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活
钾矿ART&LIFE“湖上升明月”堪舆文化表征|622021年第1期
(总第219期)
N0.1 2021
Serial N0.219
“湖上升明月”堪舆文化表征
李若愚郑艺鸿
(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安徽蚌埤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是以移迁古建筑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园,在全国属首创。内容通过 用易经八卦、儒道学说等风水学理论对园区内的生态环境、景观改造和规划布局的成因和功用进行分析,阐述了 风水原理在古今营造手法和意识理念上的差异,以及应用在主湖心岛建筑聚落场景的形式特征、的人文思想和价 值取向。
关键词:古民居;风水;聚落;易经;八針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81 (2021 ) 01-0062-06
引言
风水相地之术,古称堪舆,又称青囊,是一种 古老的卜宅之术,是古人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并寻求 理想的居住条件下形成的一门学术。在中国有着悠久 的历史,文化脉络深厚,包含了哲学、天文学、地理 地质学、气候环境学、景观建筑学、易学、儒家学说、美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内容,是一门跨学科的交叉 科学。堪輿学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即追求 “天人合一”的儒道哲学思想。“堪,天道;舆,地 道”,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实践累积的宝贵文化精 髓,从本质上也是通过协调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出适宜人类生息繁衍的生态系统。
风水理论注重建筑与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不 论是择址还是改造的目的都是使之愈发协调或互补,认为建筑物不能抛弃环境独立存在,这与现代建筑设 计及城市规划的主旨和理念一致。古老的“天地人合 一”观念与现代的社会生态学都含有可持续发展观。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从选址、规划布局至填山拓 湖无不受到这种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
一、选址分析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选址于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龙子湖西南区域,主要依托龙子湖畔的生 态环境和水体景观进行营造。
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凤阳新书》记载,此处本是一片洼地,由淮河水倒灌至此,成为一片水 域,最后形成湖面。南侧有凤凰山、马益山、梅花山 山涧的大大小小九条沟渠汇入其中。湖东岸依靠曹山 和锥子山,两山绵延交错,首尾呼应,宛若两条巨龙 守护着湖水,合称“双龙山”,相传“双龙行雨”使 原本低洼的水域形成湖面,解除了连年的旱情,故称 为“龙子湖”。
园区选址的龙子湖西南岸原本地势平坦,除去 水面大多是沼泽与滩涂,单一乏味。为了使景区环境 存有高程变化,丰富景观视线,故在地块的西部和北 部,采用人工堆土的方法,进行填充。一方面阻隔城 区的喧嚣,另一方面形成冈峦重叠、曲径通幽的景观。北侧大面积地区地势平缓,规划为旅游综合服务区,主要包括一座星级宾馆和综合配套设施。西侧堆筑三 座高70m左右的山丘,呈南北走向一字排开。
为充分利用龙子湖水体景观,在园区内南部大 面积拓宽湖面,以增加水域的面积,形成宽阔平坦、涟滴轻漾的景。湖面拓宽后,修筑一大五小6个岛
收稿日期:2020-11-18
基金名称:蚌埠市智库建设及社科规划项目“湖上升明月古民居文化与艺术价值研究”,项目编号:B B20B057;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目“明代帝陵石刻研究”,项目编号:16BF073
作者简介:李若愚(1987-),男,安徽蚌埠人,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景观建筑与艺术。
郑艺鸿(1975-),男,山东潍坊人,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明代石刻文化。
I 63
屿,其中最大的岛屿被安置在园区内的中心位置,岛 上迁建了 100多座特古民居房屋,是整个项目的心 脏部分,也是被重新规划布局的古建筑村落。中心岛 营造成一个完整的正圆形,以代表一轮圆月。圆月不 仅象征着亲人团圆、家庭美满之意,还为自古至今诸 多诗人寄物思情的宠儿。博览园的“湖上升明月”命 名正是来自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千古佳句“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为借观月怀思,写景抒情,表达对亲友及故人的思念,同时描绘出一幅一轮皎月 自东海升起,展现出恢弘壮阔的景象。现古民居园内 升起的这颗明月,不仅如碧玉般镶嵌在清澈的龙子湖 畔上,也是先人和传承者对古建筑的精神寄托,更承 载了名俗风情、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
二、景观改造
在我国古代,无论都邑、村镇、宫宅,还是园囿、寺观、陵墓,从选址、布局到规划设计,均受到传统 风水学的影响。古人的生产生活都受制,且反作用于 周遭的自然环境,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看似简单却又 微妙复杂的关系便是最初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天人 合一这种理念在古时最显著的体现就是建筑选址和村 落规划,即为人类生存活动择取有益的外在环境条件。优选地应是山清水秀、风调雨顺,因为山体是大地的 骨架,也是生活资源的库府,水更是生命之源,山水 匹配,相得益彰。
(一)背山面水的营造
《阳宅十书》中道:“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 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 大形不善,纵内形得法,终不全吉。”w总结归纳,理想中宅邸的环境大致应是,地势平坦,背山依水,交通便利,风景优美。
姚廷銮在《阳宅集成》中说[2]:
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
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
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
按照这样的风水理论,村落要建在面水背山的 地形上。象征着园区心脏的湖心岛村落(图1)不仅 面向园区内东部的大面积水域,而且往园区外部延伸 更朝向广阔的龙子湖水面。同时圆月形岛岭亦坐落在水域正中央,四面环水,被水围抱。由于地理环境原 因,龙子湖西南岸四周无明显起伏的山脉作为依靠,以西侧堆筑的三座山丘中间一座作为基础,用钢架混 凝土打造了一座长约100m,高80m左右的大型朱 砂片状景观筑山,大致呈低矮等腰三角型,以此迎 合风水学中村落须“背山”的基本原则,满足背靠大 山带来的安全庇护心理。此假山也不无实际功能,移 建了数座古建筑构建融入山体之中,做到了山体与古 建“共存”的视觉景观效果,假山内部精心分配空间,细分布局,用作高端酒店客房与会所之用途。
(二)案山的打造
在湖心岛东侧距离百米开外水面中央,运用了 和西侧筑山完全相同的人工手法建造出一座小型的红 景观筑山(图2),整体呈“山”字型,并也于之 中建造了小型庙宇形式建筑,赋予其观赏和实用双重 功能,此小型假山的建造符合明代徐善继、徐善述所 著《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卷之五上》中 有关“案山”的阐释:“凡穴前低小之山,名日案山。如贵人据案之义。其山宜低小,或如玉几、如横琴、如弓眠、如带横……等物,而横遮外阳朝对山之脚者 是也。也不必拘其合于形像,但以端正、圆巧、秀媚、光彩、平正、齐整、回抱有情为吉。”13]“案山”一 词来源于古代堪輿术中用来描绘正对向基址(含阳宅 和阴宅)且距离不远,并与主山(即背靠之山)相对 的矮小之山,因其形态和功能类似古
代的案几而得名。又名“迎砂”,“砂”指穴位周围的冈峦、山脉或土 丘等高起物,“迎”表方位,即面向、正对之意。案 山可使宅前萦绕更为密集,有助于生气聚财,古人认 为居住环境离不幵气,生气才利于生息与繁衍,故徐 善继于《地理人子须知•砂法》中云:“有案山,则穴 前收拾严密,无气不融聚之患。”141
明刘基《堪舆漫兴》中的“案山歌诀”151:
面前有案值千金,远喜齐眉近应心。
案若不来为旷荡,中房破败祸相侵。
案山最喜是三台,玉几横琴亦壮哉。
笔架眠弓并席帽,凤嚴池上锦衣回。
古民居主岛聚落对面的“山”字型景观案山不 仅在比例尺度上合乎章法,也在距离远近上遵循原则,
64
形态上更趋向“三台”,并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山峰,呈完美的笔架状,符合风水理论中多种关于案山的描
绘。其选用笔架造型是因与文人学士所用器具相关,案山有恭敬、朝拜之意,有如官场中的俯首称臣,古 代儒家思想重仕,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中举、做官入仕、取功名利禄方能光宗耀祖。
(三)总结
以上可以看出,以湖心岛为中心古村落的规划 方式完全契合传统风水学中点穴、选址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基本原则和格局。这种理念实际就是用山 体围合出一个利于藏风纳气的空间,打造青山翠绿、碧水长流的自然景观,使环境呈现出祥和之气,并留有神灵庇护的理想空间。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村落选址观也完全 合乎自然规律。首先,背靠大山,可以借助山势抵挡 寒流的侵袭,并有木材作为燃料。其次绿水环绕也为 农耕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不仅利于人的健康,也方便灭火取水〇而讲究前方开阔,左右无障碍等,既有利于空气流通、视野开阔,也为出行提供了便利。
三、龙脊木塔
于湖心岛聚落西北侧土丘顶,也是景观主山正 北侧立有木塔一座,此为复建的明代木质建筑,收购 于晋南。此塔为木结构六角楼阁式,共7层,高约 30m,攒尖顶,大量运用了梁、枋、柱和斗拱结构,飞檐翘角,雕刻精美,内搭建楼梯,可登临观景。
塔这种建筑形式源于印度,原为收藏佛教高僧 遗骨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只含宗教意义上的功能性,在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又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后便呈现 出富含中华民族文化特的传统建筑形态,本塔暂被 命名龙脊木塔,为典型的中式阁楼塔形式。中式塔是 在印度窣堵波和传统阁楼的形式上衍生出的产物,并 融合了儒家文化和风水功能,具有强烈的点化风水的作用。首先,作为佛教建筑,带有其宗教彩中降妖 除魔、驱逐邪灵之意,作为镇物具有护一方水土,庇 佑一方百姓的功效。另塔尖为尖锥,类如笔锋,塔身 呈细长圆柱,直立而上,形似笔杆,常被视为文笔。儒家思想视科甲和谋仕为贵,文笔作为最有象征意味 的物品与塔形相似,塔顶直冲云霄,接纳万物之灵气,能使文运昌盛,科举夺魁。又与东侧笔架型案山相得 益彰,有架亦有笔,配以龙子湖水为墨,三者各司其 职,恰如其分。
四、主岛建筑聚落的布局
(一) 基本形态
圆形湖心岛屿(图3)内所有建筑均为移迁复建 江南一带古民居,其中以古徽州居多,并搭以少许现 江西、浙江古建筑。其规划排列形式极富特,以三 层由小到大的圆环形式进行排列,最外层环形建筑数 量为51栋,中层46栋,内层29栋,并在层与层之 间铺设道路,最外层和中层之间设置行车道路,中层 与内层建筑之间开凿出一条河道,于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位架设形态各异的 石桥八座。其中三层环形建筑布局宽度也不等,呈现 出中层环形宽,内外环形细的形态,中
层宽度约为 45m,内外两层较为一致,约为25m。究其上述形式,这种规划布局如作鸟瞰,呈现出易经六十四卦圆图,此乃历朝历代风水卜宅理论的最高指导原则,如加细 致剖析,此种形式模拟了孟氏易学派创始人孟喜提出 的卦气六日七分图。
易经风水(二) 易经八卦概念
卦气学是汉代易学将易经六十四卦与历法二十四节气结合的解释自然科学的一种体系,主要是 用卦象去阐释一年中节气的变化。卦气就是“值曰卦”的概念,意为用六十四卦去表示一年中的365天,24个节气和12
个月,其中以孟喜的六日七分法流传
最为广泛。如图4所示,其中最内圈表示六十四卦中 的正四卦,震、离、兑、坎,分别代表春、夏、
爱一直在身边秋、冬, 其中每卦代表六个节气,即六爻,共计二十四爻,各 爻主一个节气。中层圆圈内即二十四节气,分别与内 层的二十四爻一一相对,也代表十二辟卦,匹配十二 个月,又代表十二地支,象征十二个时辰。最外圈 表示六十卦,主掌一年的365又1/4日,一卦值6又 7/80日,一卦六爻,故一爻约值一日16】。整个卦象图 表示一年当中的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甚至 精确到每一日,易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 古人用此图占卜气候、环境与人体之间的关联,有助 于解释阴阳合历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和变化规律。
岛屿内的三层空间布局形式几乎完全再现了卦 气六日七分图,排列组合的每个圆环形都与卦气图中 三环的宽窄、形态相同,由八座桥梁呈放射状由内向 外发散,并对应着乾、坎、艮、震、巽、离、坤、 兑八个基本八卦位置,具整齐划一且和谐均衡之美。 因每栋民居的体量和面积不尽相同,建筑的数量无法 与卦数均等一致,但从观感上已颇为相似,不仅符合 统一与变化的审美法则,也表达了易经中万物矛盾对 立统一的发展规律,视觉效果极佳。作为整个古民居 博览园的中心建筑组团及文化内核,以城村聚落概念 为承载媒介,表达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的 天人合一易学理念。卦气图与六十四卦全图有所不同, 主要通过卦象图与二十四节气结合,传达时间知识体 系及其社会实践信息,旨表时间涵义,应用此处更衬 映民宅建筑的历史悠久,凸显古朴厚重及沧桑感。三 层同心圆围绕也象征了天圆地方,乃儒道两家与阴阳 五行学说的核心和精髓,并带有中央和圆形崇拜的意
识形态,和待中为尊,以心为贵的圆形思维模式。
(三)相同理念聚落的分析
举例以易经八卦图形或中心思想为规划设计概 念的村落和城市,均有一定的代表性且保护完整。
1.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
村中心设有水塘取名“钟池”,以阴阳鱼界线 划分半水半陆,似太极八卦,以钟池为中心,向外辐 射八条道路,直通八个方位的山峦,构成诸葛亮的“八 阵图”布列样式。但整个村落没有呈现十分清晰的八 卦图式形态,更多的是以文化历史心理趋同体现八卦 理念。该村历史悠久,村中居民皆为诸葛后人,于元 中后期规划建设,迄今约600余年,多为明清古宅, 鲜有元代建筑(图5) [71。
2. 黄山呈坎八卦村
以四周八座山峰作为八卦的方位,村内的S B  河流作阴阳鱼界线,全村二圳三街九十九巷组成一个 完整的九宫八卦图形,按八个方位向外延伸,组成了 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其命名中的“呈”意为表露、 显现,代表裸露的土地,属阳;“坎”为八卦中的坎 卦,代表水,呈与坎合并则表示阴阳结合,对立统一。 该村已有千余年历史,内有多宋元明清民居,乃徽州 古建筑名村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图6)。
3. 广东肇庆高要黎援村
其村庄布局近似圆形,道路总体按圆环和放射 状铺设,房屋排歹U 呈一定弧度,走势弯曲,层层围绕 环抱,如八卦圆环样式。外部围绕一圈C 形水系将 村落环住,以水为脉,临水而居,形意上与“湖上升 明月”主岛屿极为相似。本村迄今约有700多年历史, 村中皆为明清时期建筑,据查证,高要周边地区与此
图4卦气六日七分图 图5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 图6黄山呈坎八卦
|66
村落类似采用放射状路网且整体呈圆形规划的聚落还 有30多个(图7) 181。
百度老总李彦宏
4.新疆特克斯八卦城
该城市于城区正中央设计一正圆形中心广场,并按照八卦的八个方位等距等角度向外延伸辐射出八 条城市主干道,每条长1200m,中心广场被划分成 了面积相等的8个45°角的三角型区域。又由中心广 场向外扩散,每间隔360m设置一条与主干道连接的 环路,共3条,使总体观感上呈现3个八边形环路向 中心聚拢,充分地照应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的卦 爻数理关系。房屋建筑填充于由道路划分出的规整对 称的区域中,居高空俯瞰,体现出一种均衡韵律之美。此城规划建设于1937年,属把易经八卦融入现代城 市规划理念下打造的孤例(图8) 191。
(四)与湖心岛聚落的比较
根据上述利用八卦图形或概念的三村一城与本 岛聚落进行比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在选用八卦图式作为其规划 布局理念时多重其“意”,被赋予象征含义,即易经 八卦的“道”及“理”等深层内涵,保留其传统规划 建制中的方正空间格局,并以正交路网为整体框架,随着村寨的有机扩张向外逐渐延展才构成“外圆内方”的造型,因“圆则杌挽,方则啬吝”,圆表运动变化,方为静止稳定。不去刻意营造是否趋同于形式,或完 全照搬八卦图示及图像的表象形态。因此,八卦意图 只是在规制村庄时纳入的控规手段,而不是直接复制 的蓝本。
作为近现代居住聚落的规划造型,如若使用易 经八卦作为概念和图形样式,必定带有西式规划设计 思维作为导向,追寻规整与数理几何之美学法则,具
建队节备典型的理想主义
彩,流露于表层。湖
心岛聚落的布局形式
是在中式规划思维和
西式设计理念下共同
作用衍生的村落模型,
采用放射状环状形态
正是区别于古代传统规划手法的重要特点。
不论是自然发展演变还是人工刻意干预形成的建筑聚落格局,在赋予其文化图腾类精神层面主题时势必受到外来诸多因素的浸染,其影响的成分皆 沿自社会进化的发展脉络。如伴随自然科学进步带来的
工艺技术和规范体系的提升,全局规划愈加长 远及合理;如全球各信仰文化及理念互相渗透带来的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的革新,为西方的外露坦率、直线精确思维、具象型表达和东方的含蓄内敛、曲 线迂回式思维、抽象型阐述之间的相互碰撞却巧妙的和谐交融。这种意识形态的演化随着时间的进程逐渐扎根于社会活动各领域,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正是这样,才使得本例中的主岛聚落从单纯的造型上比古代八卦村更加“八卦”。
十大最值得看的书建筑作为最小的居住生活单元,是最常见的承 载精神活动产物的媒体,而以房屋为细胞构成的组团、聚落和城镇作中介并附丽以哲学伦理符号,则非主流 手段,因其比例与尺度过于庞大而难以观察和感知,但聚居地的平面环境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总和在长期 受到精神文化的支配下,势必会显现出某种价值取向 上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
本案例中的湖心岛屿非传统意义上由生存居住需求而自然发展演变的聚落环境,而是由古民居汇集 而成的特景观建筑。项目的核心区域处于旅游博览 园区内,为增添视觉冲击力和丰富历史文化的底蕴,被赋予了八卦哲学符号的阐释。
五、结语
风水学的发展呈现了坎坷多舛的命运,从封建王 朝末期由西方科学技术引入遭受到的质疑和批判,至
新中国成立后期间对其全盘否定和万般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