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古典情怀与现代意绪
作者:黄听松
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16期
送男朋友什么礼物      内容摘要:戴望舒以《雨巷》成名,这首诗的价值并非在内容与形式的完满融合上,而在于古典外衣包裹下的现代意绪,它是戴望舒走向现代诗艺高峰前的先声。
全国名牌大学排名      关键词:《雨巷》 古典情怀 现代意绪
种地瓜手机号码过户      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是新诗曲折前行步程中不朽的界碑,以极富才情的创造和艺术天分成为新诗天空中最为耀眼的星。其中的戴望舒一生仅留下93首诗作,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雨巷》《我的记忆》《乐园鸟》《我思想》等就是它们中璀璨夺目的明珠。《雨巷》更是拥有广大的读者,魅力至今不衰,何也?如果以史为基础依据当今的诗学视野予以重新审视,或许我们能从中看到新诗轨迹的另一切面吧。
博物馆旅游      一.《雨巷》的古典情怀
      《雨巷》是高一新诗单元最受学生欢迎的诗作之一。中学生为什么会特别的青睐这篇课文呢?略为
归纳,我想原因不外有三。其一,这首诗共分7个诗节,每个诗节行数相等,每句字数则有参差,富于变化。音节朗朗上口,每个小节第三、六节押韵,且押的是同一个ang韵,音韵铿锵并在诗中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这些都便于吟诵和记忆。其二,是诗中采用的一些具有古典韵味的意象,如丁香、雨巷、油纸伞等。意象运用的不多但很集中,颇能撩拨起读者感伤、悠远的思绪。其三,意象的使用造成意境,诗中氤氲的是一种哀婉、朦胧的意境,这又似乎和我们所熟悉的温婉、含蓄的诗文路子相接续了。
      如果照着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按部就班的讲,很难把这首诗的精妙幽微之处传达给学生,不免辜负了这首好诗。作为一篇可以展开论述的文章,不妨结合新诗发展的历史进程对这首诗作一文本细读的工作,把诗人诗中那抹无言的意绪呈现出来,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高中以前,学生接触的新诗极少,甚至不明新诗为何物,所广泛接触学习的也是古代的诗词曲赋。诗词曲赋所讲究的意象的择取、意境的创设等知识也为学生所接受并成为其赏析诗歌的主要依据。《雨巷》虽为新诗,但其中采用的一些意象和古典意象也有着某种相似的地方。“丁香”频频出现于古典诗词中,名句众多,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之类。丁香喻指着凝结的愁思,白的纯洁,紫的忧郁。一千年来,意思固化,形成了常见的古典意象。在这里,诗人运用这个意象直接使用了丁香的喻意,把它进行了意义的改写,“丁香一样的”作为一个形容词词组来修饰“结着愁怨的姑娘”,中心意象换成了“姑娘”,古典意象以丁香喻愁心,现在则转化
成了切实的人,化平庸为神奇。“油纸伞”“雨巷”“姑娘”“丁香”等意象的综合运用,再加上诗人是浙江人,很容易地让人想起“江南”的秀美与风情来。另外“悠长”“彷徨”“芬芳”“迷茫”“雨巷”“篱墙”等韵脚绵密的运用都加强了读者对江南的想象。正是这种审美空间的开拓才使这首诗多了一些蕴藉的风味。
>雨巷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