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童年童趣的9首诗词,那无忧无虑的时光真好种月
一、《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二》(南宋·杨万里)
唐朝武则天这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写的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两首组诗中的第二首。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的一处城镇,是诗人当时离开临安(今杭州)去建康(今南京)任所的必经之地,当时诗人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诗人途经此地,略作停留,看见有儿童捉蝶,很意思,便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二、《长干行二首·其一》(唐·李白)[节选]
周公解梦鱼这是诗仙李白初游金陵(今南京)时所作的,长干是地名,位于现在的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秦淮河南。李白写过较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这两首《长干行》更是其中的代表,诗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这里节选的前三句描写的是回忆两人儿童时代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便是由此演变而来的,至今我们也还在使用。
三、《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
描写儿童的诗
辛弃疾是南宋将领、豪放派词人,由于他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这一期间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词人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尤其是下阕中写这家人最小的三儿子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
四、《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可能大多数人对胡令能这位诗人不熟悉,他是唐代贞元、元和时期人,信奉道教,隐居在圃田(今郑州市中牟县)。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这首《小儿垂钓》算是其中最出名的了。这首诗描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他侧身坐在草丛中的一块青苔上,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五、《所见》(清·袁枚)
端蒙袁枚,清代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他主张“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由诗题可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来捉知了。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正如诗中所写的小牧童天真活泼、悠然自得。
六、《幼女词》(唐·施肩吾)
估计知道这位诗人的朋友也不多,他是唐代诗人,道教学者,而且是民间开发台湾澎湖第一人,因其晚年率族人渡海避乱,至澎湖列岛定居。诗人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当时她才六岁,六岁的孩子就智力来说,尚“未知巧与拙”;有一天黄昏的时候她在正堂前,正学着大人的模样在膜拜新月呢(古人有拜新月的习俗)。读到这里,令人忍俊不禁,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市集
七、《村居》(晚清·高鼎)
高鼎是清代后期的诗人,他生活在战争之后的时代,诗人的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
长莺飞,杨柳拂堤,放学后早归的孩子们正放着风筝,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诗。儿童正处在人生的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地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八、《池上二绝·其二》(唐·白居易)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绝组诗,作于大和九年,诗人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有一天出游到了一池边,见有山僧下棋、小娃撑船,然后写下了这两首组诗。第一首写两个僧人下棋,这第二首就是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简单的言语,把这个小孩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刻画得栩栩如生。
九、《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
这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触景生情之作,前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后两句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从庭内移到户外,在茫茫夜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下,有孩子们正在捉蟋蟀(蛐蛐儿),这种
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许也勾起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而这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之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