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项羽本纪》司马迁
禁食祷告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
    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命运的影响。
    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重点:由易到难为文言文断句,克服惧怕心理。
    体会人物的性格在其人生关键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项羽的悲剧性格。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2017男篮亚洲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曲〈霸王别姬〉感受项羽悲壮的一生。
    霸王别姬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
    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这些歌词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壮)
    在必修五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鸿门宴》,通过一个事件来分析项羽的性格,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矜功伐、好大喜功、有勇无谋、胸无城府、为人不忍、妇人之仁)这些说的几乎都是项羽性格的弱点,那么项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式英雄,正因为他是个英雄,所以虽然他并未成就霸业,仍被列入记录帝王人生的“本纪”。但同时他的命运又是悲剧性的,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项羽的那些性格弱点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而“时势造就英雄”,看天下风起云涌,数乱世英雄辈出;那么项羽是如何横空出世,又为什么快速衰亡的呢?我们再详细地学习这篇《项羽本纪》,全面地了解项羽其人。
    二、感知课文,疏通文意
    用/给下文断句(展示未标点文本课件)
    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2、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边断句,边疏通文意。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1、学书不成,去文字;舍弃
    2、又不肯竟学尽,完毕
    3、勿妄言,族矣灭族,名作动
    4、梁以此奇籍以……为奇,认为……不一般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才气过人才能,勇气
    6、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7、剑,一人敌,不足学
    分析其中项羽的性格,鼓励学生看《高祖本纪》中刘邦对秦始皇出游的感触,比较项羽和刘邦性格。
    少怀壮志的项羽经过破釜沉舟的巨鹿之争,一战成名。迅速从当初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发展为40万大军,一时无人可敌,自封西楚霸王。但经过鸿门宴一事,刘邦势不可挡地发展,最终可以和项羽相抗衡。
    (展示课件)
    3、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髙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羮/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边断句,边疏通文意。再次感受项羽性格:急躁易怒、头脑简单
    刘邦性格:处乱不惊、老奸巨猾、冷酷
    接着课本,继续感受项羽暴躁的性格。
    项羽一计未成,更加急躁,竟又生一计,大家一起来看看此计如何?解读“叱咤风云”第
一段。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1、丁壮苦军旅以……为苦,形容词意动
    2、老弱罢转漕通“疲”,疲困
    3、天下凶凶数岁者通“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
    4、徒以吾两人耳徒,只,仅仅;以,因为
    5、勿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白白地;使……受苦,形容词使动
    6、汉王笑谢曰推辞,拒绝(笑,感受刘邦性格,一急躁一笃定)
    7、汉王使人间问之暗中打听
    8、汉王数之数说,责备
    三、作业
    自己对照注释疏通少怀壮志部分的最后一段--起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学生齐读“起事”一段,一位同学口头翻译。教师提示重点字词及句式:
    1、使公及桓楚将
    统率,率领,动词
    2、梁眴籍曰
    *以目示意
    3、遂举吴中兵
    发动
    4、徇下县
    *以兵威降伏地方
    5、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即、则:连词,緋;即、则:连词,就;为……所,被动句
    6、谕以所为起大事
    另:项梁为何要杀会稽守?(分析当时乱世情势)
    项羽残暴的一面。(妇人之仁和残暴的矛盾)
    二、继续感知课文,疏通文意“叱咤风云”
    上节课说到项羽在人质威胁未奏效之后又亲自出马挑战汉军,使刘邦惊诧不已,接下来二人隔着广武涧开始交谈,刘邦开始发挥其长者风范,责备起项羽来了,他是怎么责备的
呢?(展示课件)
    汉王数项羽曰④:“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⑤,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二。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⑥,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⑦,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⑧,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⑨,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⑩,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11),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12),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13)。汉王伤匈(14),乃扪足曰(15):“虏中吾指(16)!”汉王病创卧(17),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18),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19),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英勇善战,但也并非独孤求败,另一位军事奇才足以让他头痛不已。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何许人也?介绍韩信的故事,相关典故:胯下之辱,狡兔死、走狗烹,假齐王,再次感受刘邦的老谋深算和冷酷无情。
    两位英雄交锋会是什么结果呢?继续“叱咤风云”第二段下外黄。重点字词:
最后的香格里拉
    1、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攻克,攻下
    2、彭越复反,下梁地攻克,攻下
    3、则汉欲挑战连词,表假设
    4、欲坑之活埋
    5、故且降姑且
    6、项王然其言认为……是对的
    7、东至睢阳往东,名词作状语
    8、汉军畏楚,尽走险阻险阻之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三、疏通“垓下悲歌”部分
    终于,大势尽退,英雄末路。项王驻扎结营于垓下已人少粮尽,刘邦用张良之计,派人在汉军四围唱响楚地民歌,使楚军尽生思乡之情,再也无心恋战。曾经横扫天下、威震四方的英雄也只剩下无奈的叹息。学生齐读《垓下歌》。
    但项羽还是凭借自己的天生神力突出重围,尽显英雄本。看“突围”
    他本已绝处逢生,为什么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呢?“乌江自刎”
    重点字词:
    驰走:使劲赶马逃跑
    地方:地域方圆
    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即使……难道……吗?”
湖水造句    吾为若德:我给你一点好处。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四题
    第三课时
    一、再次整体把握文本,梳理项羽一生
    少怀壮志
    1、学万人敌
    2、彼可取而代之
    3、起义反秦
    叱咤风云
    1、挑战汉王
    2、下外黄
    3、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垓下悲歌
    1、慷慨悲歌
    2、突围
    3、乌江自刎
    二、重点探究
    1、你认为项羽应该自刎吗?(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三首诗对项羽的评价,学生总结各个诗人不同的观点。
    《题乌江亭》杜牧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亦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性格决定命运”,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
    我们一直以项羽的性格为线索来贯通整篇文章,请对项羽的性格作一个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增加感知材料:
    (1)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直率粗犷)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城府很深)
    (2)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身陷绝境,仍执迷不悟,迷恋以武力来征服天下)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知人善用,故得到江山;项羽刚愎自用,故惨败敌手)
    (成语:运筹帷幄)
    教师总结:从项羽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人物的性格在命运的重要关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楚汉相争”实为项羽和刘邦的性格之争。
    三、课外拓展
    1、古人的天命观。项羽对于自己的失败,多次强调“时不利兮骓不逝”、“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渡何为?”把自己的失败归为天意,你怎么看?
    其实,不只是项羽总把一切都归结为命运,古人天命观是相当普遍的。
    (展示课件,刘邦的天命观)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①,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②:“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③,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④!”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①流矢:飞箭。②嫚骂:辱骂:嫚,轻慢,侮辱。③布衣:平民。因平民穿布制衣服,
故以布衣借指平民。④虽:即使,纵然。
    2、用/给下文断句(展示未标点文本课件)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①。忠之敝②,小人以野③,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④,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⑤。朝以十月⑥。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史记.高祖本纪》
    ①忠:真诚。②敝:同“弊”,毛病,弊病。②小人:指老百姓。这是一种蔑称。野:粗鄙。④僿:(sài,塞):不诚恳。⑤天统:等于说天道,自然的规律。统,一脉相承的系统。⑥“朝以十月”三句:此三句疑有脱误错简。《会注考证》:中井积德曰:‘车服’下宜有‘尚赤’等语,分明阙语令。又曰:‘葬长陵’是纪文之脱错在于此。梁玉绳曰‘葬长陵’三字错简,当在‘丙寅’句下。”以,在。黄屋,黄缎子做衬里的车盖。左纛(dào,盗),古代用旄牛尾或野鸡尾做的装饰物叫纛,因为是插在前衡木的左上方,所以叫左纛。长陵,汉高祖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译文]: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忠厚。忠厚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朝代之以恭敬。恭敬的弊病的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礼仪。礼仪的弊病是使百姓
不诚恳。所以要救治不诚恳的弊病,就没有什么比得上忠厚。由此看来,夏、殷、周三代开国君主的治国之道好象是循着圆圈转,终而复始。至于周朝到秦朝之间,其弊病可以说就在于过分讲究礼仪了。秦朝的政治不但没有改变这种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残酷,难道不是很错误吗?所以汉朝的兴起,虽然承继了前朝政治的弊端却有所改变,使老百姓不至于倦怠,这是符合循环终始的天道了。汉以十月为岁首,诸侯在每年的十月进京朝见皇帝。规定车服制度,皇帝乘坐的车驾,用黄缎子做车盖的衬里,车前横木的左上方要插用旄牛尾或野鸡尾做的装饰。高祖葬在长陵。
    四、总结
    司马迁的《史记》开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与编年体相比,此体更便于及时地抒发感慨,发表议论,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更详细地记录历史事件,所以开创以后,备受推崇,和编年体一起成为中国正统史法。
    五、作业
    1、熟练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
    2、重读《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饥荒高脚鸟    3、选读《史记.项羽本纪》或《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