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民族性格分析
摘要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民族性格。分析中华民族的性格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语言和中国人的行为习惯着手。
关键词容忍中庸面子
木版画
何谓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不同,其民族性格也必然会不同。
民族性格是在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所有成员共有的一种性格倾向,它有其产生的深厚背景,如价值观、思维方式、传统的社会习俗、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等等。因此,分析一个民族的言语及行为,我们可以发现明显的民族性格特点。
中国人的容忍
两千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中国有33%的国土面积是干旱荒漠,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饱经旱灾、水灾。在漫长的历史中,除了艰苦劳累的农业生活外还有残暴的君主专制和扼杀个性的家族制度等,是中华民族练就了无与伦比的忍耐力。他们总是把痛战狼影评
苦内化,以忍让的方式来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矛盾的解决。在中国有许多格言警句都反映了这一点。如:“忍为贵,和为高”;“小不忍则乱大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退一着让一步当下心安,非图事后福报也”;“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求和是妙方”;等等。“容忍”的民族性格表现在对外关系上,则是被动地使用武力来解决国际纠纷。1[①]在一般的情况下,中华民族能容则容,能忍则忍,只有到了“忍无可忍”或“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才实施自卫反击行为。我们分析一下陈胜吴广起义,面对秦朝的统治者的压迫,但是也是一直忍着,陈胜吴广虽然决心起义也诈称是扶苏和项燕这是他们的策略,否则就不能得到众人的支持。中国人一直就是这样,宁愿忍着痛苦,也不会做不义之人。分析中国近代的遭遇的侵略战争,中国使用武力来结局矛盾和冲突的目的与西方有很大差别。中国使用战争主要不是
获得领土、击败敌人或者取得权力。中国强调“师出有名”,因此中国总是到了最后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武力。2[②]中国人的处事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到了今天,中国仍然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对外政策。有的时候中国人的容忍让人觉得有些懦弱,中国在面对列强入侵的时候,只知一味的退让,只要能接受的条件,只要能提供的条件中国都接受,使旧中国千疮百孔。中国人要学会发扬自己性格中善的一方面,我们要能吃苦,耐得住寂寞,在艰苦的条件下去奋斗。但是,中国人也要在遇到应该反击的时候应该给与对方一定的回击。其实我们看一下世界各国的情况,中国人是最好管理的,因为中国人一直是顺从的,很少出现,这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人的“容忍”。
中国人的中庸
个性名>工作简历范文个人
中庸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这也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奉儒教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中国人看重一个“和”字,喜欢中庸、和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来,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天地万物一体”,主张爱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几千年的历史进展,一直都能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这应归于中国人那种中庸平和的社会态度。讲究“不偏不倚”、“和而不同”、“执两用中”、“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突、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中庸之道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赞颂:“中庸之德,其至矣平。”朱熹在《中庸章句》题注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孔子认为凡事应“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因此,“允执行中”,“过犹不及”便成了孔子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成了后人的一个道德准则。3[③]“中庸之道”即“中和”的思想方法,其中的“中”是指把握事物度量的准确性,而“和”则是指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组合与对立统一。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家来说,“中庸”这一范畴是贯彻其理论学说的根本基础。在中国的先哲们看来,“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 “中庸”哲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便是调和折中,中国常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信条。在“中庸”理念的濡染下,中华民族具有化解矛盾与冲突的“和合”智慧与“绵里藏针”的性格。这种智慧和性格转运到对外关系上,则是“求同存异”、“和
平共处”、“一国两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方针的制定与实行。中国的传统思想,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只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是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一直破
裂裂。中国人受了委屈,一般是苦水往肚子里咽,中国人善于掩饰自己锋芒藏而不漏。
网络管理中心中国人的面子
中国有种文化叫做面子文化。中国人的讲究“大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脸面是一个人的尊严,其实就是中国人的面子问题。鲁迅先生曾经专门撰写过分析国人“面子”的文章,他说外国人往往认为所谓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而其实“面子”之有无,情况相当复杂,并且富于变化,这里至少有两种类型,一是“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丢脸’。”相反地,如果“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情,就‘有面子’,或曰‘露脸’”。另一种类型是“只要和普通有些不同便是‘有面子’,而自己成了什么,却可以完全不管”。就如同阿Q头上“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一样,自己特有的这疤乃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可见我们中国人早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是从外国人口里说出来很难一下子接受。“鬼话”诛心,扎到了“人”的痛处,“人”不能不有所警觉。但警觉何其难也!难,因为自信的缺席。4[④]无论是“鬼”话抑或“人”话,只要能表达生命而不是压抑生命,从而激活尚未睡死的人们释放出生命的紧张感和危机感,我们就要把这些话当成好话认真听。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当我们被人污蔑,加以莫须有的罪名时,我们愤怒了!其实,爱面子未尝不是好事,适当要面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面子代表着体面,人格,甚至是尊严,所以鲁迅称之为“中国人的脊梁”,吴晗叫之“骨气”,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历来倍受人民爱戴和尊敬的人就是因为他们保住了个人或国家的“面子”。伯夷和叔齐两兄弟商朝亡后,宁饿死不食周栗;孔夫子“渴不饮盗泉
之水”;文天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平衡记分卡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中国人的性格是典型的稳定性性格。稳定型性格的特点是他们喜欢和谐而舒适的生活,宁愿配合他人的安排,也不要制造冲突。然而,如果被人施压,他们会变得很顽固,有时甚至会动怒。中
华民族的性格特点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性格的长处,同时注意要克服自己性格的弊端。中国人的性格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