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不仁因茶而生的宜兴紫砂壶,从一开始便与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文人雅士的参与无疑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之被赋予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将其它文化艺术等形式融合为一体,比如金、石、书、画等等,从而造就了现如今这独一无二的宜兴紫砂文化,不管是在文化还是艺术领域,都可称之为是一朵奇葩。一把精致紫砂壶的背后,实则包含了十分复杂繁多的制作工序,
前前后后加起来共有几十道工序,还需紫砂艺人精湛的技术手艺加以辅助,方可最终成型完成,
实属难得。艺术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紫砂壶的创作灵感便是来源于身边的各事各物、各景各,再加以紫砂艺人真诚而又质朴的体验与观察,
以紫砂的艺术语言来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想法表现出来,
从而共同呈现于紫砂壶之上,必能够使其彰显出深沉而又丰富的内涵与雅韵。这款紫砂壶“清风和影”(见图1)创作的主题是以竹为主的,在宜兴本身便有着大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不愧是有着“竹之海洋”的名号,竹子虽四季常青,但是在每一个季节中其所带给人们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在春天焕然一新,到处散发着勃勃的生机与清新的自然;而在夏天抵御着严酷的烈风与阳光,为我们带来了一片阴凉之所;秋天万物萧条,唯有竹子依旧保持着青春的风采;冬天纵使寒风凛冽、风雨飘渺,依旧无法撼动竹子坚挺
的身姿,四个季节,四个不同的竹子,想必这也是为什么紫砂艺人如此钟爱竹子的原因了吧。
2紫砂壶“清风和影”的造型特征
无氧呼吸反应式这款紫砂壶“清风和影”围绕着“竹”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将其形态非常巧妙地与紫砂壶的造型融合在了一起,整体的造型可以说是十分的别致新颖,且为了充分地彰显出竹这一主题元素,在紫砂壶的造型之中,壶嘴、壶把等多处地方都以竹的形态呈现出来,
在壶身上更是以书法陶刻的形式来描述竹,可谓是将竹的气质雅韵彰显得淋漓尽致。
在此壶整体的造型之中,既有光器的特征,又有花器的特点,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身形以圆筒的形式呈
现出来,敦厚而又饱满,线条勾勒得流畅顺滑;底部则直接化为平整,端庄而又稳定,
整个大小刚好与壶口契合吴亚敏
(宜兴214221)
现如今的宜兴紫砂壶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艺术格局,在紫砂壶的身上不仅有着较高的实用性能,且外观造型优美,气质雅韵深厚,同时它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为人们呈现出一幅极佳的视觉盛宴,使得人们在饮茶活动的同时,还得以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品味,
紫砂壶的创作所追求的不仅是外观造型的搭配,更加注重内在精神的价值,烘托出其中所独有的艺术景象。本文便主要以紫砂壶“清风和影”为例,
竹影
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清风和影;造型特征;
文化内涵图1
紫砂壶“清风和影”
性能最好的笔记本
在一起,形成上下的相互呼应;壶盖压在壶口之上,盖面圆润饱满,流畅自然地与壶身衔接在一起;壶嘴、壶把、壶钮这三部分便都是以竹节的形态制作而成的,弯弯曲曲,形态稍不规则的壶钮立于壶盖之上,上面无论是竹节段还是一些坑坑洼洼的细节都处理得十分精致到位,突出竹子弯而不折的特质,整体形态小巧玲珑,十分考验紫砂艺人的技术手艺,由此可见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术,壶嘴以及壶把都与壶身十分自然地衔接在一起,且都是弯曲的形态,但又保持着挺拔的姿态,将竹子挺拔、坚韧的精神充分地彰显了出来。
除此之外,紫砂艺人还在壶身上进行了书法的陶刻,其中的内容更是与竹密不可分,将竹的精神内涵充分地演绎了出来,使得人们通过紫砂壶也能够感受到竹子的面貌与精神文化内涵,惊叹于紫砂艺术的无限魅力。
3紫砂壶“清风和影”的文化内涵
从古至今,竹在人们心中便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竹子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实用价值,能够制作成许多的实用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再者竹子还能够做成乐器,无不丰富了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另一方面竹子有着“花中四君子”的美誉,四季常青、弯而不折的特征,被人们象征为是品行淡泊、坚贞正直的君子形象,饱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常常将此比做是理想人格,在其赋予自身的思想情感,紫砂艺人以竹为创作主题,让竹文化浸润于整个紫砂壶之中,使得人们从中感受到浓厚的竹子精神价值内涵,给予人们精神上的鼓励。
4总结
紫砂艺人将自己的情感充分地赋予在竹子之上,并以紫砂壶的形式充分地彰显出来,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与思想,既满足了紫砂壶的实用性,同时整个作品又给人以一种艺术的高雅感,其中竹子所呈现出来的思想境界更是无比浓厚、丰富,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样一幅完美的紫
砂壶作品无不令人赞不绝口,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内涵以及紫砂艺术的无限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向其靠拢,并对其心生爱慕之情,爱不释手,也推动着紫砂艺术一步一步地走向更远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加精彩、更
加优异的紫砂壶作品。
[1]吕玉新.清风竹影,岁月无声——四个月的宝宝可以吃什么
REVERSI—论紫砂壶“绞竹提梁”的创作体会[J].江苏陶瓷,2019,52(4):68,71.
[2]周梦霞.论紫砂壶“倾竹半月”的艺术形态和人文内涵[J].江苏
陶瓷,2021,54(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