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一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说艺术特。
3、子猷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教学重难点】
海底世界怎么画 1、《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说艺术特。
3、子猷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
【教学法】自主合作讨论
【课时】1 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课堂提问:同学们通过预习对《世说新语》有何认识?了解哪些?
2、作者链接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儿,世袭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志人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合作·探究·展示】
一、读书(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品有大概的把握,反复读书培养语感,为翻译,背诵奠定基础)
1、学生朗读作品,教师纠正字音:
笃( dǔ ) 都( dū )丧( sāng )( sàng )
了(liǎo) 舆( yú ) 调( tiáo )恸( tng )
2、体朗读课文
3、师范读课文(注意在范读期间,容易读错的字音要重读)
二、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把握:
2020端午节快乐祝福语 学生活动:学生读出他们课下到的相关资料
(一)子猷:王徽之,是王羲之之子,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在《世说新语》中对其生平逸事有大量记载。
教师补充资料:
1、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2、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二)子敬:王献之,王羲之之子。东晋著名书法家。主要作品《洛神赋》
三、扫清字、词、句等障碍(使学生能掌握作品大意,为理解作品中心思想奠定基础)
小组活动:
1、以平时要求的四人为一小组活动。
澳洲袋鼠精 2、结合工具书、课下注释读课文。
3、读懂课文,把握大意,全班交流。
要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增加互动性,调动课堂气氛
课堂检测一:出下列翻译的不当之处。
1、原文: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翻译:子猷向左右问:“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改错: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2、原文:语时了不悲。
翻译:说完话后根本就不悲哀。
改错: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了:完全
3、原文:便径入坐灵床上。翻译:(子猷)从小路上走向灵床。
改错:(子猷)径直坐在灵床上。
比较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伤逝第十七》)
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晋书列传十五》)
1、子猷、子敬兄弟感情深厚,在上面两个语段之中都有反映
企业文化精神标语
2、在语段一之中人物形象刻画很有个性,请你摘抄其中充分展示子猷个性的语句体会子猷的形象,并说一说这些语句与语段二之中哪些语句相照应。
3、子猷对弟弟有深厚的情谊,但弟弟死后他一开始并没有哭,这是为什么?你能从语段二之中到答案吗?
(教师通过对此题的分析,使学生更加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后人用“人琴俱亡”一词表达对死者无限哀悼之情的主要原因)
四、小结:
课文内容结构
俱病笃 子敬先亡
人亡
问左右 奔丧不哭
手足情深
高三复读补习
人琴俱亡取 琴弹 不调掷地
琴亡
恸绝久 月余亦卒
在此结构之中,小说的雏形依稀可见。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形式业已具备。叙事较为完整,情节波荡起伏,首尾呼应,实为一佳作。在整理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试背文章,完成大纲要求。
五、布置作业:
拓展思维:根据《人琴俱亡》写一篇亲情故事,更好的体味其中的情感。
【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子猷( ) 病笃( ) 了( )不悲
舆( ) 不调( ) 恸( )绝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而子敬先亡。
(3)何以都不闻消息。 (4)语时了不悲。
(5)便索舆来奔丧。 (6)子敬素好琴。
(7)便径入坐灵床上。 ( 8)弦既不调。
(9)因恸绝良久。 (10)月余亦卒。
3.《人琴俱亡》选自 作者是 ,他是 (朝代)文学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 ”
4.文中说“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的原因是:
5.《世说新语》中很多故事发展为成语《人琴俱亡》发展的一个成语是 。这则故事表
现了:
6.翻译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3)因恸绝良久。
1.yóu dǔ liǎo yú tiáo tng
2.俱 :都。而:顺承,不译何以:以何,为什么。语:说话。了:完全。便:就。索:要。舆:轿子。素:一向。 径:直往。既:已经。因:于是。绝:气息中止。卒:死
3.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 人琴俱亡,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4.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5.人琴俱亡 王子猷和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
6.(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2)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3)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二
【设计意图】
1、本单元的写作是学习描写景物。要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水准。
2、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的情趣。
导入语:
美好的景描写,能让人如身临其境,神游其中。它是春赏百花夏观雨,秋品金菊冬踏雪的浪漫;它是临池照影、望月思亲的感怀。一切景语皆情语,能渲染气氛,可烘托心情,会镌刻年轮,可铭记时光。完美的景描写,能把读者的心牵入作者笔下的情境中。
四季风光流转,时光荏苒消逝,你我俱在其中,走过的路,路过的桥,看过的风景,就请你,尝试着用笔来写就美文吧。
本次活动,我们以通关为形式,逐级打通,掌握写好景物的秘籍,练就自己的生花妙笔吧!
第一关、突出特征
【美文欣赏】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作者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
【写作秘籍】
抓住特征细描绘,笔下景物有神韵。
世间万物皆有个性,自然风景各具神韵。写出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就是要写出该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写出个性,写出神韵。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描写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习作展示】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绿。我揉了揉眼睛望着通往家门口的一条乡间小路,那幽幽的小路已经被绿小草覆盖,嫩嫩的枝条沾了些小小的水珠,在微风吹动下闪烁着光芒,就像晶莹剔透的小珍珠。我顺着这条小路慢慢地向前走,小路两边垂杨柳已经长满细细的枝叶,我摘下一片嫩叶放在手掌心感受着春天的生机,嫩叶是绿的,渗透出一点淡
黄的颜,它是那么的娇嫩。
——王佳浩《我爱春天》
老师:王佳浩抓住了春天充满生机的特点来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
第二关、多感并用
【美文欣赏】
人琴俱亡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