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科导师制理论关于本科导师制理论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近年来实行的新的高等学校教学与管理方式。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进一步发挥,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通过对不同院校本科导师制实施效果的观察与研究,笔者发现本科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本科导师制实施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为本科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本科导师制的内涵分析
导师制是一种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指专门的老师对专门的学生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引导他们人格的发展与成长。
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制相比,本科导师制不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制度,而是以帮助进入大学学习的本科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引导他们尽快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功能与导师的主要职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人格与道德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成长,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第二,对低年级学生给予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帮助,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独立性和自主意识的发展;第三,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专
业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水平的提高;第四,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与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
二、我国高校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必要性滑冰鞋什么牌子好
近几年,本科生的导师制在我国高等院校得到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数
量与质量的发展,与我国高校学生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紧密相连。
关月1.本科导师制的实施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2.本科导师制是高等教育适应我国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大多数是家
里的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大的社会背景使他们把知识的学习放在
首位,而缺乏自我人格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表现出独立性差、情感
丰富而心理脆弱的特点。所以,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
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还在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要实现这
样的目标,就需要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导师制。
3.本科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要求
学分制和导师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二者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分制的实行,一方面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另一个方面也使很多
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出现盲目性,他们不知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因此,实行本科导师制,可以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的
选择。导师制可以保证学校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可以促进学分制的
进一步完善,促使高校改革的顺利进行。
4.本科导师制是我国教师教书育人工作职责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
最有效资源,其最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是,现代教师忽略了自己的工
作本质特征和主要职责,越来越多的教师只教书而不育人。这种“只教书
含鸟的四字词语
不育人”现象的产生,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现代教育体制与管理制度
不合理的原因。本科生引入导师制,就可以能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增强教
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
三、在我国实施本科导师制的意义
本科导师制是以本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学生的成长中促进师生关系的改进,为学生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1.本科导师制的实施,能有效地对不同学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它体现了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育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本科导师制的实施,使每个本科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指导老师,这就为每个本科生与教师进行个别交流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这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导师不仅可以对学
生进行专业、思想和生活指导,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导师制的实施使每个担任学生导师的高校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与
学生进行交流之外,还能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站在教育者
与管理者的双重角度上,不但向学生授以知识,而且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育人的统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3.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与方向性,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和辅导。虽然本
科导师不以直接辅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但本科导师在学生的
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科生导师一般在专业上都学有所长,而所指导的学生数量有限,因此,导师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
志趣和特长,因人而异地制定其学习计划,指导其专业课程。本科生导师还可以依照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趋势,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方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帮助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4.本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增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有利于深化我国高等院校的以学分制与选课制为主要方向的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
与传统的学年制与班级制相比,学分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学分制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分制和选课制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风险:有些学生在选课时会陷入盲目与不知所措的地步;有些学生为了学分而选课,导致知识结构不完善。对于初步接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选课时更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心理焦虑状态。导师制正好可以克服学分制和选课制的不足,导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特点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指导学生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与惰性,使学生不要为了学分而选课。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重分数、轻实际学习,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经验。
四、完善我国高校本科导师制的制度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实施了本科生的导师制,有些学校的导师制效果很好,受到了学生的好评,而有些学校的本科导师制却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据目前实施本科导师制的情况,笔者认为,本科生的导师制
在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中要想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注意解决好以
下问题:
1.必须明确本科导师的职责,正确处理好导师与学生辅导员之间的关
2.不断完善选拔导师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机制
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应该对导师进行必要的选拔,选拔那些具有较
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具有良好人格素养与政治素质、关心学生、为人师表的教师作为本科生的导师。只有这样的导师,在与学生进行
导师制交流的时候,才会在学业方面和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
导作用。在重视对导师的选拔之外,还应该完善导师与学生的配对机制,逐
渐形成导师与学生的相互选择机制。
3.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
作为一项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我国的本科导师制还不成熟。为了
不断完善导师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导师的选拔机制,更需要完善导师的考核陈冠希的歌
与监督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合理规划
导师与指导的学生之间的比例,以免出现导师指导学生太多而工作量过大、无暇指导学生的情况。第二,建立合理的导师工作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把对
导师日常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的考核,与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结合起来,使考核
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第三,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统一协调机制,把本科生
导师制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去。在实施本科产生导师制的过程中,需
伊朗语要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使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相互支持,从而保证本科
生导师制顺利进行。
4.建立良好的本科生导师的奖励与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