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萧何、韩信这三⼈哪个更厉害⼀些?为何汉初三杰只有韩信被杀了?
⼤家都知道⼤名⿍⿍的“汉初三杰”,这三个⼈辅佐着刘邦建⽴西汉登上帝位,在刘邦坐上皇位之后,萧何和张良都没有被刘邦杀死,为什么只有韩信被刘邦杀死了?鹏哥就给⼤家来简单的分析⼀下。
众所周知,韩信⽤兵如神,被后⼈奉为兵仙、战神,是汉初军事上⽆⼈可⽐的⼀个传奇⼈物,也正是因为他功⾼震主,刘邦才对他有很⼤的猜忌之⼼,但是话⼜说回来,刘邦对张良和萧何的猜忌,其实⼀点都不必对韩信的猜忌⼩,但⼆⼈之所以得以善终,是因为都懂得急流勇退。
应该说张良是三⼈当中最聪明的⼀个,也是刘邦最放⼼的⼀个⼈。张良精通黄⽼之学,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退的道理,所以刘邦论功⾏赏时,张良拒绝了刘邦对⾃⼰⾃择其三万户的封赏,只要了留这个地⽅。因为张良在朝中没有权势且淡泊名利,所以刘邦对张良最为放⼼,张良也因此得以善终。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影视资料
于部首
相⽐于张良,萧何在关中甚⾄朝中似乎根深蒂固,这⼀点也引来了刘邦的猜忌,据说刘邦曾三次试探萧何,看他有没有异⼼,但萧何三次都将刘邦的疑⼼和顾虑打消了,从⽽化险为夷、幸免于难。
前两次萧何通过派族中青壮年奔赴前线和捐献家产打消了刘邦的顾虑,第三次遭到刘邦怀疑时,萧何在关中已深得民⼼,成了刘邦猜忌的重要对象,此时,萧何听从了他⼈建议,做了些强购民⽥民宅、放⾼利贷、收受贿赂之类的事情,通过⾃污的⽅式败坏⾃⼰在百姓⼼中的好名声,从⽽让刘邦觉得他这个⼈没有野⼼,最后也是得以善终。
影视资料
买卖人但是韩信却不同,他不但不懂得功成⾝退,反⽽还主动邀功,最终被萧何和吕后设计杀死。区别于萧何和张良两位⽂⾂,韩信作为武将本就容易招致怀疑,但他却不⾃知,追究其最终被杀的原因还有这⼏点:
买古筝
1、不知退守,过于⾼调
虎开头的四字成语
韩信犯的第⼀个错误就是太⾼调。韩信是千古难得的帅才和将才,能够把弱⼩的军事⼒量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最后在垓下设下⼗⾯埋伏将不可⼀世的楚霸王项⽻彻底击败,让项⽻⾃刎乌江,奠定了建⽴汉王朝的基础,但他太⾼调了,⾼调到不知谦虚为何物。
影视资料
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向韩信问道: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
能带⼗万⼈。刘邦⼜问道:那你呢?韩信回答:我啊,当然越多越好。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便来⾃于此,但是韩信对刘邦说的这番话⾃然容易遭到刘邦的猜忌,更是为⽇后被杀埋下伏笔。
2、⽬光短浅,⽤逼迫的⽅式邀功
韩信在打下齐鲁之地后,⼿握重兵,可以说成了刘邦和项⽻争霸的砝码,这时候他居然向刘邦伸⼿要官,以功要封,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殊不知,他的做法犯了⼤忌,帝王们对⼿握重兵的将帅⼀向最为忌惮,韩信作为⼀个⼿握兵权、⽤兵如神的军事统帅不知避嫌也就算了,竟然还主动邀功,这简直就是作死。
3、政治觉悟太低
韩信攻下齐国的时候,⼿握重兵,他的谋⼠蒯通⼀⽽再再⽽三的向韩信表明,刘、项的命运就决定在韩信⼿⾥,向着项⽻,项⽻胜利;向着刘邦,刘邦胜利。不过在谁⼿下,都不如⾃⼰⾃⽴⼭头来得实在。
影视资料
不过韩信最终没有采⽤蒯通的话,⼤概是觉得不靠谱,或者他认为刘邦能拜⾃⼰为⼤将军是对⾃⼰的赏识,是⾃⼰的伯乐,不能背叛刘邦。
可以说,这个时候,韩信如果⾃⽴为王,楚汉之争的结果尚未可知,但是韩信没有这么做,后来天下⼤定,刘邦因为猜忌夺了韩信的兵权,降为淮阴侯,最后被吕后所杀。
⽽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要说最厉害的,鹏哥觉得应该是张良,打仗能指挥,做⼈有情商,不贪功,不谈权,知道功成⾝退,在留下美名的同时也保全了⾃⼰的性命,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啊!对此你怎么看呢?呼叫转移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