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我的记忆》赏析
作者:吴锦瑶
来源:《神州》2011年第27
        【摘要】
        戴望舒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是诗人的创作历程中又矗立起一个新的纪念碑,是1929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年诗坛的一大盛事。诗人对这首诗的偏爱远远的胜过《雨巷》。本文通过对《我的记忆》一文的分析探寻其艺术特。
雨巷赏析
        【关键词】戴望舒;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记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军事学术1009-5071(2011)08-0001-02
       
        1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成都澳门豆捞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诗人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戴望舒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2 《我的记忆》主要内容及特
        “失物招领怎么写记忆——这是个最真实的朋友,忙碌时,他从你的指缝悄悄溜走;沉寂时,他又在你身边默默守候。空寂的角落里,我们的记忆正顺着时间的河静静奔流。 1
        示爱的句子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而在诗人的笔下,记忆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情感,更是诗人的一位忠诚的老朋友。在诗的开头,诗人便以拟人化的手法给记忆做了明晰的定义,“忠实一词更是把诗人对记忆的感情描绘出来,诗人把记忆当成做好的朋友,是全文的潜层次基调,为下文的娓娓道来的叙写做了铺衬。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亲情,友情,爱情等。而诗人却把记忆当成最忠实的朋
友,这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悲叹,点明了作者在社会现实中不断碰壁,最终不得不寄希望于自己的记忆,用虚幻美化的记忆弥补自己内心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