 涅 槃 又 译
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 槃那,意 译为圆 道:“如 灯 焰 涅 槃,心 解 脱 亦 尔。”[7
]还 有 (2
)去 世、死 亡、消 失  (d e a d ,d ece a s e d ,l o s t ,d i s a p -
p e a re d )
等意义,《大 智度论》写 道:“佛 已永寂入 涅槃,诸灭 结 众 亦 过 去。”[8
]同 时,涅 槃 也 有 (3
) 宁静、无 烦 恼 (c a l m e d ,q u i e t e d ,t a m e d ,p er f ec t
c a l m  o r  re p o s e )
等 意 义,《杂 阿 含 经 》写 道:“贪 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癡永尽,一 切诸烦恼永尽,
是名涅槃。”[9 ]《大毗婆沙 论》写 道:“观 一切法皆
空无 我,唯 观 涅 槃 是 真 寂 静。”[1 0
]由 此,涅 槃 另 有(4)解 脱、自 在、安 乐 (li b er a t i o n ,j  o y ,s a t i s f a c - t i o n ,h a pp i n e ss ,h i g h es t  b li ss  o r  b e a t i t ud e )
等 意 义。《中论》写道:“受诸因缘 故,轮 转生死中,不
受诸 因 缘,是 名 为 涅 槃。”[1 1
]《大 般 涅 槃 经 》写
道:“夫涅槃者,名为解脱。”“是 故毕竟乐者即是
涅槃,涅槃者即 真解脱。”[1 2 ]《胜 鬘经 》写 道:“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 是涅槃界。”[1 3 ]由此可
知“涅槃”本身没有“自焚更生”的 意义,而 且《辞 源》、《辞海》中该词条本身的 解释是欠完整妥当
的,更待完善。
1 9 20 年 1 月 30 - 3 1 日 《
时 事新报 · 学灯》 刊载的《凤凰涅槃》“诗序”明 确指出此诗中的凤
凰是指希腊国神话中的鸟菲尼克司 (P h o e n i x ), 1 9 2 1 年诗集《
郭沫若简介
女神》中 的此诗序言则改为 “天 方 国”,然而写作《亡灵书》(T h e  Boo k  o f  D e ad )
时 代的古代埃及并不属于阿拉伯国。 郭沫若写给 宗白华 的 信 (1周朝是怎么灭亡的
9 20 .1 .2 6 )指 出 了 修 改 的 原 因, “今日课毕,往 市 内 图 书 馆 去 看 书,我 才 知 道 我 把他的家乡记错了:菲 尼克司 (P h o e n i x )这 个字 虽是希腊底字,但是‘菲尼克 司’这 个鸟,却 不是 希腊底鸟。 他 是 埃 及 人 所 想 象 出 来 的 东 西,他
的家乡是拟想在亚刺比亚 (A r a b i a )
地 方的。”另 外郭沫若还指出,“菲尼克司即崩奴(B e nu )
之音 变无疑 …… 此 更 为  T h e  B e nu i s  t h e  p r o t o t y p e
o f  t h e  P h o e n i x 之铁证。
”“拙 诗中以为凤凰即菲 尼克司底原因:㈠凤 与 P h o e n - 字音相近,㈡ 同
为火精,神怪 的 程 度 相 等,㈢ 凤 本 产 于 南 荒,地
寂、灭度、寂 灭、解 脱、自 在、安 乐、不 生 不 灭 等。 点与印度天方等相近。”[1 4
]
可能最初源 N i r v ā□a  有(1 )“被 吹灭”或“被 熄灭”(b l o w n o r
p u t  o u t ,
e x t i n g u i s h e d )等 意 义,[6
]《俱 舍 论 》写 于古代 埃 及 神 话 中 的 太 阳 鸟  B e nnu (a  s o l a r / re b i r t h b i r d ),P h o e n i x 最 早 见 于 希 腊 早 期 的 线
形文字B文献,希腊语p hói nīx 意即紫,或指
电脑字体怎么改
一种紫鸟,广泛可见于古代希腊文献,例如赫
西俄《神谱》、希罗多德《历史》等。希罗多德(H i s t o r y,E u t er p e II,l xx iii)记载新生的菲尼克
司鸟把父尸放入香木(m y rr h)做成的卵中带往
埃及的太阳神庙埋葬。P hói nīx 后被拉丁文学
接受,可见于普林尼《自然史》、塔西陀《编年史》、奥维德《变形记》、拉科坦忒《菲尼克司之诗》(L a c t a n t i u s,D e  av e p h o e ni c e)等。塔西陀(A nn a l s,B o o k V I,x x v iii)记载菲尼克司鸟在山
崖筑巢哺育幼雏,新鸟长大后即死,新鸟则带着
父尸和香木(m y rr h )前往埃及的(H e-
li o p o li s),于神庙祭坛焚烧。古代伊朗的A nk a, S i m o r g h 和古代印度的G a r ud a,G a nd a b er und a
与P h o e n i x 近似。此外,我未见佛教典籍中的
雄厚
凤凰传说,更待考证。郭沫若参考了维德曼《古
代埃及的菲尼克司传说》(A l f re d W i e d e m a nn, Di e  P h o nix  -Sa g e im  a lt e n  A e g y p t e n ,d a n s “Z e i t sc h r i ft f u r a e gy p t i sc h e S p r a c h e und A l t e r-
t hu m s kund e”,X V I,1878:89-106.),并简述
希腊拉丁文献中的记载。郭沫若在《凤凰涅槃序》中明确指出凤凰“集香木自焚”、“自死灰中
更生”是想象产生的,这比较接近拉科坦忒的记载。拉科坦忒叙述道:太阳神(P h o e bu s)之鸟菲
尼克司收集各种异域(例如,皮格蒙、阿拉伯、塞巴、亚述、印度)的香料做成巢,最后燃火自焚, 并在灰烬中蝶化更生。他表示P h o e n i x 与腓尼
基和棕榈树相关,或与崇拜火的信仰相关[15 ]。舒建军《凤凰涅槃:多重误植的背景》指出,“‘菲
尼克司’的植入和郭沫若的新诗使‘凤凰涅槊’ 成为‘新生’的代名词。但这种神鸟同上面提到
的凤凰却不是一回事,它不是中国的凤凰。”[1 6 ]布鲁克指出,B e nu 和b e nb e n 二词是从动
词w bn (r i s e r a d i a n t l y,s h i n e)派生而来,B e nu (kh e p r i)可见于古埃及的《亡灵书》,是太阳
神(R e,A t u m-R e)的一种形态,有“自生”的意思,B e nu (b a o f R e)似乎尚未有死亡与再生的
象征意味。埃及新王朝时期,B e nu 也被看作是
冥神再生的象征(b a o f O s i r i s),而且菲尼克司
与古埃及的太阳历(t h e S o t h i c)紧密相关。由古代罗马的钱币浮雕纹样和H er m a p i o n 翻译到希腊语的埃及碑铭文献可知,希腊化时期出现了埃及的太阳神话和希腊的菲尼克司神话的融合,B e nu 被译为P h o e n i x。二者都是太阳鸟,且都与古代埃及的开罗(H e li o p o li s)相关;二者均栖息在树上,或站立山上;二者均与创世纪神话相关。基于两个词语的相似,奥维德指出, P h o e n i x 的意思是腓尼基鸟(P h o e n i c i a n b i r d)。此后,《克莱门特书信初集》(C l e m e nt i s  ad Co r inth i o s e p i s tu la  p r i o r)、一份拜占庭的《生物学》(P h y s i o l o g u s)等则记载P h o e n i x 有“神
祗再生”的意思。于基督教,《新约·约伯书》中
也记载了P h o e n i x(□ôl),其意思是“棕榈树”。此后,菲尼克司神话在基督教早期有了较大的
发展,并广泛流行于中世纪,进而与基督再生、玛利亚信仰等相融合[17 ]。沃拉珀罗用希腊语创作的《埃及文字》(H o r a p o ll o N il o u s,H i e r o-
g l y p h ic s )并没有提到菲尼克司的浴火自焚,由
于埃及人更乐于用菲尼克司鸟代表太阳,“菲尼
克司是太阳的象征”,“当菲尼克司鸟临死的时候,它将猛烈地撞向地面,因撞击而受伤,从伤
口流出的血迹中新生了另一只菲尼克司鸟,它
迅速长出羽毛,带着父鸟一起飞往埃及的太阳
之城(H e li o p o li s)。”[1 8 ]
二、诗集《女神》中的《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首次连载于1920年1月30-31日《时事新报·学灯》上,这是郭沫若的前创
造社时期,显然留学日本的郭沫若积极响应了
国内新文学的革新运动。此诗后收入诗集《女神》(1921年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有修订。
首先谈谈《凤凰涅槃》收入诗集《女神》的修订,本文部分参考了陈永志《〈凤凰涅槃〉校释》, 桑逢康校注《〈凤凰涅槃〉汇校》[19 -20 ]。除开少
量的词语修改,有几处是比较明显的。㈠诗节
的重新划分:⑴刊载于《学灯》中的“天黄昏了”至“山上的火光弥满”一个诗节,在诗集《女神》中分为“天黄昏了”、“凤啄香木”二诗节。
1 9
2 5
1 9 3 6
⑵刊载于《
学 灯 》中 的 “啊 啊! 生 在 这 样 个 阴 秽 的世界当中 ”、“你 脓 血 污 秽 着 的 屠 场 呀!”二 诗 节,在诗集《女神》中取消了 诗节的划分,合 并为 一个诗节。刊载于《学灯》中的“我 们飞向西方” 一诗节,在诗集《女神》也取 消了诗节的划分,与
以上二 诗 节 合 并 为 一。 ⑶ 刊 载 于 《学 灯 》中 的 “啊啊! 我 们 这 飘 渺 的 浮 生 ”至 “一 刹 那 的 风 烟!”一个诗节,在诗集《女神》中 分为 “啊 啊! 我
们这飘渺的浮生”、“啊啊!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二诗节。㈡诗节或者诗句的增删,⑴ 刊载于 《学 灯》中的“死 了的凤凰更 生 了 ”至 “我 们 更 生 了” 二诗节之间,原无诗章的划分,在 诗集《女 神》中 则增加了“凤 凰 和 鸣 ”这 一 标 题,于 是 划 分 为 二 个独 立 诗 章。 ⑵
刊 载 于 《学 灯 》中 的 “火 便 是 你!”至“我们神秘呀!”二诗节 之间,原 有一个诗
节,“我 们 陶 然 呀! /我 们 陶 然 呀! /一 切 的 一, 陶然呀! /一切的一,陶 然呀! /一 的一切,陶 然
呀! /陶然便是你,陶然 便是我! /陶 然便是他, 陶然便 是 火! /火 便 是 你! /火 便 是 我! /火 便 是 他! /火 便 是 火! /翱 翔! 翱 翔! /欢 唱! 欢 唱!”在诗集《女神》删 除了这一诗节。 在 “凤 凰
和鸣”这一 诗 章 中 郭 沫 若 使 用 了 一 个 小 的 迭 唱 诗节 “火 便 是 你!”刊 载 于 《学 灯 》中 《凤 凰 涅 槃》,郭沫若 以 惠 特 曼 式 的 铺 排 并 列 了 “我 们 光 明呀”、“我们 新 鲜 呀 ”、“我 们 华 美 呀 ”、“我 们 芬 芳呀”、“我们 和 谐 呀 ”、“我 们 欢 乐 呀 ”、“我 们 热 诚呀”、“我们 雄 浑 呀 ”、“我 们 生 动 呀 ”、“我 们 自 由呀”、“我们 恍 惚 呀 ”、“我 们 陶 然 呀 ”、“我 们 神 秘呀”、“我 们 悠 久 呀 ”十 四 个 诗 节,在 诗 集 《女 神》中删除“我们陶然呀”一 诗节,显 然不是因为 各诗节之间 意 义 的 内 在 重 复,而 是 因 为 该 诗 节
与“茫茫 的 孙 宙,冷 酷 如 铁!”“啊 啊! 生 在 这 样 一与和谐。
北京《新青年》 体首唱的德先生 (D e m o c - r a c y )和赛先生(S c i e n ce ),迅 速成为新文化运动 的理想目标,郭 沫 若 则 在 有 岛 武 郎 对 惠 特 曼 的 翻译与评论中发现了新文学的行为方式。 闻一
多宣称,“《女神》里富有科学 的成分也是无足怪 的。况 真 艺 术 与 真 科 学 本 是 携 手 进 行 的
呢。”[2 1
]郭沫若曾 经多次谈到惠特曼的诗歌,较
早时翻译过惠特 曼 的 《草 叶 集 》(已 佚 ),多 方 面 受到了惠特曼的影响。 1 9 20 年 3 月 3 日郭沫若 致宗白 华 的 信 写 道:“我 想 永 远 在 健 康 的 道 路 上,自由自在地走着,走到 我死日为止。 海涅底 诗丽而不雄。惠特曼底诗雄而不丽。 两者我都
喜欢。两者 都 还 不 足 令 我 满 足。 所 以 讲 到 ‘无
所需要 ’一 层,我 还 办 不 到。”[2 2 ](P 1 43 - 1 44 )        年 7 月郭沫若《
论 节奏》写 道:“节 奏的确是有这两 种效果的,一 种 是 鼓 舞 我 们,一 种 是 沈 静 我 们。 听军歌、
军 号、军 鼓 时 的 感 觉,是 前 的 一 种。 听 儿歌、箫声、赞美歌时的感觉,是 属于后的一种。 抒情 诗 也 自 然 生 出 两 种 派 别。 譬 如! 惠 特 曼 (W h i t m a n )的 诗 是 鼓 舞 调,泰 戈 尔 (T a g o r e
)的 诗是 沉 静 调。”[2 3 ](P 2 5 1
) 1 9 32 年 郭 沫 若 《
创 造 十 年》写道:“我的短短的作诗 的经过,本 有三四段 的变化。第一段是泰戈尔式,这 一时期是在 ‘五 四’以前,作的诗是崇尚清淡、简 短,所 留下的成 绩极少。第二 段 是 惠 特 曼 式,这 一 段 时 期 正 在 ‘五四’的 高 潮 中,作 的 诗 是 崇 尚 豪 放、粗 暴,要 算是我最可 纪 念 的 一 段 时 期。”“因 此 又 使 我 和 惠特曼的《草叶集》接近了。 他那豪放的自由诗 使我开 了 闸 的 作 诗 欲 又 受 了 一 阵 暴 风 般 的 煽 动,我 的 《凤 凰 涅 槃 》、《晨 安 》、《地 球,我 的 母
亲!》、《匪 徒 颂 》等,便 是 在 他 的 影 响 之 下 作 成
个阴 秽 的 世 界 当 中 ”、“你 脓 血 污 秽 着 的 屠 场 的。”[2 4 ] 年 4 月 蒲 风 记 录 的 《郭 沫 若 诗 作 呀!”等诗节的批评思想和 愤怒情感相冲突。 应 该指出的是,在 “凤 凰 和 鸣 ”这 一 诗 章 中 郭 沫 若 较多移植了惠特曼的个人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 思想,其中也包含了微弱的泛 神论思想,突 出表
帅帅侠现了新文学运动体对现代主义社会的吁求和 努力,尤其 是 追 求 自 我、社 会 和 世 界/孙 宙 的 整
谈》指 出,“歌 德 有 叙 事 诗  H er m a n n und D o r o -
t h e a (1 7 9 7 ),尤 其 不 能 不 读 的 是 惠 特 曼 (W h i t -
m a n )
他 的 东 西 充 满 ‘德 漠 克 拉 西 加 上 印 度 思 想’的思想,和 我 们 时 代 虽 有 距 离,但 他 的 气 魄 雄 浑,自 由,爽 直,是 我 们 宜 学 的 长 诗。 T h e S o n g o f  O p e n R oa d 便 在 《草 叶 集 》(L e av es  o f
过。
”[2 5 ] 块。
”[2 3 ](P 2 04 - 20 8 ) G r a ss ,1 85 5
)里面,我 觉得很好,从 前并且翻译 1 9 3 6 年 9 月 郭 沫 若 《我 的 作 诗 的 经 过》 写道:“我那时候不知从几时 起又和美国的惠特 曼的《草叶集》,德国的华格 讷的歌剧接近了,两 人也都是有 点 泛 神 论 的 彩 的,而 尤 其 是 惠 特 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 四时代的暴 飙 突 进 的 精 神 十 分 合 拍,我 是 彻 底 地为他那雄 浑 的 豪 放 的 宏 朗 的 调 子 所 动 荡 了。 在他的影 响 之 下,应 着 白 华 鞭 策,我 便 做 出 了 《立在地 球 边 上 怒 号 》、《地 球,我 的 母 亲!》、《匪 徒颂》、《晨 安 》、《凤 凰 涅 槃 》、《天 狗 》、《心 灯 》、 《炉中煤》、《巨 炮 的 教 训 》等 那 些 男 性 的 粗 暴 的
诗来。”“是先受了太戈尔诸 人的影响力主冲淡, 后来又受了惠特曼的影响才奔放起来的。 那奔 放 一 遇
牛肉柿子着 外 部 的 冷 气  又  几  乎  凝  成  了  冰 1 944 年 1 月,《序我的诗》承 认于 他的白话诗 歌 创 作,惠 特 曼 解 放 了 他,“其 后 又 接近了雪莱,再 其 后 是 惠 特 曼。 是 惠 特 曼 使 我
在诗的感兴上发了一次狂。//当 我接近惠特曼 的《草叶集》的 时 候,正 是 ‘五 四 ’运 动 发 动 的 那 一年,个人 的 郁 积,民 族 的 郁 积,在 这 时 出 了
喷火口,也出了喷火的方式,我 那时差不多是
狂了。”[2 3 ](P 2 1 3
)由 于 时 代 的 变 更,郭 沫 若 对 惠 特
曼的评述在不同时间上存在一些差异。 惠特曼对郭沫若的诗集《女 神》创 作的影响
是深刻而 且 极 广 泛 的。 伍 加 伦 《郭 沫 若 与 惠 特 曼》指出,郭沫若毫不隐讳地 表明他对惠特曼的 崇拜,并在 自 己 的 诗 歌 里 对 惠 特 曼 做 了 热 烈 的
歌颂[2 6
]。刘立善《惠 特曼影响下的有岛与郭沫
若》指出,有岛武郎对惠特曼 的翻译与评论引导 了郭沫若对 惠 特 曼 的 选 择 性 接 受,然 而 对 马 克
思主义唯物 史 观 的 理 解,使 得 郭 沫 若 终 于 摆 脱 了来自惠特曼的影响,“郭沫 若最终告别了因惠 特曼思想而 引 发 的 狂 热 的 个 性 解 放 意 识,其 动 因,还可从他发自心灵的自白 中, 到富有说服
力的理论依据:‘主张个性,主 张自由,总 不免有 几分谮妄。…… 在 大 众 未 得 发 展 其 个 性,未 得 生活于自由 之 时,少 数 先 觉 者 无 宁 牺 牲 自 己 的
个性,牺牲 自 己 的 自 由,以 为 大 众 人 请 命,以 争
回大众人的个性与自由!’”[2 7
]
如果对比胡 适 的 白 话 新 文 学 倡 议 和 探 索,
例如《文学改 良刍议 》的 “八 事 ”和 《建 设 的 文 学 革命论》的“八 不 ”成 功 移 植 了 美 国 意 象 派 文 学 的核心主张,而从翻译的 诗歌 《关 不住了 》(S a r a  T e a s d a l e ’s  Ov e r  th e  R oo f s  )
发 现了白话新诗的 格律建设方式,郭 沫 若 在 《凤 凰 涅 槃 》中 运 用 的 自由诗形式显然是白话新诗在形式上的伟大突 破。《凤凰涅槃》采用了新的乐 章式结构,《凤 凰 涅槃》的另一诗题是“菲尼克 司的喜剧”,郭 沫若 有意强调了 该 诗 的 戏 剧 性 的 对 话 因 素,而 且 突 出了诗中的 各 种 抒 情 形 象 (例 如,凤、凰、岩 鹰、
孔雀、
鸱枭、家鸽、鹦鹉、白鹤)的 身份特征,甚 至 包括一些舞台的指示说明文字,例 如《凤 凰更生 歌》之下的“[门]扉 ”(1 9 20 年  1 月  3 1 日 ),1 9 2 1 年改为“鸡鸣”;新增的诗章标 题“凤 凰和鸣”,以 及诗末的“欢 唱”(1 9 28 年 《沫 若诗集 》中 用特大 号字排出)也都可看作是舞 台的指示说明文字,
(1 9 5 7 年《沫若文 集》第 一卷中新增的诗章标题 “凤凰同歌”大 抵 类 此 )。 《凤 凰 涅 槃 》的 五 个 乐 章式结 构 是:序 曲—凤 歌—凰 歌— 鸟 歌—凤
凰更生歌,包 含了临近死亡 - 自焚 - 更生 的 阶 段,其隐含 的 原 型 是 太 阳 神 崇 拜。 如 果 对 比 屈 原《离骚》、歌 德 《浮 士 德 》、瓦 格 纳 《特 里 斯 坦 与 伊索尔德》、高 尔 基 《春 天 的 旋 律 》等,这 一 乐 章 结构显现 出 更 多 的 外 国 化 彩。 该 诗 以 “我 们 欢唱”“一 切 的 一,常 在 欢 唱 ”来 表 达 批 评 的、乐 观的情感 倾 向,和 积 极 追 求 的 行 为,或 许 即 是 “喜剧”的内涵。
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明显意思到自身的科学 主义倾向,郭 沫 若 在 《波 斯 诗 人 俄 默 伽 亚 默 》一 文中较 为 鲜 明 的 提 出 科 学 主 义 问 题。 同 屈 原 《天问》、亚里 士 多 德 《论 天 》、俄 默 · 伽 亚 默 《鲁 拜集》、布鲁诺 《论 无 限 》等 一 样,《凤 凰 涅 槃 》之 “凤歌”再 次 回 响 了 对 孙 宙 秘 密 的 追 问 和 探 索。 《凤凰涅槃》之“凤歌”的目标 主要在于现代主义 的批评精 神,和 对 旧 中 国 的 否 定 情 感,并 宣 称 “我要努 力 地 把 你 诅 咒!”对 于 此 诗 的 乐 章 式 结 构而言,这是单声部的发展部 分。 基督教的 《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