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图景,其结尾十分耐人寻味。
当渔人告之太守,“寻向所志”,再次前往时,却不复得路,尽管渔人用心良苦,“处处志之”。之后,高尚士刘子骥也是“规往”而“未果”。仔细想来,这样的结尾真是绝妙。渔人领着太守的人,“寻向所志”,结果却是迷了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想来作者是有用意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那里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大家过着“怡然自乐”的快乐生活,它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标亮节,是其对腐败官场、污浊社会的反叛。那样一块令人神往的净土,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入的。渔人先前的进入只是展示桃花源人生活场景的需要,渔人也仅仅是一个线索人物而已。他后来贪图荣华不守信用,让人无法容忍,而太守混迹官场,也是一个世俗的人物,所以,这一次哪怕是太守亲自前往,结果也会是一样的。这个结尾告诉读者,桃花源不是世俗之人可以去得了的,它充分体现了作者孤傲高洁的精神追求。
已经有了结局,刘子骥的故事是不是赘余或是有什么其他用意呢?刘子骥和渔人、太守是
ps怎么导入字体不同的两类人,因为刘子骥是高尚士。世俗之人不能进,高尚士总可以了吧,不料,也是一样的“未果”。什么缘故?我以为这里的刘子骥是作者自我的化身,或者说作者是想借刘子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他想借助刘子骥告诉人们,这样美好的境界只是在理想中存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呀。同时,尾声中的“寻病终”,也是很有意味的,刘子骥的病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内心的愿望无法实现,刘子骥正是这样,忧郁不得志而死啊!作者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现实的混浊与黑暗使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但他内心的痛苦又怎能一下子消除呢?他的内心有着无法言说的痛。所以,我认为作者是在借这个结尾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深切苦痛和美好而又感到有些缥缈的人生理想。 文明创建工作计划
另外,这样的结尾也增添了故事的曲折性,使桃花源显得真实而神秘,读来耐人寻味。
桃花源记陶渊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做什么运动减肥最快
>适合人的母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