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委竞选中国的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一个抒情传统,有别于西方的史诗和戏剧传统。陈世骧率先提出的“抒情传统论”,成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中国文学以诗为主,讲究抒情性,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西方文学以史诗为主,讲究叙事性,注重表现外部世界。西方诗学传统是在古希腊、罗马史诗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叙事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始于《诗经》。《诗经》的要髓便是音乐。因为它弥漫着个人弦音,含有人类日常的挂虑和切身的某种哀求,它和抒情诗的要义各方面都很吻合。《诗经》之后,在中国文学上是动人心魄的《楚辞》借用一句品评抒情诗的现代话来说,是“文学家切身地反映的自我影像”。以字的音乐做组织和内心自白做意旨是抒情诗的两大要素。
抒情诗歌>奢侈的意思中国抒情道统的发源,《楚辞》和《诗经》把那两大要素结合起来,时而以形式见长,时而以内容显现。此后,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便在这个大道统的拓展中定形。中国文学史存在一条抒情传统,从古至今已得到较充分的阐论,且为海内外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据此,文学既是人之心志情感的外化,文学创作的本源是人之内心,其本质
则是写心,其表现当然应以抒发人之心志情感为主导,外物或事象只是使人产生感兴和借以表述感兴的前因与工具,当然不能处于主导位置。古人并非不知叙事,客观地叙述身外的事件或描述身外的景象,在文学写作中的作用,但由于上述主导理论的影响,只能把叙事放在为抒情服务的次要地位,认为在文学中,只有表现心灵,即抒发主观情志,才是其份内本职,也才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至于其他种种描写叙述,哪怕妙笔再能生花,也只是手段而已;更有甚者,干脆模糊界限,把客观叙事描述也混同于抒情(因为文学中确实没有毫不带感情彩的叙事描述,于是引申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之类片面而深刻的说法)。
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诗歌意境的审美意蕴、诗歌抒情的审美情感以及诗歌语言的审美特质等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韵味、情味、滋味等古代诗论中的理论形态。“韵味”是对中国诗歌审美意蕴的概括,分为生活、人格、生命三个层次;“情味”是对中国诗歌抒情性审美情感的艺术表达,体现为具有崇高性质的审美快感、审美痛感以及具有诙谐性的审美谐感;“滋味”是对中国诗歌语言审美特质的挖掘,表现在诗歌语言的预设与情性、含蕴与情理以及音效与情韵等方面。良田千顷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手法的基本特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意象比兴。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意象成为主观情感的载体。
纵观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程,文学的任务和功能一直受到重视,而中国文学的抒情性质更是被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汪国真走向远方>围巾搭配技巧
发布评论