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倩颖 孙国平
来源:《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21年第06期
纵观语文课堂,老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朗读的时候会时不时地读破句、读断意。一篇文章读完之后,不知文本所云为何。亦或是在课堂互动交流过程中,他们语言表达不规范、语意表达不清楚,自己兴致勃勃地说,他人却听得一头雾水。我们再来看一篇四年级学生用现代文改编的《清平乐·村居》,笔者摘选了其中一个语段:“二儿子正在那里心灵手巧的织着鸡笼,这里往上串一下,再往下串一下,就这样一直的串,时而大时而小。”先抛开文中“的”“地”的错误用法不谈,“那里”“这里”“心灵手巧的织着鸡笼”“时而大时而小”就存在着意思表达不清楚、语言表达不规范的问题。再比如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理解有偏差、体会不深入、情感不饱满等情况。以上种种常见的语文现象其实都源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不强。
不管是听到的语言,还是看到的文字,人们在接触这些语言文字时,对其中信息的捕捉、对其意思的理解、对其情感的体会都或多或少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这种感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言感受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语感是影响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语言感受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有的责任。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1]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
标准化建设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2]
那么如何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呢?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抓手。教师紧扣语文要素,对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和培养是非常便捷有效的路径。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万变不离其“读”,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教材怎么改革,阅读教学永远离不开“读”,而朗读则是培养语感的基石。统编教材一如既往重视“朗读”,不仅如此,统编教材更重视有质量、有梯度的朗读。一二年级对朗读的要求从正确、流利地朗读,到分角朗读,再到读好说话时的语气,读出恰当的语气,读出对话的语气。三年级开始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有感情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这一原则,重视朗读,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在朗读中感知语言规律
以统编教材二上第11课《葡萄沟》为例。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到了秋季,葡萄
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美丽极了。[3]这是一个长句子,不好读。教师正好可以借助这一朗读难点的教学,指导读好长句子的同时,让学生感知语言规律,培养语感。教学时先把这个句子的主干部分出示出来:到了秋季,葡萄挂在绿叶底下。继而分步逐渐增加“一大串一大串”“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美丽极了”等词语。教师通过语意叠加的方法,指导学生一遍遍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到句子再长也是由一个个的词语、短语叠加起来的。这样的朗读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读长句子的难度,消除了学生读长句子的畏惧心理,还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掌握了句子的构成规律。学生读得通顺,读出了节奏,读懂了意思,为三年级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学习目标做好了铺垫,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二)在朗读中关注新鲜语言阴盛阳衰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中提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阅读要求在教材中的首次提出,可以说为语感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所谓“新鲜感的词句”,实则是带有很大主观性的词句,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对有新鲜感的词句的感受,也会受个人生活和学习的积累影响而各不相同,可以是第一次接触到的、自己
带刺的朋友零零后不了解的、意思不明白的词语,也可以是某种特殊的词句构成或表达方式。我们知道一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注意思考,更不注意积累。学生对有新鲜感的词句缺乏关注的意识,缺少关注的习惯,这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以及对信息捕捉的敏锐度,从而更好地培养语感。
此单元一共编排了三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前两篇课文对“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一语文要素都是在课后练习中体现的,《不懂就要问》是一篇略读课文,这一要素在自读提示中有所體现。以此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为例,第一自然段中“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4]这句话不管是从表达的内容而言,还是就表达的形式而言,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新鲜感的,因为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和文中小朋友的上学路大不一样,“坪坝”“绒球花”以及各个不同民族的学生汇聚到一所学校里学习,这些都是让学生们感到新鲜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有新鲜感的语言,因为只有关注到有新鲜感的语言,并在朗读中有所留意,才会刺激学生对语言的思考、感受和积累。
二、在想象中发展语感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通过文字的形式向读者传递着信息和情感。如何能感知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所表达的情感,如何能架构起一座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让读者能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发展语感呢?想象应该是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别林斯基提出:“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看不到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弥补这个缺点。”[5]而儿童恰恰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想象,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和激发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如此一来,本身没有可感性的语言文字通过他们的理解与认知在脑海中对相关的情境与人物进行勾画和塑造,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就瞬间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近了,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也变得亲切真实起来,语感自然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在想象中加強感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中针对优秀诗文的学习都特别肯定了“想象”的重要作用:“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作品的情感”。[6]以统编教材二年级教材为例,上册第8课和第18
课都安排的是《古诗二首》,在课后练习题中均提到:“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7]下册第1课和第15课也同样安排的是《古诗二首》,课后练习分别提出:“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8]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从古诗文中获得情感体验是教学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最佳方法就是想象。教学时,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紧扣语文要素,通过想象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当学生想象的大门打开的时候,他们和古诗文的距离就更近了一步。比如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诗时,重点抓住“高”引导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朗读古诗,出能够感受到危楼之高的词语或句子。继而让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并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着怎样的感受,更好地读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获得了情感体验,加深了对古诗文的理解,达到熟读成诵,与此同时,学生也收获和积累了语感。
(二)在想象中激发情感
统编教材三下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出: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四上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提出: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紧扣语文要素,在想象中进行阅读,从而
激发学生的情感,其语言感受力自然有所发展。以四上第一单元《走月亮》一课为例,这篇课文所描述的意境是中秋月夜之下,我与阿妈漫步于溪边、田埂时的所看所想。作者的语言是那么优美,如果学生能感受得到这其中美妙的意境,并能读出这其中的滋味,胜过老师逐字逐句地分析。然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语言就是如此奇妙,这时就可以通过想象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激发其内在的情感。
教学课文1至3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在脑海中勾画景物,读到什么,勾画什么。“同学们,刚刚你们默读了这一部分,说说在你的脑海中都勾画出了哪些景物?”同学们的回答有月亮、洱海、点苍山......这一遍的读已经在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了画面比较清晰的轮廓了。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读想结合:“孩子们,这是怎样的月亮呢?你们再读读看,出月亮的特点,继续在脑海中描绘它的样子。”这一遍的想象朗读,学生们特别关注到了“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呀,这皎洁的月光洒在了洱海的水面上,洱海银光闪闪;这月光洒在了高高的点苍山上,洒在了......多美的月呀,相信你的脑海中已然出现了一幅渲染过的水墨画。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象画面。”第三遍的读,由老师的范读引路,再加上想象铺路,学生脑海中的这幅画面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美丽。此时学生的朗读欲望自然也被激发了出来,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感
情朗读,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对语言文字的体会自然达成。这样的教学层次分明,“想象”贯穿“读”的始终,文字到画面,画面再到文字,最后用富有饱满情感的声音传递画面,文、景、情三位一体,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语感自然得到了发展。
三、在实践中强化语感
正所谓“坐在驾驶位上学驾驶,跳进游泳池里学游泳”,语感逐渐形成之后,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来继续强化语感,促进语感的提升。统编教材在多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中都把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了结合,比如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要素,第三单元提到:1.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2.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9]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此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10]在此不一一列举,教师要能发现这一规律,在教学中,遵循“读什么——学什么——练什么——会什么”的规律,通过拓展迁移,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所学,把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运用,以此更有效真实地检验学习成果,最终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语感的强化必定是水到渠成的。
(一)在书面表达中强化语感
感冒食疗方>五年级下册的作文 以统编教材三上第六单元第18课《富饶的西沙岛》为例。此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2.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11]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内容上的安排,特别是第4自然段写海底鱼多且美,和第5自然段写海岛上海鸟众多的时候,都是围绕一个关键句来写的。结合此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入手,比如教学第4自然段,让学生先读一读,说一说海底的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然到了这段话中的关键句——鱼成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作者又是怎么写鱼多和美的呢?”接着进行细读,抓住“有的全身布满彩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12]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西沙岛的海底鱼不仅多而且非常漂亮。当学生理解了,也体会到了的时候,再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升华情感,此时语感在朗读想象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同学们,喜欢读这句话吗?有没有发现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鱼的多和美的?”此时的教学由内容走向了形式,学生进而默读思考,通过交流,大家发现,作者为了突出鱼多,列举了很多种鱼,用上了排比的修辞,而且不同的鱼作者还抓住了其鲜明的特点进行描写,有的突出彩,有的突出形态,让我们读来感觉海底的鱼儿真是形态各异,奇妙无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