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桃花源记》(解析版)          
                             
⑴陶渊明(365一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子旁边种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五柳先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散文家。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文
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一田园诗,因此又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⑵“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记载事物,并通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⑴[缘]沿着,顺着。    ⑵[鲜美]新鲜美好。 ⑶[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⑷[缤纷]繁多的样子。  ⑸[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⑹[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⑺[穷]尽。⑻[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安全教育主题
⑼[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⑽[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⑾[才]仅仅、只。⑿[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⒀[俨然]整齐的样子。
⒁[属]类。⒂[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⒃[阡陌]田间小路。
⒄[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⒅[悉]全,都。⒆[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⒇[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21)[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22)[乃]于是,就。  (23)[具]详细。(24)[要]同“邀”,邀请。
(25)[咸]全,都。(26)[妻子]妻子儿女。(27)[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8)[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29)[遂]于是、就。(30)[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31)[乃]竟然,居然。(32)[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33)[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
(34)[为]对、向。(35)[叹惋]感叹惋惜。
(36)[延]邀请。(37)[语云]告诉(渔人)说。
(38)[不足]不值得,不必。(39)[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40)[扶]沿着、顺着。(41)[向]先前的。(42)[志]做记号。
(43)[及郡下]到了郡城。(44)[及],到。
(45)[诣]拜访。(46)[规]打算,计划。(47)[未果]没有实现。(48)[寻]随即,不久。(49)[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考点:重点译句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答案】渔人对此感到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答案】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但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答案】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答案】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⑷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处处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⑸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如外人。
【答案】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源外面的人一样。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案】祝福老人新年祝福语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⑺见渔人,乃大惊,所从来。具答之。
【答案】(村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村人)问(渔人)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答案】(村人)邀请渔人到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⑼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答案】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⑽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答案】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⑾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答案】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答案】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
⒀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答案】其余的人各自把渔人请到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出必告反必面⒁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案】村里人告诉渔人他说:“这里的事情不要对外边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答案】渔人出来以后,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答案】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答案】东晋年间,武陵都有个渔夫,一次,他出去捕鱼时划着船迷路了,遇见了一片美
丽的桃花林。他走到桃林的尽头,发现了一个山洞。他下船从洞口进去,来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富足欢乐。桃花源的人见到渔夫很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夫向他们详细地述说了自己的见闻,并受到了款待。渔夫在那里逗留了几日使告辞离开了。他在回去时,沿途做了记号。回到城里,他使向太守禀报了桃花源的事情。太守派人随渔夫去寻,却没有到。
2.桃花林的景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答案】桃花林的景:一条清澈的小溪向远处流去,溪水两边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桃林里绿草如茵,花朵芬芳馥郁,一株株桃树像娇艳的少女,柔臂细腰,随风轻扬的花瓣如同漫天春雨,纷繁美丽。
桃花源中的景象:田地平整宽阔,房屋整齐有序,一丛丛翠竹迎风摇曳,一排排桑树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往前走,那映着天光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远处,白墙灰瓦的村落上空炊烟缭绕,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仰望天空,天是那样蓝,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着。
  感受:美好、宁静、温暖,是理想中的家园。
3.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答案】渔人“具言”的内容是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富足,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们感慨外面的世事变迁,对遭受战争祸害的百姓深表同情。
(2)诣太守,说如此。
(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点拨:本题设置的日的是引导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的省略部分,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及写作艺术特来理解。
【答案】“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桃花源的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桃花源记陶渊明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武陵人捕鱼业  不足外人道也     
【答案】动词,作为。 介词,对。
2.便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俨然 
【答案】动词,舍下,放弃。 名词,房屋。
3.见渔人,大惊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副词,于是,就。 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4.向所志          未果,病终       
【答案】寻  不久
五、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它们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的区别。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答案】鲜美: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瓜果、菜肴)滋味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答案】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答案】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六、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 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
【答案】“世外桃源”吸引人的地方:景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应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追求和平安乐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补充: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圣诞节怎么过
【答案】本文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等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表达了作者追求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