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学习要点】
一、了解作者对槐花的观察前后发生变化的过程,体会文章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二、揣摩、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
三、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背景知识】
一、作者简介
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当代学者。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至今)、系主任(至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二、槐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结荚果,圆筒形。槐花花蕾可以制黄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人中药。
【重点字词】
1、读准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白皑皑(ǎiǎi) 氤氲(yīnyūn)
殷红(yīn)赞美老师的诗句 习焉不察(yān)
熟视无睹(shú)(dǔ) 洋溢(yì)
2、理解下列词语
习见:常见。
it行业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习焉不察: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熟视无睹: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
【重点解读】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作者叙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并从这件小事中,感悟到生活中美的旋律。
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叙事。印度朋友惊讶于满树繁花的洋槐,和作者在印度惊诧于耸人云天的木棉树一样,都是因为头一次看见这壮观的景象,都是因为同客观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产生了美。而作者对“非常习见”的槐花无动于衷,印度朋友对“到处都有”的木棉“习焉不察”,也同样是因为“看惯了”,“美丑都难看出”。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说明了同一个道理,为下文的议论张目。
文章的议论部分,层次清楚,含义深刻。首先指出了一种生活的经验,并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解释,然后用两个反问句,提示人们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这是文章的主旨。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他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司空见惯的景物时,景物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催人奋进,令人鼓舞。
本文语言平实,叙事简洁,议论深刻,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研讨与练习】
一、作者对槐花的观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变化”要用概括的语言,要写清楚;“说明了什么”,要从文章的议论段人手,简明概括。
【参考答案】
作者虽然经常看到槐花树,并且感到了槐花的香气和高大的形象,但却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一种树,没有什么了不起。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对槐花树有了感情,并且尽情地欣赏那充满魅力的槐花树。这种变化说明,同客观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就会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它,就会发现身边的看似平常的事物有着美的韵味。
二、课文最后一段描写了朗润园的景,说说这些景在作者心中产生了“神奇的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题。
【参考答案】
因为作者注意到了身边看似平常的事物,并通过对它的认真观察和体会,产生了亲近的感情,眼前平常的事物也充满了美感。
三、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你重新审视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说说你有哪些新的感受?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提示]
强调身边的常见事物以及重新审视后的新的感受。
【相关资料】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人。祖父季 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季羡林散文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
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萨克斯怎么吹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即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因此,“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5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6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
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君子道者三。
1945年1O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土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孤芳不自赏结局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
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1990年)等。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1988年3月——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同步练习】
阅读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最后的苹果
书房里有一扇朝南的窗户,站在那儿向外看,约二里处是一座小山。翻过山就是一片苹果园。写作之余,我散步的终点,就是这片栽满果树的地方。
深秋的一天,我又来到这里。果农的窝棚已空,夕阳下,几个小鸟在上面整理着羽毛;苹果树的叶子稀疏金黄,微风吹来,不时地飘向我脚下的小路。就在我沉醉于眼前的这片世界时,我发现了一个苹果,它挂在一个树杈的中间,大小如我的拳头。
显然,这是一个被采摘的人遗忘了的苹果,因为它所在的位置非常隐蔽。( )我不是在抬起头的时候,恰好向它那个方向看去,( )根本发现不了它。
要不要摘下那个苹果?我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我还是决定不去动它,因为这样能给
我一个理由,在下一次散步的时候不再半路折回;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看看,一个苹果,在没有人提前摘的情况下,会是怎样一种结果。
立冬、小雪、冬至,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我第五次去看它的时候,这个苹果不见了。也许是它已不愿呆在枝头,总之,在我寻它的时候,它正躺在树下的一堆枯叶里。
自从搬到郊外居住以后,我无数次来这里散步。从果农摘下的第一批青涩的果子,到收获结束、果农运走最后一批,我都购买和品尝过。然而,像我眼前的这个苹果,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它的外形是那样饱满而圆润,它的泽是那样金黄厚重。
这个苹果被我带回家后,在我的书房里又呆了近两个月。直到有一天,儿子问我:“妈妈,你在哪儿弄的那个苹果,怎么那么甜呀?”我这才知道,果园里最后成熟的那个苹果已被儿子吃掉了。
不过,从那天起,我再也不为儿子的顽皮、无知和不懂事而苦恼;也是从那天起,对那些年纪轻轻就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我也不再羡慕。我变得更加内敛、更加专注,因为那个苹果让我明白了: 。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