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视(jiān  jiàn________     lù  liù________    lào  luò________
着(duò  tuó________    wèi  wei________    fèng  féng________
迷藏(zhuō  zuō________   棚(cǎo  chǎo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dài cì
hū rán
cōng máng
cōng míng
zhuī gǎn
yì kē zǎ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选词填空。
             凝视      注视   
1)猫一动不动地________着洞口,等着老鼠出来。   
2)她坐在窗口,________着夜幕渐渐笼罩在林荫道上。   
5.按课文原文填空。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________红枣儿,风儿一吹,________摆动,如同无数颗________的玛瑙________,看着就让人眼馋。   
2)一天晚上,新月斜挂,________的月光透过枝叶,________地洒在地上。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挂满红枣的树杈慢慢弯下来。(缩句)   
带刺的朋友
2)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改为肯定句)   
3)红枣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仿写比喻句)   
7.给下列各句排序。 
   )这样一快一慢,鱼鳞身上出现了一圈松(夏季)一圈紧(冬季)的痕迹。
  )鱼的生长跟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于是,人们根据鱼的生长圈,计算出鱼的年龄。
   )秋冬季节,气温低,鱼儿长得慢。
   )有的科学家叫它生长圈
  )春夏季节,气温高,鱼儿吃得多,长得快。
二、现代文阅读
8.课内阅读。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 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 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选文第三段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请从中出描写刺猬偷枣动作的词语,写在下面。   
2)选文中,作者一开始称刺猬是那个家伙,后来变成小东西,从中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3)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儿,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番身就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沉香救母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   
2)给短文中的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四肢________,跑起来很快。爪子________________。浑身长满了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说说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   
5)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象和猴子
    从前,一头大象跟一只猴子吵嘴。大象身体壮实,感到自豪,说道:你瞧,我个子大, 体格壮,能推倒一棵大树,你呢?
    猴子引以自豪的是会爬树,说道:我会爬树。你能爬到树上,用尾巴把自己倒挂树枝吗?
    他俩互不服气,去猫头鹰评理。猫头鹰对他们说:你们瞧,河对面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果树,你们去把果子给我摘下来,我再评理。
    于是大象和猴子来到河边。然而,(奔 驰、奔腾)的河水把猴子吓住了。
    “还是站到我的背上来吧!大象骄傲地说,我个子大,体格壮,在急流里游泳,我可不在乎。
    猴子爬到大象背上,他俩很快地过了河。
    高大的果树(屹立、挺立)在河边,成熟的果子挂在树梢上。大象想 用鼻子够果子,果子太高够不着;想把大树推倒,树太大推不动。
    “这回该看我的了。猴子自豪地说,爬树是我的拿手好戏。说罢,敏捷地爬了上去,摘下树梢的果子。
    他们渡河回来,把果子交给了猫头鹰。
  “现在能给我们讲讲,谁比谁强吗?大象和猴子一齐说道。
  “这个问题,谁能答得上来呢?猫头鹰 说,你们俩谁也不能单独把果子摘回来。现在你们摘回来了,是你们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一个负责渡河,一个负责摘果子。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词。   
2)查字典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以为豪:________
3)填空。 
①“特长的意思是________。大象的特长是________,猴子的特长是________
起初,它们都为自己的特长感到自豪,在短文中到自豪的近义词是________自豪本来的意思是________
4)读了这侧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达标
1.答案: jiānluòtuóweifèngzhuōcǎo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jiān山川的四字词语、luòtuóweifèngzhuōcǎo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 带刺;忽然;匆忙;聪明;追赶;一颗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刺、忽、匆、追、颗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带刺、忽然、匆忙、聪明、追赶、一颗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 枣树;一棵树;匆匆;缓慢;一束;颗粒;水沟;温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字形相近,笔形不同。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字形相近,笔画不同。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字形相近,读音不同。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枣树、一棵树、匆匆、缓慢、一束、颗粒、水沟、温暖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答案:1)注视
2)凝视阅读笔记怎么写 
解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凝视:是非常专注的看,用心的看,即使别人来了也不知道。
注视:只是你用你的眼在看,在观察。
故答案为:(支付宝首页打不开1)注视;(2)凝视。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答案: 1)一颗颗;轻轻;飘香;晃来晃去
2)朦胧;斑斑驳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一颗颗、轻轻、飘香、晃来晃去
2)朦胧、斑斑驳驳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 1)树杈弯下来。
2)我恍然大悟:这是刺猬。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解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树杈弯下来。
2)我恍然大悟:这是刺猬。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
习。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