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雨巷》教学设计
武汉市第49中学 语文组 吕晓乐
一、教学理论
《新课标》倡导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种方针的指引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强读。因此,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依据文本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个联接读写的模式:读——品——悟——写。“读”就是朗读、诵读与背诵,在感性层面理解文本,并增加积累;“品”就是品析字、词、句和艺术表现手法,提升阅读能力,为写作做准备;“悟”就是感悟思想情怀和意境,这是对文本理性的总结认识;“写”就是将文本的优点学以致用。按照这样一个模式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去,将对诗歌缥缈的感受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文本分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特点。
难点:体会本诗的“丁香姑娘”、“雨巷”的象征意义。
三、学情分析
1、高一的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激情,中国现代诗歌丰富的养分能将这激情培育成生活的动力。新诗以其特有的形式打动着懵懂的少年,然而,新诗也因其传承传统、吸收外来而使得在理解方面有很大的难度。
2、学生在以往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现代诗歌学习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掌握。
3、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领域一位富有传奇彩的诗人,他的诗因种种原因很少被正面提及,学生对其有极强的好奇心。
4、《雨巷》音韵和谐,易读、易记,并且运用象征手法委婉表达作者的惆怅,很符合学生所处年龄段的性格气质。
四、目标定位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并尝试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诗教学按“读——品——悟——写”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得贵子祝福语
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进而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注自我的意识和情感。
五、学法指导和习惯培养
“教”是为了最终落实学生的“学”,以达到“不需要教便能自行研习”的目的,而学法指导和习惯培养是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主要先进事迹怎么写
1、学法指导
①诵读法:朗读要注意语言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揣摩词句法:主要是从词句所蕴藏的含义和情感入手。
2、习惯培养
①诵读的习惯,为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有效的习惯
②对诗歌中字词的形象、深刻与意蕴的敏感。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现代诗歌单元的小径上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一代伟人的豪迈大气,风流才子徐志摩的潇洒飘逸,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面对多难的祖国诗人闻一多所发出的痛苦呼喊。今天让我们撑一把油纸伞,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聆听潇潇春雨,感受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寂寞惆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说明:虽然现在有很多新科技可以解决范读的问题,并且教师的范读不一定最完美,但是,我仍然认为范读应有教师来亲自进行。教师的范读除了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听读,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诗文的理解、老师的情感态度、老师的情绪气质等。学生能够感受到眼前站立着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长者,而不是冰冷的机器与机械的机器操作员。
2、学生自由朗读两遍(注意是自由读,不要齐读)。
说明:在学生自由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全班,发现问题,指导朗读。淘宝评价语
明确:关于 “彳亍”这两个字的读音,它们应读做chìch中职教育论文ù。这个词的意思是“走走停停”这个词其实很好记。你看它们象“行”又不“行”,那不就是“走走停停”了。
3、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雨巷赏析提问:同学们都将诗读了两遍。这首诗共有7小节,你们能分别在每一节诗中出一个表示情感的词语吗?
明确:第一节是“愁怨”,第二节是“哀怨”,第三节是“惆怅”,第四节是“凄婉”,第五节没有明显的表示情感的词语,我们能不能在诗中一个词代替呢?“颓圮”。“颓圮”在诗中是形容“篱墙”的,为什么可以表示情感呢?通过描绘废墟一样的景物可以表现诗人惆怅的情感。这也是古人在写诗时常用的借景抒情的方式,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为现代派诗人的戴望舒很好的继承了这个传统。第六节是“惆怅”,第七节是“愁怨”。
提问:我再想请同学们看看,如果用线将这七个词连起来会怎样?(连成了一个圆。)对。诗歌以“愁怨”始,以“愁怨”终。这说明,诗歌的感情基调是?
明确:哀婉愁怨。
提问:结构特点和我们之前读过的哪首诗很相似?(《再别康桥》)这是什么结构?(回环)同学们觉得用回环这种结构表现哀婉愁怨的情感合适吗?
明确:合适。因为,可以表现这种哀婉愁怨的情感是无止境的。不仅是无止境,而且在回环往复的唱叹中感情愈加深沉。刚才,我们一起在整体上感受了这首歌的情感基调,现在,我们带着这种哀婉愁怨的情感将诗歌齐读一遍。
(三)品读赏析
说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按诗歌原有的小节,分别加以品味。以读为主线,通过增词、减词、换词等方式训练语感,同时加强对诗歌情感的体味。
1、教师示范:
提问:下面我们来逐节体味诗歌的语言。先看第一节。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一遍。作为现代诗人的戴望舒在诗歌中第一句是“撑着油纸伞”,为什么不是“雨伞”?改成“撑着雨伞”,好不好?
明确:不好。“雨伞”缺少了诗的意味。江南、雨巷、一把油纸伞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意境和诗歌哀婉愁怨的基调相配合。“油纸伞”在此处就成为了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符号,也就是意象。
提问:接下来的“独自”是否多余?
明确:“独自”可以表现诗人寂寞的心情。“独自”在“寂寥”的雨巷。“独自”与下文的“寂寥”在结构上照应。
提问:那么接下来的两个“悠长”是不是重复?
明确:不是重复,而是反复,显示雨巷的长,作者心灵的孤寂。
提问:那么我们再加一个“悠长”,行不行?“彷徨在悠长、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明确:那样音节上就不和谐了,而且写出来也不好看。闻一多先生曾经提出过关于诗歌的“三美”学说。这样一改就破坏了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提问:下面有一个动词“逢着”,能不能用“见着”、“碰着”、“看着”?
明确:“逢着”不仅有见到的意思,而且还可能隐含着想结识的意思,比刚才那些词含义更丰富。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首好诗中一个词往往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提问:下面又有这样一个动词“结”,谁能说说它的妙处?
明确:“结”可以表现一个由内到外的生发的过程,显示这个姑娘不仅是面貌上,而且在气质上也是“愁怨”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戴望舒在此处不仅化用典故,而且以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花喻人别出心裁。
2、小组活动:
现在,我们一起在理解词句意味的基础上,将诗的第一节朗诵一遍,注意语气、语调。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第一节中词句的妙处,诗的主要价值也就体现在语言的凝练所体现的丰富的情感上。因此,古人有“炼字”之说。好的现代诗也是如此。下面,请同学们仿照刚才探讨的方法,分小组自选剩下六节中的一节来品味和诵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